美国著名戏剧家、电影剧作家莫斯·哈特

美国著名戏剧家、电影剧作家莫斯·哈特
美国著名戏剧家、电影剧作家莫斯·哈特 ( Moss Hart1904-1961) |
美国著名戏剧家、电影剧作家莫斯·哈特(Moss Hart) 1904年10月24日生于纽约布朗克斯,他从小因生活贫困,很早就踏入社会,17岁开始写作。1925年他的舞台剧《持枪者》正式发表公演,此后,他相继写出了几个非常卖座的百老汇舞台剧,如《浮生若梦》、《君子协定》、《乔治·华盛顿长眠于此》等,《浮生若梦》获得普利策戏剧奖。1932年他开始为电影创作剧本,其中《百鸟朝凤》获得最佳原著故事的奥斯卡金像奖提名。1941年,他创作出著名的音乐剧《黑暗中的女人》。1947年,他因《君子协定》获最佳电影剧本的金像奖提名。1956年,他执导了《窈窕淑女》,成为百老汇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1961年12月20日在纽约逝世。
美国著名戏剧家莫斯·哈特创作的部分电影作品 |
莫斯·哈特是美国戏剧史上的奇人,他生长在贫民窟,基本上没读过书,完全靠自学,二十出头即创作了几部当时最受欢迎的几部喜剧,成长为美国戏剧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写了一本自传式的小说《从布朗克斯到百老汇》可以说是他的夫子自道,以幽默的文笔描写了自己从一位热爱戏剧的小孩到第一部戏剧在百老汇大受欢迎的人生历程,其中对戏剧的体
USAA428CA 【2004.10.25】“美国戏剧家、导演莫斯·哈特诞生百年,肖像不干胶自贴票1全 |
会颇为深刻,他写道:“从我看到百老汇的第一眼起,我的一生就被这种疾病传染了。那个十二岁的自我最有趣的方面,并不是在对百老汇的幻想中所表现出的天真和质朴,而是站在地铁台阶上那个稚气的孩子产生的强烈的事业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业心?它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有趣的推测,因为据我所知,没有哪一种狂热主义者团体会比戏剧发烧友的规模更庞大,没有哪一个部落会比戏剧发烧友更容易迷失或者更加投入。“舞台情结”这个简单的词汇,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特别需要?怎样解释这种会成为一生追求的事物的力量?是什么触发了产生演员或者剧作家的内在机制——构成了这些特定人群的特征,并使他们在余生成为一个独特群体的那种强制力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一个科学家或者一个宗教人士的奉献精神,但相比而言,戏剧带来的不值一提的回报——除了极少数在这方面享有特权的人以外——使我们很难理解它引起的不屈不挠的忠诚,或者在戏剧追求过程中孜孜不倦的热情。”
2004年10月24日,是美国著名戏剧家莫斯·哈特诞生100周年,美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一枚的“美国戏剧家、导演莫斯·哈特诞生百年,肖像不干胶自贴票”纪念邮票。邮票的主题是美国著名戏剧家莫斯·哈特半身肖像,背景是美国著名的百老汇娱乐场,见第二页右上角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