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意大利画家提埃波罗

意大利画家乔万尼· 巴蒂斯塔·
提埃波罗(Ciovanni·Battista·Tiepolo, 1696-1770)
|
在18世纪,威尼斯画家占有特殊的地位,意大利画家乔万尼· 巴蒂斯塔·
提埃波罗(Ciovanni·Battista·Tiepolo,
1696-1770)1696年3月5日生于威尼斯 ,1770年3月27日卒于西班牙马德里。是意大利最负盛名的壁画名家,不仅在意大利,同时也在德国和西班牙从事创作,提埃波罗的艺术有巴洛克的影响,也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
提埃波罗的父亲提埃波罗的父亲是一位船主,一岁时父亲即去世,因此家境困难。他一开始在装饰画家拉札里尼(Gregorio
Lazzarini)画室中学习,但也受到同时代其他画家的影响,艺术上广取博收,19岁时完成了第一幅大型作品《全燔祭依撒格》,1717年,他离开拉札里尼画室,被圣路加公会作为独立画家吸收成为会员。
1719年,他结婚,以后陆续生了9个孩子,只有4个女儿和3个儿子成活1719年,他结婚,以后陆续生了9个孩子,只有4个女儿和3个儿子成活,其中两个儿子成为他的助手,以后也成为独立画家,另一个儿子成为一位牧师。
他最早他最早的作品是为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乌丹的教堂绘制壁画,以后他在威尼斯创作了大量的画作,30岁后形成个人风格。此时期的作品《基督受难》、《叛逆天使的堕落》场面生气蓬勃,色彩鲜明,笔触粗大醒目,具有一种扎实雄健的风格。
到了1750年,他已经在整个欧洲非常出名了,德国维尔茨堡的主教邀请他和他的儿子,为维尔茨堡宫进行装饰,1750年12月,已经54岁的提埃波罗,在两个画家兼助手的儿子陪同下,赴德国维尔兹堡主教宫作壁画。赴德国维尔兹堡主教宫作壁画。画家采用寓意的形式画了世界四大洲(当时欧洲人还不知道有大洋洲),在这幅宏大的构图中有不同民族和象征。画中四大洲的形象是:亚洲是一位骑在大象上的东方妇女,就是本图所选形象;象征非洲的妇女骑在骆驼上;象征美洲的妇女骑在鳄鱼背上;象征欧洲的妇女坐在大理石宝座上。这巨幅壁画很新颖,充分表现了提埃波罗的渊博知识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画面用色素淡、高雅,类似于素描淡彩,构图奇特,写实与想象结合得天衣无缝。他和两个儿子为维尔斯堡凯泽扎尔所作《婚姻的寓意》(天顶画)、《奥林匹斯》(主楼梯顶壁画),是他一生中的高峰之作,宏大的构图和瑰丽、鲜明的形象,被喻为18世纪人文主义理想的象征和颂歌。他的存世作品很多,分别藏于慕尼黑、迪森教堂、墨尔本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等处。
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在威尼斯、米兰等地画有大量壁画和天顶画。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1750年左右为威尼斯贵族宅第所作的壁画《克里奥帕特拉的盛宴》。提埃波罗以豪华的衣着,艳丽的色彩和有趣的古代故事来打动观众。此外,提埃波罗在威尼斯还作有《玫瑰花坛的授职仪式》壁画(1739年),在符兹堡绘制了壁画《巴巴罗萨的婚礼》(1752年)等。提埃波罗还留下了数十件为壁画而作的小幅油画。提埃波罗的画风相当自由洒脱,也十分华丽繁杂。因此有人认为提埃波罗是洛可可风格在意大利的代表。1753年,他回到威尼斯,被选为帕都亚学院的院长,他又在威尼斯绘制了多幅壁画和天顶画。
1761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邀请他装饰马德里的王宫,他画了天顶画《西班牙升天》,在西班牙,他受到安东·拉斐尔·门斯的嫉妒。
1770年3月27日提埃坡罗在马德里逝世。
1970年6月5日,为纪念意大利著名画家乔万尼·
巴蒂斯塔·
提埃波罗逝世200周年,圣马力诺邮政发行了一套三连张的“意大利画家提埃波罗绘画”纪念绘画邮票,三幅绘画分别为《手持曼陀林的年轻女子画像》;《里纳尔多和艾米尔达在花园里》;《抱着鹦鹉的年轻女子画像》,见后面的专题集邮文章介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