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布雷特 · 丢勒作品:《自画像》

标签:
文化 |
《自画像》Self
portrait
|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rer1471- 1528),德国文艺复兴时代最有成就的画家,版画家。生于纽伦堡,卒于同地。其父精于金银细工,丢勒自小从父习艺兼学绘画,后来广学博引,1495年游历威尼斯,吸收威尼斯画派的技法,自此风格已趋成熟1498年作《启示录》插图,构图严密,线条有力,情调激烈,开始著名于画坛。后又广泛学习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技艺和理论,并积极进行人文主义学术活动,而且在数学,透视,军事建筑,绘画理论方面皆有研究著述。
这幅《自画像》是指丢勒画于1500年的那幅,尺寸48.7x67.1cm厘米,现藏于德国慕尼黑画廊(德国慕尼黑博物馆)。丢勒一生画过许多自画像,而且艺术成就很高,可以体现他在肖像艺术方面的出色修养。这幅自画像异常真实坦率地记下艺术家的形象,他不但精于写实,还以情绪饱满,真挚著称。画是的丢勒,面部表情严肃而微带忧郁,与画家那博学多才的人文主义艺术的气质十分相称。此画中线条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意蕴无穷。
丢勒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一生执着于自画像的画家。这幅油画,由于其正面画像的形式,对称的构图带来肃穆的感受。这幅画家29岁时画的半身肖像与真人等大,他穿着华贵的裘皮大衣,正面望着我们,同时把右手放在胸前,手指着自己的心脏部位。在那个时代,这种神圣的正面姿态通常只用于画基督或国王,画家丢勒这样画,大概是要向人们表明,艺术家的神奇创造力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上帝等同的。他把北方严整细致的传统风格同文艺复兴艺术的建筑性和体积感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