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许伯
许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894
  • 关注人气:1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约翰尼斯•维米尔作品:《戴红帽的女孩》

(2014-12-01 16:47:26)
标签:

宠物

戴红帽的女孩Girl with a red hed

作者:(荷兰)约翰尼斯·维米尔  创作年代:1665-1667年

木板油画【规格】23×18cm  收藏地: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约翰尼斯•维米尔作品:《戴红帽的女孩》
戴红帽的女孩》Girl with a red hed作者:(荷兰)约翰尼斯·维米尔  

创作年代:1665-1667年布面油画【规格】23×18cm

 收藏地: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维米尔创作的油画《戴红帽的女孩》是一幅给人以美感的品。 画中姑娘略启朱唇,一双充满希冀的眼睛向画面外张望着。她身披一袭华美的蓝色长袍.头戴大红的宽檐毡帽,在她的脸上是一组神秘而变化微妙的淡绿及玫瑰红、桔红色调。

 《戴红帽的女孩》以其独具的秀美风格在维米尔的作品中一枝独秀,然而,《戴红帽的女孩》又让维米尔遇到了不同的艺术问题。

  《戴红帽的女孩》和维米尔的其他作品的不同点是,它是画在木板上的。木板坚硬、光滑的表面并不能像亚麻布那样充分发挥吸油性能,因而这件作品的表面显得很光,他的笔触也似乎比那些布上绘画作品更为流畅。通过《戴红帽的女孩》,我们可以充分领略维米尔精彩的用色技巧。

   《戴红帽的女孩》和维米尔的其他作品的不同点是,它是画在木板上的。木板坚硬、光滑的表面并不能像亚麻布那样充分发挥吸油性能,因而这件作品的表面显得很光,他的笔触也似乎比那些布上绘画作品更为流畅。通过《戴红帽的女孩》,我们可以充分领略维米尔精彩的用色技巧。在帽檐底部,维米尔用冷紫色在大红色的帽子和蓝袍子之间作了一个过渡,在脸上的投影部分——前额、双眼、右颊——用一层淡绿色(红色的补色)作了统一,然后维米尔用桔红色润饰了姑娘的双颊,作为帽子上红色的反光。姑娘眼中的高光是一点淡淡的绿松石色(青绿色),嘴唇上则是粉红色的高光。在处理衣袍时,维米尔把它放在了一个暖棕色的背景之中,因此,在画衣袍上的高光时,他点了几笔明亮的淡黄色。位于《戴红帽的女孩》画面最下方的是椅子上的两个狮头形饰件,它们在这样的背景中显得金光闪闪。

   维米尔的《戴红帽的女孩》就像是透过照相机暗箱(Camera obscura,发明于16世纪,它由一个暗箱和一组镜片组成,能够像一架现代照相机那样在一个平面上复现艺术家将要描绘的对象的所有细节。)中的硬玻璃看到的效果,他的其他作品都没有像这件作品那样描绘了如此分散的高光。克拉克曾指出维米尔的画“不仅展示了荷兰光线,而且展示了笛卡尔所谓的‘精神的光线’(The natural light ofmind)”。

  “我们记得维米尔完全不同于抽象的现代绘画的特点——他对光线的热情,在这点上他和同时代的哲学和科学的联系更加密切。从但丁到歌德,所有对文明作出阐述的伟人都曾为光线所困扰过。但是在1 7世纪,光线正经历着一个关键的阶段。透镜的发明(使人们对光线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领域并使光线具有了新的力量;望远镜(发明于荷兰,后经,伽利略发展)在空间上开拓了新世界:显微镜使荷兰科学家列文胡克(Van Leeuwenhoek)在一滴水中发现了新世界……斯宾诺莎不仅是最伟大的荷兰哲学家,而且是欧洲最佳的透镜制造者。凭借这些仪器,哲学家们致力于对自然中的光线本身作出全新的诠解。笛卡尔研究折射,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理论——这二者都发生在荷兰”。“有些人认为维米尔使用了照相中的暗箱那种仪器,让一个影像投射到一块白板上。而我则想像他使用透镜,将他的所见精确地画了下来。”

   几年前,西摩(Charles Seymour)制作了一幅实验性的照片,通过暗箱,他几乎一丝不差地复制了维米尔的这件作品。

    有人指出,维米尔的全部艺术价值并不在于精确的写实技巧,而在于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反映了荷兰人民那种自我满足生活的某些侧面。《戴红帽的女孩》没有激动的情绪,也没有欧洲古典式的爱情幻想,有的只是平静。那种心静如水的纯真与清秀,在画家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红色与深色背景,明暗相交的女孩面部及饱满的构图,体现了风俗画的特定题旨要求。这幅作品在技巧纯熟的前题下,成为有精神意义的卓越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