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开朗基罗 • 博那罗蒂作品:《"被缚的奴隶"雕塑》

(2013-02-26 07:59:22)

《“被缚的奴隶”雕塑》作者:(意)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创作年代:1516       云石雕像 像高 2.29

收藏地:法国巴黎的卢浮宫

 

 

米开朗基罗 <wbr>• <wbr>博那罗蒂作品:《"被缚的奴隶"雕塑》
被缚的奴隶》作者:(意)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创作年代:1516       云石雕像 像高2.29

 

 

米开朗基罗 <wbr>• <wbr>博那罗蒂作品:《"被缚的奴隶"雕塑》
Su4432-44371975.2.27“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诞生500周年”66-3《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被缚的奴隶”雕像》

 

1505年,米开朗基罗被教皇请到罗马工作。朱理二世扬言要把意大利著名艺术家都集中到罗马来,美其名曰保护他们,实质上是想利用他们来为他实现宏大的墓葬计划,让米开朗基罗来设计世界最大的陵墓,供教皇死后享用。可是这个喜怒无常的教皇在设计陵墓期间,一再更改,否定原先的计划。米开朗基罗忍无可忍,只好毅然离开,逃回佛罗伦萨。教皇动用军事武装直捣中部意大利,使佛罗伦萨政府不得不强迫米开朗基罗回到教皇的身边。忍辱负重的米开朗基罗从1508年起,第二次为教皇设计陵墓计划,不仅作了大量他所不愿意作的壁画,还完成了全部雕像的任务。陵墓工程巨大,雕像颇多。艺术家把多年的抑郁、愤懑和屈辱,全部寄托在这座陵墓的各个雕像上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前雕塑,即是这两尊作于1516年的奴隶像。

《垂死的奴隶》与《被缚的奴隶》是用来装饰陵墓的。在中世纪意大利,统治阶级在墓前立奴隶像是象征死者的权威。显然,这是沿袭罗马纪念碑常用囚犯作装饰的惯例。米开朗基罗为发泄他对统治者的抗议,把奴隶雕成渴求解放而不可得的两个青年壮汉,他们具有力士般健美的体魄。《垂死的奴隶》双目紧闭,并不象垂死,好象在微睡;胸前的绳索象征着暴力与专政,但他没有表现出极度的痛苦,也不是为挣扎而显出痉挛,而是一种摆脱了苦难的昏迷。似乎沉重的劳动已使他疲惫不堪:他左手枕在仰起的脑后,右肘弯曲在胸前。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仍然想再一次醒来与暴力与死亡搏斗。那个《被缚的奴隶》的运动节奏就更强烈了。他的壮实的躯体呈螺旋形拧起。他力图挣脱身上的绳索,这种动势的转折,体现了巨大的内在激情。似乎这个奴隶将要迸发一股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面部表情显露出坚强不屈的意志。有人称这尊雕像是反抗的奴隶。在这里,人的尊严得到了高度体现。艺术家以卓越的技巧使这两块冰冷的石头产生出生命的活力。这种优美的造型感受,正是米开朗基罗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可惜这样卓越的雕像,在他以后的年代里几乎见不到了。有的只是一些充满着彷徨、苦闷、警觉与不安的形象。

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尊奴隶雕像并没有安放在陵墓前,而是转送给了别人。现在被收藏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博物馆内。

1975227,前苏联发行了一组6×2+小型张1枚的“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诞生500周年”的纪念绘画邮票,其中第三枚就是《“被缚的奴隶”雕像》,见第一页上部原雕像图与原雕像图右上角同题材邮票图案,邮票的图案是雕像与雕像头部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