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地大爱

(2023-07-01 13:49:44)
标签:

天地大爱

读裔兆宏

长篇报告文学

《国家情怀》

鹏鸣

分类: 文学评论

天地大爱





天地大爱

——读裔兆宏长篇报告文学国家情怀

          

 鹏  

 

 

 

     每一位作家,可能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第二故乡——精神或情感的故乡。自离开故土陕西,我在北京定居快四十年了,但宅在京都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数时间都在各地游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我而言,不是一句励志口号,而是人生指针;虽不敢说祖国的山川河流走遍,但国内大多数的市、县差不多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这其中往返最多的是祖国边疆——尤其是新疆。因为,她就是属于我的那个精神与情感的第二故乡。许多年来,我究竟去过多少趟新疆,不记得了,为新疆书写过多少文字,也说不清了,但有关新疆的一切,我都是随时随刻留心关注着的:从时事政治到人事变迁,从民情气候到文化动态,这是一片我不需要守候但却始终牵挂在怀的热土。去年,我的两本写新疆的新书大美唐古拉诗意尼勒克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凑巧裔兆宏写新疆霍城的国家情怀也在不久前由该社出版。在责任编辑韩星先生的热情推荐下,我有幸读到了这部恢弘大气的长篇报告文学力作。

     裔兆宏是一位勤奋、多能和多产的作家,他既写小说、电影剧本,又写报告文学,出版过十余种各种文体的作品,在数额和分量上似乎报告文学稍占重头。窃以为国家情怀这部作者在多次深入新疆伊犁河畔采访的基础上写出的新作,书中对援疆这一国家战略的智慧之策进行了情感充沛的诠释,再现了几代江苏建设者的援疆历程,刻划出一批批援疆人真实感人的生动形象,抒写了他们肩负着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国家情怀,是很能够代表他的写作态度和风格,并能够从一个方面对报告文学的写作有所启示的代表性作品。他也是一个对书写对象包括历史、现实诸多关系有全面认知、有深度体验和透切思考的优秀作家。

 

 

 1

 

     国家情怀写出了人间大爱。众所周知,自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国内有十九个省市在支援新疆建设方面,都做出了辉煌的业绩,促使新疆快步走上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通衢大道。但是,容易被忽视的是在此之前,中央组织部就在全国抓了十个试点县,霍城则是其中之一,霍城的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常委、开发区主任、以及十六个局委办主任,都由中组部从东部发达地区的江苏江阴市直接委派,迄今已经有四届班子前往霍城任职。他们的到任开展工作,不仅带去了东部发达地区的新观念、新理念、新经验、还有新设计和充裕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东部沿海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后富,全国一盘棋的精神实质。这些援疆人用自己的丹心热血和勤谨奋斗,与当地各民族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新篇章。这些干部既是优秀干部的代表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他们情怀博大,意识超前,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和极强的执行力。他们在援疆路上搭建出一条感情的纽带,使边关小城也能感受到祖国心脏跳动的温暖脉搏,这是国家情怀向我们展示的一道最美丽的人间大爱的风景。这部作品是大题材,作家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写出了家国意识、人生情怀、民族情感,体现了报告文学创作最可贵的冷静客观、严谨真实的精神,通过真实感人的生动描述,让读者了解到援疆人在新疆鲜为人知的心酸和感动,许多故事和细节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援疆干部们从克服南北地域和生活习惯巨大差异的艰辛努力,到坚持输血造血并举的良苦用心, 数载援疆路,一生边疆情的大爱情怀感人至深。他们对边疆人民的大爱,对祖国母亲的大爱,在大漠深处,在伊犁河谷,在边陲小城,都被作者抒写得淋漓尽致。作家在作品中,以纷纭的事件描写为着力点,凸显了作为文学主要对象的人的精神风貌,突显作为文学重要性能的精神指向。国家情怀中为数众多的文学“群像”,一拨拨单位及个人投注的资金,一批批自愿背井离乡的援疆干部,一项项深思熟虑的输血工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医院学校,一道道通畅的路道河流——莫不接通着援疆地域的脉动,系结着援疆人的心神。他们或为援疆暂停下家庭的某项建设,或为援疆告别抱病的亲人,或坚执要求延长留疆期限,或回到东部后冷不丁就冒出一句“我们新疆——”的口头禅,在他们心目中,他们倾心过的新疆,已经成为其终生难忘的第二家园,他们得到的,也许只是超常的劳累疲乏乃至健康的损伤,但他们心甘情愿且甘之如饴,因为他们已经抵达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他们也许感到还有许多未竟之业,还有许多未尽之愿。然而,他们深深体味到了:含辛茹苦效命边城,是服务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懂得人生价值和人际之爱的过程;是支援祖国同胞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精神攀登上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谓人间大爱。

 

 

2

 

       国家情怀是一部激发民族复兴梦想(也即中国梦)的激情之作。中国梦是由无数人的梦联系在一起的,是和每一个地区的真正繁荣发展密切相关的,即使是在遥远的边城小角落里,也有无数个中国梦,而文学作品的使命就是应该写人的关系、人的感情。国家情怀里写到很多援疆干部和当地人建立的感情,写到他们的幸福与梦想,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尽管,现在社会上还有不少让人愤慨遗憾的事情,但是生活当中更多的,还是像援疆人这样鼓舞人心的辉煌事迹。我们的文学写作或作品不要被某些遗憾的事情、忧患的事情遮蔽了眼睛,要关注社会的正能量,同时要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国家情怀之所以激动人心,而其中最感动人的不仅仅是它的文学性,还有其字里行间透出的澎湃激情,这激情引燃了读者的激情,引燃了读者对这个国家、对我们祖国的新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梦的激情。我们从国家情怀的叙述当中,从一个耋耄之年的维吾尔大娘老泪纵横中,看到了感恩之情似甘泉相涌的动人时刻:“我请求你们,在我临死前,一定要让我再见一次张书记!”。这是她唯一的“苛刻”请求,因为张书记是她们一家的恩人,这使我们同时看到了当地的各民族百姓是纯朴善良的,是知恩图报的,而这种官民鱼水情的真实展现,足以激发更多人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在作品中,援建干部们的真情,不仅打动了当地各民族人民,也打动了许许多多江苏及全国各地企业家、客商、专业人才、技术骨干,他们纷纷来到这里,奉献着各自的真情、智慧、理念、资金、技术,于是出现了在开发区坚持打拚的父子兵、母女将,他们这种视机遇为挑战,将压力变成动力的精神,在给霍城栽培了一棵棵生机盎然的“摇钱树”的同时,也给霍城的发展注入不断成长的动力;在为霍城人创造一片希望的乐土的同时,也在更新着当地人的观念。于是,这里形成了既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环境,也保护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更有为客商服务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环境和机制已然形成,这就是作者着力抒写和倡导的充满活力霍城模式。国家情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霍城,一条取得多重效益的援建模式,同时也揭示了中国梦的希望所在。

 

 

 3

 

     国家情怀投入了创作智慧和激情。在国家情怀中,作者把中央政权在新疆的历代援建史梳理了一遍,从解忧、细君汉家公主远嫁乌孙国,隋唐金辽、元清民国,新疆和平解放,王震将军继续屯垦戍边,引进八千湘女,上海支边青年,及至各路凡民,沿说到今天。一幅幅、一幕幕、一字字、一句句,历历在目。尤其我们看到新世纪以来,几任来自江苏的县委书记项雪龙、张士怀、张叶飞、王进健和随他们而来的一批批团队,展开了灿烂的场景。他们一个个心持国家情怀,温润着霍城一方各民族群众的心田,浇灌着这一方肥沃的田园,建设着这一方土地。因为他们的努力,霍城的确发生了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的局面,缩短了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拉近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心的距离,推动了情感的交融。国家情怀全景式表现了国家战略层面援疆重点霍城县各项事业的勃勃生机,由此提炼出霍城模式。作者以自己的如缘大笔,让读者获知这样一种崭新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这的确是国家行动的大视野、大手笔、大决心。一批批江阴援疆人员,作为援疆团队整建制前往工作,为建设霍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个人牺牲,所以霍城发生了和正在发生飞速的变化。一所所学校、一座座医院、一栋栋平地而起的楼宇与新舍,使这座边地老城旧貌换新颜。国家情怀的显著特点,在于宏观意识下对书写对象的整体把握。作者在他的具体描述中,体现的不仅是通常所说的两个区域“一帮一”的具体事实,而是以开阔的视界和全局的观念,把援疆置放在省际关系的背景上,置放在国家战略的背景上,置放在国际关涉的背景上,置放在历史人文、地理人文以及民族心理、民俗风情的背景上加以融会贯通的表现。因之,读国家情怀,总是会从“小事件”想到“大故事”,不仅会想到东部与西部不平衡的国情,想到中央有计划、有部署的“工程”,想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以及不懈努力。这应该是援疆举措的终极意义之所在,也应该是这部作品为当下报告文学的创作如何强化主体性、思想性、如何抵达现实底蕴并接通时代脉动作出的一种启示。

     国家情怀还以它的整体思路以及实施细节,对东西部联动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内容和方式。诸如实行输血与造血并重,更加注重造血;硬件与软件共建,日益突出软件;当前和长远兼顾,更加着眼长远等等;这些在霍城都成为了明确的理念和可行的原则。就“霍城模式”给出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来看,这部作品对于西部发展,对于国家战略,确实不失其“启示录”的价值。一部作品,为我们拓示了一批批援疆人的至诚心灵和高标的精神境界,彰显了作家坚持文学精神性的效应,也激励了国人的风发图强情怀,是值得欣赏和嘉许的......


                                                                                                                  2015.06.13.03:55.故乡.焦河湖.情人岛.




 

天地大爱


作 者鹏 


   鹏 鸣(英文名:彼特peter1956年生,陕西白水北京从事专业创作与文学研究。已出版有选集、文集、文艺理论、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等专著多部。部分作品被译成多语种版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