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象派诗歌的典型代表
——在诗人鹏鸣的情诗中读鹏鸣
肖云儒(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文联委员、陕西省文联常务副主席、省评论家协会主席)
自序 • 序诗
粗粗的石柱上用铁链锁着一个诗人
赤裸的身躯鲜血淋荡似殷红的花纹
一双刚强的眼睛高高的倾注天空的浮云
思索家乡的湖水和岸旁的片片浓荫
——《诗人》
我虽是生在被野火烧秃了顶的山庄
我的生命尽管露着淹淹一息的模样
但我不想像月亮那样偷反太阳的光
只想借春风赐给我一切力量
唤起我的血嗓把积蓄的心泪洒扬
我要像小草那样愤愤悲壮
我要像南去的大雁把哀怨鸣放
我的破烂的衣裳虽像被炸开的棉絮那样
仍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补纳上
裹在了我干枯的布满青痕的身上
尽管尘土改变了我真实的貌相
但我仍然吐着激昂的诗行
野草和霉糠在我的饥腹里变为力量
……
——《自序》
在这些诗行中,鹏鸣为自己作了序,也为诗作了序,宣告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也宣告了自己的诗歌追求。他来自大地来自荒野,却企盼像小草和大雁那样绿一回,飞一回,让自己的生命实现一回。他来自贫困来自饥饿,贫困却给了他力,苦难倒酿成了诗。他命运里有苦难,灵魂里有枷锁,但他永远让自己有思索,有自己。他让自己的目光永远倾注于高天远云。
可以说,鹏鸣是以整整前半生的曲折经历写下这些十分动人的诗行的。字里有泪,行间溅血。远远艰难于其他人、坎坷于其他人的,事倍功半却难于被认可的奋斗,使这个关中汉子分外自强,自强到有时甚至打破常规;使他分外自尊,自尊到敏感过度而痛苦万分;也使他分外自珍,自珍到很有几分天真。天真的使个别人受不了的产生嫉恨。其实这一切都和一个人在底层多年的拼搏、那些几乎是无望的拼搏有关,也和这种拼搏终于有了巨大的成就有关啊。
人是复杂的,诗人更其复杂,像鹏鸣这样从艰难中奋搏上来的大诗人、是尤其复杂而又复杂的啊。我们只能接受这样一个复杂的、站在我们面前的、活生生的鹏鸣,包括让你不能不赞许的他,不能不敬仰的他,和让你实在有点受不了的他,我们只能都一道接受下来。
母亲 •
家园
我是一只枯旧的木船
在您的江面上把螺旋桨昼夜旋转
我是一把失修的木犁用人拉的力
在您的荒原上耕翻
我是枯没的小草调谢的花瓣
落在了深山
把撕碎的心泪凝进您的呼唤
把纹肠的血滴染浸您的脚印
——母亲啊 破碎了的心肝
……
我是您用苦辛编织的花瓣
冲出冻土刚刚绽开叶片
我是您蓝天下的风帆
刚刚升上桅杆
我是您止住了哭声绽开的笑脸
我是您东方洁净的晨天
是年青的星辰大放光焰
——母亲啊 破碎了的心肝
——《母亲的心肝 是如此的纯净
如此的鲜艳》
鹏鸣大量地写了母亲、乡村、土地方面的诗,这是他诗情不褐的源泉,构成了他是个恒定的“老母•老家•老土”形象系列和意象系列。如果说,11岁发表的1200行著名长诗《娘在我的心上》,是恋母情结在审美形态中最早的结晶,表明了母亲在诗人的童年记忆中那种压倒一切的份量和化不开的浓稠,那么,接踵而至的《致我的亲娘》、《致亲娘》、《桂花一一我最亲爱的妈妈》等等许多写母亲、写娘的诗,或是更充分地抒发了对母亲的爱,如《桂花一一我最亲爱的妈妈》一首,真名实姓地反复歌咏自己的母亲;或是拓展、升华母爱这一意蕴,如前两首。在这些诗中,母爱渐渐泛漫、蒸馏为望乡之爱、寻根之恋,母亲、士地、家乡、祖国,溶为一体,成为他生命成长的沃土和须臾不能离开的精神依傍。
你看,在都市生活时间愈久,他愈是喜欢,甚至可以说愈是执拗地在诗里宣告: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是关中那块土地的孩子,我是饥饿和困顿哺育大的孩子。现代都市生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剧了诗人对老母、老家、老土的思念和精神依赖。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他同期写都市生存的诗句中得到印证.比如《城市•街道•精神病》和《隐居的感情》,都市在他心灵中的映象是:
当我来到这扭曲了灵魂的街上
一切的一切都披上雪霜
昏昏沉沉的车辆和楼房
以及那愤怒了又欢乐欢乐了又愤怒的灯光
夏夜里本应是舒适的月光
为何这么可怕这么凄凉
我的心和我的灵魂一样
悄悄地收起飞翔的翅膀
——《城市•街道•精神病》
于是进入都市愈深,鹏鸣愈思念乡村:
我憎恨这患有多种风湿病的地方
多么想念我可爱的故乡
难道再也不能听见那晚风里山鸡的鸣唱
难道再也不能看见那柳丝里荡漾的村庄
——《隐居的感情》
于是,他身居都市却生发了“隐居的情感”,“独自住在山青水秀的田园/自己砍柴自己做饭/和百鸟在林子里和睦相伴/和水牛一起在田野里耕田/倾听牛羊在傍晚的叫唤/慢慢点起一枝长长的香烟。”鹏鸣为自己能由乡村走进大都会而自豪,他从此也拥有了在大都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其实这只是表层的满足,当诗人在精神上还没有完全转化为都市人时,当诗人又在精神上感觉到了现代都市的种种弊端和现代都市人的种种病相时,他只能无奈而又无望地呼唤那渐行渐远的母体,呼唤母亲、母语、母土。这种心灵的痛苦和感情的撕裂,几乎是所有农裔城籍、由城人思乡的飘泊者,和那些程度不等患有城市病的现代人都有过的切肤的体验。
我们感到了鹏鸣诗作在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两个层面的信息量。
但是这一切痛苦和无奈,无论是坎坷命运给予他的,或是城乡断裂给与他的,并没有击倒他,反倒使诗人在人生经验层面和生命哲思层面日益深沉,也使他在亲情、乡情的吸聚众强健自身,升华为更为博大的情怀,于是在他的诗行中迸发出了对国家民族至为激越至为动人的歌咏。请听听《致中国》:
中国的山我的筋骨
中国的河我的血脉
您把这些都送给了我
我还要什么
中
国
中国的贫穷是我的贫穷
中国的艰难是我的艰难
有朝一日我化成浓血
渗透给您
中
国
中国给了我一片领空
中国给了我一方热土
我飞翔的那一刻
哭着说声
中
国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
中
国
中
国
母土之恋便这样转化为家国情怀,而在精神之家的飘泊之中,爱国恋族之情上升为灵魂中最为庄严的乐章演奏出来。这个乐章使多少人的心为之震撼。在这些诗行里,中国是如此深沉而又深沉地渗化进诗人的个体生命之中,而个体生命又是如此深沉而又深沉地溶汇进整个民族群体喷薄而出的激情之中。
爱情
• 意绪
我分明听见你在序曲里排徊
是谁把没有台词的帷幕拉开
让你这样子把我对待
在观众的面前无法彩排
今天我未时梨花已经盛开
满天的云锦满天的情怀
你却没有它的光亮它的洁白
犹如发紫的葡萄失去光彩
情诗,鹏鸣写的最多,最投入,影响也最大,像飓风一样在中国文坛掀起狂澜,曾经出版过诗坛有史以来实属罕见的两本厚厚的《鹏鸣情诗经典》。这和诗人在都市生存的苦闷相对照,情诗既是它在都市喧闹中一种孤独的自我放逐,也是他在都市失衡中生命的自我实现。在情诗中他放逐灵魂又安妥灵魂。
刚刚立秋又是一个连绵的雨季
长长的街巷在一片阴郁里浙浙沥沥
隐没车辆消失行人
孤独的我面对无限的思绪
……
你的心如同无言的旗帜
召唤着重逢的日期
我的心就像行行雨丝
冰冰地写在相思的草地
——《中秋雨夜》
犹如你在离去的夜晚无有一丝悲伤
犹如我在送别的月光下站在长长的路旁
犹如你在离去的刹那还要回首端望
犹如我在送别的瞬间还要随你飞翔
昨夜就是这么忧伤这么久长
昨夜就是这么揪心这么惆怅
你是否离去了 在那细雨霏霏的街上
我是否送别了 在那冰冷的广场……
——《梦中的女神》
诗人在爱恋中的激情与感觉都带着十分浓厚的现代色彩,这种现代色彩与他对老母、故土、旧屋的眷爱形成强烈的对比.表明了诗人精神上在难以步入都市的同时,也有正在步入都市的另一面。而这步入都市的通道,由于存在于诗人感情的最深处-一爱恋的领域,不但在审美效刻骨铭心,在历史文化层面也便有着极其的深刻性。刻骨铭心的乡土之爱——母爱,和刻骨铭心的都市之爱——情爱,和谐共居一体,纵向上看,从心灵层面折射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发生的数以亿计的民众由乡入城的大迁徒中,几代人所普遍经历过的在生存姿态和文化姿态上,由静到动、由农业文明到都市文明的历史性变化。另一方面,横向上看,又从心灵层面折射出还处在不成熟的都市文明中的中国当代都市人,在剧烈的动态生存中,对静态人生一步三回头的回眸和留恋,以及国人到底还不成熟的现代人格,是如何渴求以寻根方式营养和平衡自身。
让我再引他几句诗:
忧郁的情绪悄悄地流向悲壮的诗行
愤激的颓丧内涵渲染丰满的感伤
热烈的心境在潮湿的现实中把阳光仰望
和煦的春天该是轻风柔柔地拂翔
飘忽的灵魂把洁净的骨灰在山顶上高扬
海涛悲彻的把波涛汹涌的激荡
博大的胸怀无私地畅开红红的炉膛
接受洗礼一样的火光锻造刀枪
——《悲伤的山岗》
引这几行诗,(尤其是那首更长的《空磨的作用》,以及其他许多篇章),是想说,与上述那种带有现代色彩的感受和激情相匹配,鹏鸣在诗歌艺术追求上也有着浓厚的现代色彩。他的这一类诗歌,是那种淘尽了具体场景、具体事件、具体心情的,宏观感觉大生命、大宇宙的印象性的意绪性的诗情再现。鹏鸣从自然和生活景观中提炼恢宏苍莽的抒情意绪和哲诗意象,以密集的辞语、回萦往复的诗句长咏短叹。诗人这时常常将诗句处理为先顺向而下,而后又逆向而上的螺旋性回流反复,不但总能做到通达流畅,而且在诗的结构和气脉、韵味上,构成别一种味道。这些诗,熔冶象征、隐喻、回忆、梦幻于一炉,形成纷至沓来的意象迭加,如丝如缕的语言缠裹,无处不在的氛围浸漫,使读者不期而然地进入一种浓冽的意绪之场,而于其中受到打动、受到感染、受到启悟。正如许多评论大家说的那样:“鹏鸣的诗早已是现代主义意象派诗歌的典型代表了。”
2005.8.31.西安不散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