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河源头 ·
夏夜温泉
鹏
鸣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加之受到万有引力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故此有“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说。尼勒克的“母亲河”——喀什河却是自东向西,贯穿县域全境。
喀什河亦名伊犁喀什河,是伊犁河的第二大支流,源出新疆天山山脉与依连哈比尔尕两山之间东北麓。向西流至伊宁县墩麻扎附近与巩乃斯河汇合,北流称伊犁河,全长300多公里,流域地势西南高,北部低。河道顺直,河型呈羽毛形,支流短小而广布,较大支流有寨口河、阿拉斯坦河等。
喀什河上游有“百里画廊”唐布拉风景区,下游是西北五省最大、生态效益最好、保护最完整的原始次生林。喀什河水主要来自天山的终年冰雪,冰雪融化后,河水依顺天然地势,急湍似剑,一泻而下。河道时而分支,时而汇合,形成了百溪争流、纵横交错、开合自如的原始自然河道景观。河道之间,遍布着密密麻麻的各种花草树木。
喀什河源头,群山竞美,万壑争妍,冰川之下,雪谷之中,绿草茵茵,林海茫茫。这里除了牧民之外,人迹罕至。
逆着喀什河而上,至唐布拉、乔尔玛。弃车乘马,经过别勒喀拉尕依、阿克铁克切、阿克昆盖,沿着克布拉克河直上,便到海拔高度4212米的古尔别尔克冰达坂。这里是喀什河最大的源头。
源头主峰阿克乌赞木孜乔克山峰海拔4710米,白茫茫的冰川一望无际,有冰斗、冰舌、冰碛、冰垅、冰谷、冰湖、冰峰等,各式各样,千姿百态。这里温润多雨,方才还是烈日当空,转瞬阴云四合,大雨滂沱,潺潺淙流。山雨过后,谷中生出团团乳白色云雾,渐升渐浓,升到与山巅相接处,因气压气温原因,便凝滞不前,像满谷的白玉。
与阿克乌赞木孜乔克山峰并列的哈希勒根山峰、阿克乌赞山峰、萨特勒山峰,在云团中忽隐忽现,忽而雾散云消,雨过天晴,艳阳高照,山峦、绿树、繁花等像洗涤过一样,变得清新明朗。从喀什河源头山峰垂下无数条清流,泻玉流银,坠空而下,向上看去,越看越细,最后仅剩下一缕银丝,断坠积冰雪处。
无限风光在险峰。喀什河源头自然风光绝美,至今仍很少有人涉足。
我在尼勒克采风时,偶然得知喀什脑子有一位哈萨克牧民在天山深处的峡谷中修桥铺路,资助了近50位失学儿童,便驱车颠簸了三四个小时前往探望。见到这位牧民方知,他在这里投资开发温泉,尽管负债累累,仍矢志不渝。因为此处温泉能帮周边牧民缓解或治疗风湿、关节炎、皮肤病等病症。
这个温泉叫喀什巴斯阿热散温泉,哈萨克语的意思是喀什河源头上的温泉。喀什巴斯阿热散温泉位于尼勒克县城东300公里天山深处的冰川之下,雪谷之中,坐落在景观奇秀,绿草如茵的萨特勒河与阿克布拉克河相汇处。
泉水刚流出地面时,热气腾腾,温度高达60℃,人不敢涉足。牧民将温泉水分成三路从山上引出,经过一段距离的流淌,进入到三个池子中。水经过散热,温度适宜,可直接入池。泉水流量高达2.5公升/每秒,可供多人沐浴,是热疗的好地方。每年夏秋之际,患关节炎、皮肤病的牧民纷纷来浸泡。
夏夜的温泉热闹非凡,有的牧民泡在水池里,看弯月如钩,繁星璀璨,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有的牧民三三两两围着篝火,喝着白酒,伴着乐器纵声歌唱。寂静的山谷里,成了嬉戏欢笑的天堂。
节选自鹏鸣散文集《大美唐布拉》一书。
选自中国作家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3-17/196248.html
作家出版社2014.03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