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怪榆沟一瞥

(2017-03-23 06:56:39)
标签:

怪榆沟一瞥

选自

鹏鸣散文集

《牧歌伊犁》

阿古扎莱

分类: 散文随笔

怪榆沟一瞥     
                                                                                                         春天怪榆沟”局部


                                      怪榆沟一瞥
                                                                鹏  



       听说霍城县有个“怪榆沟”,十分奇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决定去看一看。
       所谓“怪”,首先指的是跟人不同的、让人害怕的物,对于人来说,不熟悉、不了解的物,平常生活中几乎没见过的物,或者跟曾经见过的同类的物有很大差别,奇异反常,让人产生“怎么会长成这样”的疑惑。因为不熟悉,不了解,就不免产生神秘感、恐惧感。这类“物”,人们常用奇怪、精怪、怪诞、骇怪、古怪、魔怪、千奇百怪、离奇古怪、怪模怪样、诡谲怪诞、妖魔鬼怪、古灵精怪、诡形怪状等词来形容。“怪”,引申到与人有关的语意,我这里就不说了。我想,那“怪榆沟”一定很奇异反常,我就是想看一看它到底有如何的怪异。
       陪同我的阿古扎莱是刚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文艺学博士,她学识渊博,又干练利落,性格特别开朗,对人体贴温柔,典型的哈萨克族大美女。她用十分标准的汉语告诉我:怪榆沟位于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的齐巴拉嘎西村,是一条由流水、古榆树、巨石组成的原始自然景观沟。怪榆沟从山口向山谷中纵深绵延20余公里,东西宽1000米,自南向北呈带状分布,总面积逾4500亩,分布着大片原始榆树林。在幽深隐秘的沟内,溪流潺潺,冰川运动造成的巨石与上百年的形状奇特怪异的老榆树相互盘结,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怪榆沟可贵之处在于那里地处偏僻,现在基本上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自然状态。那里不仅生存着四爪陆龟、大头羊、野鹿、野猪、旱獭、野鸭、呱啦鸡、狼、貂、高山鱼等名目繁多的野生动物,还拥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场,沿山一带还广泛分布有野山杏林带。
       其实,怪榆沟这个名字问世才不久,以前它叫“奇葩尔尕阿西沟”,意思是奇花异草、树木葱茏、野猪出没的山沟。
       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条榆树沟曾经作为备战之地而命名为“备战沟”。伊犁是祖国最边远的西陲,在中苏关系紧张时,经常面临战争的威胁。这条榆树沟因为比较荒凉、隐蔽,曾经是霍城地区最大的弹药储备与物资存储地,当时曾经在沟壁凿洞建造库房和居所。
       这些设施废弃之后,几经坍塌,现在还能看见崖壁上留有当年开凿的许多崖洞遗迹,不过已经成了牧人躲避风雨和乘凉休息的地方。随着岁月的流逝,“备战沟”的名字渐渐被人遗忘。以后,苏联解体了,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起,新疆旅游业迅速发展,霍城县正式把过去的“备战沟”命名为“怪榆沟”。而旅游业的日渐兴旺,则让“怪榆沟”这个名字越来越响亮了。
       我和阿古扎莱沿着萨尔布拉克河逆流而上,就来到了齐巴拉嘎西村的天然怪榆沟。在沟口,立着用三块形状怪异的巨石搭建起来的“门”。“门”右边的巨石上,刻着“怪榆沟”三个红字。我感觉这个创意倒是不错,与怪榆沟相得益彰。
       走在天然的怪榆沟里,我举目远眺,目光所到之处全是榆树。据说,在面积1300多公顷的范围内,生长着10000多棵古榆树。这些榆树的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其中200年以上的有6000多棵。霍城县有关部门对百年以上的老榆树进行了普查和登记造册。
       榆树这个树种在新疆比较多见,但是像怪榆沟这么大面积的古榆树林,应该说还是比较罕见的,在新疆,它是唯一的古老榆树林。这里的怪榆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气势逼人,每一棵榆树都粗壮得要一两个成年人合抱才能围拢过来。据传,这片榆树林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被誉为“地球上的活化石”。
       这里的榆树都是纯粹自然生长的,按植物学划分属于白榆。古榆在这里自生自灭,这里之所以被称为怪榆沟,不仅仅是因为其榆树古老,还因为其榆树的树干和树冠不同于一般的榆树,十分怪异。那些树干扭曲着、拧着劲生长,差不多每一棵树上都长满了奇形怪状的树瘤,疙里疙瘩。榆树林如大军屯驻,气象万千,好像古战场,经历过残酷的厮杀。一棵棵古榆造型怪异,弯弯曲曲,歪歪扭扭,千奇百怪、形态各异。许多树干被掏空,枝丫歪扭,似仰天长啸,像俯身颔首。这些榆树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如匍匐在地的雄狮;有的似在地上放大数百倍的仙人掌盆景;有的如翩翩起舞的仙子;有的像孕妇腆着大肚子临盆待产;有的如婀娜多姿的少女;有的似曲折而行的蟒蛇;有的像千手观音;有的如木桥横卧溪涧;有的似巨鸟张嘴长鸣。这些榆树挺立着钢筋铁骨般的身躯,恒久保持着各种苍凉、雄浑、惊心动魄的姿势,实在让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整个沟内怪榆密布,所有的怪榆各具奇姿,令人目不暇接,忍不住浮想联翩。


怪榆沟一瞥
                                                                                                                         怪榆沟”局部

       怪榆沟是怎样形成的呢?
       有人说,怪榆沟的古榆,可能是经过大自然的严酷磨砺,例如狂风、雷电、病虫害、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的洗礼,年复一年而造成的。但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哈萨克族牧民有比较实际的说法。哈萨克族牧民以放牧为生,他们夏末收割牧草,为牛羊准备过冬食用,榆树的枝叶也是他们为牲畜过冬储备的饲料。每年的秋末,牧民就去砍榆树的枝叶,只留下树干和一根主枝。第二年春天,主枝发芽,主干也会另外发出新的枝叶。这样,多少年过去了,榆树年年发芽,牧民年年砍伐,榆树的主干无法长高,只能往粗里生长,当然树干也就随之变形。而树皮或者被牲畜啃伤,或者被砍去树枝的地方发生变异,有的干枯,有的凸起形成大包,有的变成树洞。这样一年年地生长下去,百年的老榆树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走在怪榆沟里,我有一种别样的感觉,目睹这些形状奇异的榆树,我似乎感知了岁月的沧桑,天地的长久,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看到了自然界生物的巧夺天工。怪榆沟里,湛蓝的溪水顺沟而下,和怪榆成了千万年的朋友,它们同生相伴、相倚相随,构成了错综层叠、和谐奇妙、令人赞叹的景观。
       怪榆沟由于地处偏僻,很多自然景物仍然保留了原生态的面貌。当地村民在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土地上开辟出一块块不规则的农田,引溪水灌溉。一条条蜿蜒流淌的溪水最后汇集成了沟内最大的一条河。潺潺的溪水里,鱼儿成群结队,欢快地摇头摆尾。沿河两岸分布着大量露出地表的巨型花岗岩,这些巨石或立或卧,与形态各异的古榆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幽静怡人的田园山水图。
       据说,春天是怪榆沟最有诱惑力的季节,肥美鲜嫩的榆钱一串串金黄,茂密的枝叶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清澈见底的流水从五彩石上欢快地奔腾跳跃,叮咚作响。巨石上长满墨绿的苔藓,散布在碧绿如毯的草地上。怪榆沟的春天,到处都显示着欢快向上的朝气。
       夏天的怪榆沟到处都是绿,淡绿、墨绿,古树浓荫,绿草过膝,彩蝶翩翩起舞。林中溪流遍布,古树盘根错节,古老粗壮的树根露出地表,成了天然的小桥。
       深秋的怪榆沟最壮观,放眼望去,满目金黄。我此次前来,恰逢初秋,山坡上的草已经泛黄,树叶成了黄红色,野山楂挂满枝头,沟底已满是秋收的姿态,灿黄的玉米正扎堆儿晾晒,只是老榆还是那么苍劲。
       冬天的怪榆沟则是另一番景象。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地,极目远眺,一派苍凉,唯有那一棵棵遒劲多姿的老榆树倔强地站立在雪原之上,不畏风雪严寒,相互厮守。
       相传在很久以前,怪榆沟里的一条河是条旱龙,榆树林便是这条龙洗浴戏耍的池子。有这片林子,这里水火不犯,风水极佳。后来气候干旱,这条旱龙就变成一条河,反过来滋润这里的榆树林和当地的老百姓。
       过去,怪榆沟深藏不露,很少为外人知道。现在,由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怪榆沟已经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人一睹它奇特的面容。
       这次来到怪榆沟,我拍了许多照片,想尽量把特别怪异的老榆树都收入镜头里,边走边拍,忘记了疲劳和饥渴,从上午11点到达怪榆沟,一直拍到下午17点。在阿古扎莱的再三催促下,我和她才坐在一块巨石上匆匆的野餐……
       怪榆沟之行收获颇丰,很累,也很愉快。



                                                                                 鹏鸣散文集《牧歌伊犁》一书。



怪榆沟一瞥

                                                                                                           刚刚沐浴完的阿古扎莱影 / 鹏鸣



怪榆沟一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野核桃沟记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