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期到位大盘次高迟迟不下/神秘力量高位控盘究竟为啥

(2025-06-15 11:01:55)
标签:

律动经纬

股票

预判分析

抄底

大盘走势

分类: 看盘交流
20250614(周末)大盘分析:
五月底端午析盘明显低估了大盘当下的高位震荡能力,预期的第22周共振变盘最终还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硬拖后延;虽然本周第23周大盘冲高回落高位收阴,但这并不能简单的看成是周期位的高点惯性。
直白的讲六月是个同步结点,单从该结点的属性看理论是具有可变性的;通俗的说就是这种同步结点,可以正负一个周期出高低。比如:五月高点六月受阻顺下也可以五月高点六月惯性高点都是允许的。
大盘现在的矛盾点就是六月过不过五月高点,实话说波浪理论是我的弱项;大盘这里能不能出高点,在浪型或数浪上我很迷茫。单从大盘结构的斜率看,六月是可以诱多高点的,也并不影响七月下杀低拐。

周期到位大盘次高迟迟不下/神秘力量高位控盘究竟为啥

上面这张大盘周线时价成方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大盘在四月初因较大利空于第14周变盘周期,直接向下低开回杀至3040.69点调整一步到位,并成功实现了周级别结点位的低拐转上。神奇的是经过一个多月的震荡上行及补缺,大盘在五月中旬的第19周同步结点位,直接受阻于3417.31形成五月高点。
有意思的是大盘在形成五月高点后,只做了一个轻微的缩量慢调及震荡,并在第21周次结位再次转上震荡;原本第22周就是大盘周线主结点,加上该周又是270度时价成方变盘周,按常理第22周的变盘概率是很大的。遗憾的是该周莫名其妙的出现了无量上涨,更奇葩的是本周受一股神秘力量控盘,导致大盘指数既调不下来又无法创新高,本周的3413.51点离五月的3417.31点相差不到四个点。

周期到位大盘次高迟迟不下/神秘力量高位控盘究竟为啥

从大盘周线结点标记配合周线时空圆交点对照来看,大盘第22主结周及黄色圆交点还是被本周高点给穿越了;虽然现在并不能直接定性这是所谓的惯性高点,但这里的高点是可以理解为修复大盘上行斜率的。假定下周第24周大盘再来个冲击3417的诱多呢,这样大盘的周线结构就能顺理成章的步入回调了。
大盘第24周虽为次周期结点位,但属性上也是可以共振转下的;具体来说大盘六月是没有上行空间可谈的,无论下周大盘是否有冲高动作或轻轻拉出新高,在周期层面完全可以看成是结构性诱多。这张大盘周线时空圆预判图的关键看点,就是下面啡色圆交处的大盘第27周变盘点,目前推测白色十字星位置是有希望成为大盘七月低拐点的。

周期到位大盘次高迟迟不下/神秘力量高位控盘究竟为啥

受篇幅制约大盘日线图就不细讲了,重点看标题结合图示去理解吧!比如:大盘力度析盘指标显示,本周大盘冲高回落,日K已经无力守住向上的红色力度线,预示着大盘短期上行出现了力度衰竭。需要注意的是大盘短期虽已无能力重新站上上行红线,但近日遇到利多消息还是可以假性诱多高点的。

周期到位大盘次高迟迟不下/神秘力量高位控盘究竟为啥

另外,就是周五收盘我才注意到,13日是大盘45T/57T的主宰拐点位,遇到这种主宰数字万一周末再来个利好,大盘下周是存在诱多反包高点可能的。若拿周二长尾阴线做对比的话,周二反倒顶背离;周五阴线虽然振幅不大,可大盘的能量信息却在拔高。无论如何当下的纠结就应两手准备!

周期到位大盘次高迟迟不下/神秘力量高位控盘究竟为啥

下面我在说说结构牛市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及神秘力量的结构性控盘:
首先需要明白大盘目前所运行的为结构性牛市行情,他不同于以往的单边牛市行情。其次本波结构性牛市的起点为去年年初的2635点。去年九月份的2689为轮回次低点(也可看成本波结构牛市的确认点)。再次今年四月份的3040点基本可以看成为阶段性牛市的另一个低拐点。最后我想说的是大盘六月即便横盘不回调,但大盘七月直接上行的斜率是不对的。也就是说在大盘结构形态上,七月能回蹲次低之后的上行就会顺理成章!
结构上大盘3040.69至3417.31点的斜率偏大,当下GJD高位控盘无量震荡修复还算明显。虽然波浪理论我不在行,但我清楚大盘今年后半段是可以成为本波结构性牛市的主升浪行情的。即便这里继续横盘也可看成结构修复的一种表现。所以目前不要埋怨牛市行情不挣钱,只能说震荡牛市中的阶段性低点你没把握好;当下我的中肯建议是陆续准备子弹,尽力寻找优质个股,逢大盘七月回调之后的次低点,大胆步入安逸骑牛真正迎接市场普涨的盈利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