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律动经纬
律动经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32
  • 关注人气:3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合竞价的选股指标

(2012-12-13 22:15:42)
标签:

杂谈

分类: 经典公式

将通达信新建版面-分成3部分,之后加入3个选股公式,分别是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公式如下:

FINANCE(7)>1000000000;  {大盘股源码};
FINANCE(7)<1000000000 AND FINANCE(7)>100000000;  {中盘股源码};
FINANCE(7)<100000000;   {小盘股源码};
建立好之后,通过选股入版块,分别选入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3个新建版块。

将3个版块加入到新建版面里。

之后每天早上9点25分,等第一笔的集合竞价出现后,按照涨幅排序,分别在涨幅前20名里选出大盘股现量>5000,中盘股>3000,小盘股>1000的股票,在按照个人喜欢的价位、形态、版块来快速选出股票买入即可。

注意:如果竞价的第一笔几乎等于昨日的全天成交量,而且以超过5-6个点的价位开盘的话,那么最好不要买入。
如果竞价第一笔大约是昨日成交量的3-4分之一,开盘在4%以下,可以考虑冲高回落买入。
连续涨停后打开的不予考虑,波段涨幅超过30%的小心参与。
最好是小幅跳空高开,跳离平台整理或前一天小量或正常量涨停的可参与,前期缩量回调后放量跳空可参与。
如果是上市没几天的次新股,开盘不超过5%,第一分钟的量也不是很大,回抽后有量上冲,再缩量回调,不创新低,不管大盘走势而横盘,可介入部分。
当然最好是确认大盘会上涨不在回调期是比较安全的。

及时选股公式:

选股高开:=100*(O-REF(C,1))/REF(C,1);
现手:=DYNAINFO(9);
盘子:=CAPITAL/100;
选股:盘子=1 AND 现手>=700;

==========================================%==3D=================

集合竞价抓涨停:
集合竞价抓涨停的技术,在集合竞价的时间9:25-9:30这段时间里找到最有可能当天封在涨停板上的股票技术。

1、涨停板必须经过2%,3%,4%慢慢涨上去,所以要关注这些点位开盘的股票,但并不是说开盘在低点位的就不可能涨停, 只是说2%、3%、4%具有更大的实力,咱们有更大的把握抓住。

2、量是封锁2%、3%、4%的基础,量达到全满的时候才是涨停最有可能的时候,注易量的变化,掌握好追涨的价位。

具体操作方法:

一、以涨幅榜为序。

   从9%依次看下来,一个一个翻,跳空高开的为兴奋缺口,需要配合看量比和换手。K线的形态最重要,   同时追涨的时候以指数为准,指数回档,再买进。以下为重点:

1、巨量跳空回档买进。量比很大的具有很好的涨势。重点封锁量比比较大的,等量填满就可以追。

2、避免连续涨幅很大的股。涨幅大的会有强烈的回调。

3、抓住放量过前头的,跳空过平台,前期有电杆小草的,放量打拐的,顶紧右上角的,老鸭头的头,有通气的鸭头更好。

4、封锁第一个涨停板,第一阳线,封锁住不轻易走,没有买的不轻易追。

二、以量比榜为序。

量比大的量填满的比较快,所以封锁234更能成功。 具体的方法,仍然是看k线的形态。

三、以涨速榜为序。

涨得快的一定是有力量的,所以涨停板的可能性也很大。

竞价抓涨停的方法:

  具体条件的设置:涨幅大于1.5-4.0%,通常涨幅较大的(5%以上)开盘后都会立即涨停,只是当天风险较大,利润也较小。但第二天出现连续涨停的机会也较大。量比大于1.0%以上,越大越好。这两项是涨停的核心指标,一定要设好。此外配合MACD;DMI;KDJ等指标,结合K线形态,你会有很大收获。注意前一天已经有过涨停的小心为好,当然有时候也会有连续涨停的。业绩太垃圾的、亏损的不选为好。

  竞价5分钟抓涨停时间比较紧,可以在前一天收盘后先选出一些形态好的,业绩不错的,成交放大的股票,竞价出来时,这些股票里有符合条件的效果就更好。

  量比是一个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它是开市后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个交易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当量比大于1时,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要大于过去5日的平均数值,交易比过去5日火爆;而当量比小于1时,说明现在的成交比不上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

选股有两大思路:

     一是在技术上寻找处于“两极”的股票,处于上升趋势加速段的极强势股和远离套牢区、处于超跌中的极弱势股;

     二是寻找基本面变化对股价构成重大影响的股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