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中东》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04-12 22:08:20)
标签:

七年级地理

中东

教学设计

反思

分类: 教育教学

年级地理中东教学设计

                                    谯城中学  李晖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在地图上找出中东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B、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

C、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2、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中东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史实材料,明确中东有着悠久绚丽的文化历史树立宏大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中东的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

(2)中东石油的分布、地位及其主要运输路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三洲五海之地:

1、关于中东地理位置的教学,应注意结合导言中的主图,将相关的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里海”与其他四海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里海是内陆湖,并非真正意义的海;

2、为增加学生对中东地处三洲交界处的理解,可由学生观察埃及和土耳其所跨的大洲,知道埃及大部分在非洲,小部分在亚洲;土耳其大部分在亚洲,小部分在欧洲,从而认识到中东处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

3、引导学生在主图上找出石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的位置,因为在世界“油库”这一目中提及到霍尔木兹海峡,在活动课中也专门设置了一篇阅读进行介绍,所以应通过主图明确其准确的地理位置,并作简要介绍。

 

二、世界“油库”:

   1、这部分内容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入手,从空间分布和数量两方面探究结论;

   2、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教师应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可由此初步探讨单一经济带来的危机,让学生了解中东各国在经济转型中取得的成果;

   3、在开展活动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三条航线的优势及差异。

 

三、宗教与文化习俗:

   1、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有关人种、语言、宗教的分布,知道中东地区被称为阿拉伯世界的原因;

   2、开展这部分教学时,不应过多渲染中东宗教与文化习俗的细节,以免误导学生。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麦加麦尔白神庙朝圣和耶路撒冷“哭墙”两幅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中东的文化习俗,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区域、不同宗教的文化习俗。

 

【作业】: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一是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填图题,考查学生用图、填图的能力。这两类练习题,起到了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这些练习题确定的原则是:遵守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和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量适中。

 

反思】:

    读图要求突出以下方面内容:首先通过找出亚、欧、非三个大洲和中东周围的“海”来明确中东“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理位置特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处让学生找出波斯湾的主要目的,是为以后了解中东石油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做知识储备;其次,通过找出三个重要的海上通道,观察所沟通的海洋,进一步认识到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上述所涉及地理事物是教学中应重点突出的。


   

谯城中学    李晖晖

    2016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