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哪个版本的《老子》更接近老子本意?

(2014-05-22 22:33:32)
标签:

帛书版道德经

老子

思维训练

教育

分类: 其它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以下对话是清友们关于《老子》版本问题的群聊天记录。为了方便大家阅读,部分对话进行了合并。同时为了前后连贯,在保持各方原意的情况下,添加了部分文字。欢迎大家拍砖,指出我们思维中的漏洞。谢谢!

 

清心东莞李涧溪:    我有个疑问,帛书版是1973年汉墓出土的,在1973年以前,人们读哪个版本?朱元璋、唐玄宗、康熙等人都注解过老子,他们读的什么版本?

 

0451鹤岗张中谊:73年马王堆出土前是汉朝篡改的版本,如果没有马王堆的出土已经很难读到原著了。

 

清心东莞李涧溪: 根据您的意思,1973年前皇帝们也读的是王弼版本,对吧?

 

0451鹤岗张中谊: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

 

清心东莞李涧溪: 汉代以后的很多统治者也是以黄老学说治国。如此,王弼的版本也帮助了这些皇帝们。

 http://s2/mw690/003f6zwrgy6J5hOC00191&690

  
(来源:百度图片)

从王羲之书法来看,王羲之写的也是王弼版本。由此推断王弼版本相当流行,汉以后的历朝历代有很多“大人物”,可能读的也是王弼版本。还有一个推断是,如果帛书版有好多份,而只有一份埋在了汉墓,其他的在民间流传。那么,也可以说,过去的“大人物”应该也比较过帛书版和王弼版之差异。为何最终是王弼版流传最广?另外,如何确认帛书版是老子的原始版本?

 

0451鹤岗张中谊: 马王堆的墓葬是汉朝初期修建的,所以得以保留至今,得以躲过文化的浩劫。

 

清心东莞李涧溪: 个人观点:第一,我们不能确认帛书版是老子本人写的,既然如此,如何判断其是老子原始版本?

    第二,如果帛书版只有一份,那么可以推断在帛书版出土前,人们(包括汉以后的皇帝们)读的也是王弼版本,照样治国有功。那么,王弼版本和帛书版孰优孰劣就无从比较了。

    第三个怀疑,如果帛书版同样是一位类似王弼的人改写的呢?

 

0451鹤岗张中谊:记得南怀瑾一本书里也讲过民间广传的老子和清朝贵族读的老子是不同的,那本书不记得了。可以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个人理解是这样,万经之王的老子包含的上善能量尽管被篡改一些,但还在。

 

清心东莞李涧溪: 民间广传的《老子》和清朝贵族读的《老子》不知有何不同,如果民间读的是王弼版本,清朝贵族读的是和“1973年出土的帛书版”一样的版本?那么汉墓中的就不是孤本了?

 

0780 株洲 袁柱:统治者愚民,力挺符合庙堂价值的版本吧,另外就是一些学者的品格问题-。就像庄子,现在是郭象版的在流通。

 

0451鹤岗张中谊: 用于治国,出现汉唐的兴盛。

 

1217武汉程远学:读张校长解道德经的文章就很清楚了,主要是看经文的逻辑是不是清晰的,能不能解通。

 

清心东莞李涧溪:正如我们无法判断哪个版本是老子的本意一样,我们同样无法判断后人对《老子》的理解是老子本意或更接近老子本意,如果我们对经文前后逻辑的理解有误呢?那请问各位,王弼版本和帛书版孰优孰劣,这个问题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或者说,如果这两个版本都是后人们改写的,那么都不能代表老子本意,也无法说哪一个更接近老子本意。

 

0451鹤岗张中谊:记得南师讲过,清朝的贵族和民间版本的老子是不同的。清人打天下,智慧方面靠到的是老子和三国演义。

 

清心东莞李涧溪:请问有什么不同?如果清朝贵族读的既不是王弼版本,又不是帛书版,那是否还存在第三、第四乃至更多版本?

 

0451鹤岗张中谊:个人认为帛书版更接近老子的本意,这个现在是给少数人读的。这些需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清心东莞李涧溪:个人认为,可能只有老子才能够说哪个版本更接近其本意。一,我们不是老子本人;二,不是老子朋友;三,更不是老子嫡传学生,如何知道哪个更接近老子本意?

    王羲之也算是贵族吧,朝廷重臣,他写的书法也是王弼版本的,大家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0686黄石柯国栋:一种版本流出比较广,一种版本鲜有人知,却出现在身份显赫,保存了上千年的古墓中,跟少数人站在一起,所以我认为帛书版跟珍贵些。

 

清心东莞李涧溪: 我上面已经讲了,谁能保证帛书版只有一份?再说,如果帛书版的写作者也是学王弼改写了老子,那么它的珍贵性从何而来?

    我们无从知道哪个版本更接近老子本意,这跟珍贵无关,跟存放在哪里也无关,不是吗?

 

0451鹤岗张中谊: 马王堆是在汉朝没有篡改老子时候埋下的,个人认为更接近老子原意。

 

清心东莞李涧溪: 有没有可能有人在王弼之前篡改了《老子》?有没有可能王弼的版本更接近老子本意呢?这是根据大家的推理逻辑得来的。

 

0451鹤岗张中谊:为什么要在自己墓里埋下欺骗后人的东西?古人都是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陪葬到墓里。如李世民埋下的兰亭序。

 

0686黄石柯国栋:可能有很多份,但是这个墓的主人身份不一样,他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在他面前,可供选择的也许有很多种,但他最终选择收藏帛书版,从这个角度讲,帛书版更有价值。不从内容去推敲哪个更好,如果是一个普通人的墓,参考价值要打些折扣。

 

清心东莞李涧溪: 我不知道你有没从头看我的观点?

 

0686黄石柯国栋:我看了。我不太关心哪个版本更正统。即使帛书版不接近老子的本意,我觉得依然很有价值。

 

1065宁波龙永明: 自己受益才是最重要的。

 

清心东莞李涧溪: 黄石柯先生的观点可能是富人墓出土的东西比普通人墓里出土的东西更有价值,这个观点对错我们先不讨论。我的观点是我们无法判断这个帛书版是墓主人生前要求放进去的,还是死后由下葬者自作主张放进去的,是否有可能墓主人根本就没读过这本帛书版《老子》呢(假想下,即使是墓主人亲自取得了这个帛书版《老子》,但还没来得及读就去世了。于是家人把这本书作为陪葬品下葬。亦或者,墓主人附庸风雅,只是把帛书版《老子》拿来装点门面,自己从未读过?)

    我并不否定帛书版价值。我是两个版本都学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个更接近老子本意。

    所有的证据都不能证明哪一个更接近老子本意。不能根据墓葬主人的身份贵贱来判断书的价值高低。秦如皇焚书坑儒,把有价值的书烧了,把有学生问的人杀了。如果这些儒生不死,他们有没有可能把有价值的书也埋在自己的墓里?难道因为他们是普通人,这些书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0451鹤岗张中谊: 老子是内修身到外王天下一部大作,有时间我把相关书籍放到博客上

 

清心东莞李涧溪: 个人认为,两个版本都读下,没坏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