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不是你的疾病让你一步步走向死亡,而是你在疾病面前的一个又一个错误让你走向死亡。
一位在美国生活的朋友来看我,我说起对医生的种种期望和失望。他告诉我,在他们那里,癌症患者通常都会有一个专门医生,有人叫做“私人医生”,有人叫做“家庭医生”,有人叫做“医疗顾问”,其性质和作用都是类似的。这些医生通常并不直接对病人采取治疗措施,与任何医院、医生、治疗方案以及药物营销也没有利害关系。他们为病人汇集各种信息,推荐医院和医生,对来自医生的所有诊断和建议做出评判,然后帮助病人制定一个尽可能全面、详细和可以持续的治疗计划。
我从他的话中受到启发,觉得自己也非常需要这样一个医生。
几个月来的经历,让我充分体验了看病之难。花钱费力费时忍受煎熬,这些都还在其次,最难的是,病人还必须调动全部的智慧去辨别五花八门的信息,去伪存真,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而我所面对的信息总是不能谐调,甚至完全对立,叫人左右为难。在数不胜数的肿瘤治疗专家当中,我也很难弄清楚究竟谁最适合我。
如果我们的医疗体系中拥有一个角色:医疗顾问,我的求医之路也许会容易得多。
不仅是我,恐怕每个癌症患者都需要这样一个人。此人不仅医术精湛,经验丰富,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做人的水准。善解人意,对病人有足够的耐心,可以回答病人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帮助病人选择最好的治疗方向。他(她)并不直接为病人治病,但知道哪里有最好的医生,哪里可以提供最好的治疗。在他(她)心里,“最好的”不是“最昂贵的”,而是“最合适的”;不是“最有名的”,而是“最有效的”。最重要的是,他(她)与任何医疗机构和医学门派都没有瓜葛,因此在向病人提供建议时绝不夹杂任何功利动机。
我一直期待这样的“医疗顾问”出现,却一再失望。有一天我向一位医生提起这事。他笑了,好像我是痴人说梦。
在中国,如果你的亲友中间碰巧有位医生,他很有可能会为你到处搜集医学信息,帮助你去联络医院和寻找专家,还会给你很多建议。这是源于亲情和友情,与职业无关。
单单从职业立场来说,我怎么也找不到这么一种角色。
最后,我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由于我们医学领域的那些纵横交错的高墙深壑,即使是那些精通医术、善解人意、超越功利目去救死扶伤的医生,也不会对自己专业范围之外的事情发表意见。
尽管没有“医疗顾问”,我们却不能对面前的问题有丝毫怠慢。
所幸记者职业的阅历让我养成观察和辨识人的习惯。这帮助我认识了医生的职业特点,和他们作为人的长处和短处,所谓“观察和辨识”,包括察言观色,也包括问询和倾听――不仅听人家说什么,也看人家怎么说。肢体语言,尤其是那些一闪而过的细节,常常会暴露一个人的最真实的一面。
如果一个医生在你的CT片上看了不到两分钟就开始夸夸其谈,那么他极有可能是个自以为是和草率行事的人。
如果一个医生在你叙述病情时表现出心不在焉,不肯向你提出一个问题,甚至急于结束你的话,那么你可以设想,他在心里不是在考虑你的病,而是在嫌你浪费他的时间。
如果一个医生拐弯抹角地询问你的收入和职业,那么他多半具有过度治疗和看人下菜碟的倾向。
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全能的,医生也一样。但是很少有医生会在病人面前承认自己也有不懂的事情。如果一个医生在回答你的问题时露出一丝犹豫,说了半天总是在问题的外围兜圈子,眼神还会出现瞬间的漂移,下意识地躲闪你的目光,这时候你可以相信,他是谈论一件他自己并不了解的事。
此前我们曾经提到,癌症患者的关键问题是,不要让治疗走上错误的道路。同时我们又不能指望哪一个医生永远正确,不犯错误。然而在我看来,最遗憾最叫人失望的还不是普遍存在着的误诊和误治,而是那些我们千辛万苦寻找、毕恭毕敬求教,并且寄予无限希望的医生们,却很容易地成了诱使我们犯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和晓东开始互相告诫,从现在起,再也不要被诊断结论牵着鼻子东奔西跑了。我的生命的天平,不应该随着医生的话摇摆不定。
如果你把我的意思理解为“别听医生的”,那就错了。
我想说的是,对于医生的话,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该听的,什么是不该听的。我希望能从医生那里学到尽可能多的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同时排除那些会诱使自己犯错误的东西。
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准确地确定自己应当做什么,那么至少应当确定自己不做什么。
“不做什么”的意思,就是不要让自己做一些错误的事。
这是因为,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不是你的疾病让你一步步走向死亡,而是你在疾病面前的一个又一个错误让你走向死亡。
(待续。摘自《重生手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