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郑家庄】
---
废太子胤礽与祁县 ---
郑家庄位于晋中平原中心,祁县古城西南约十里,村西北为108国道,村东南为东夏线省道和南同蒲铁路,地势平坦宽阔,交道四通八达。如今的郑家庄村隶属于祁县城赵镇,全村只有500余人,村庄面积约1km²。从总的地表形势来说,这里是经济、交通的发达地带,具体到村庄则稍显不足,尽管处于诸多交通大动脉的中心区域,但是它哪边都不紧靠,而且基本没有军事价值,无险可守且毫不隐蔽。所以尽管她距离县城很近且来往便利,但是即使本祁县人,对这个村庄也不太熟悉,至少我就是这样。
http://s10/middle/4de138e5ta531b0c1bac9&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今天的郑家庄南北向主街
--- 革命街】
http://s11/middle/4de138e5ta531b70c256a&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远眺郑家庄】
其实已经很多次了,我注意到“百度”辞条中有很多关于清代(康熙朝)废太子胤礽与祁县郑家庄的信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个信息,而且之前我本人也从未到过这个村庄(事实上,由于我的故乡与这个村庄并不处在祁县城的同一个方向,因此直到近几年,我才明确听说有这个村庄,这也与郑家庄村不靠任何一条大路有直接关系)。
端午节前一天,我骑摩托车从平遥镇国寺返回来的路上,又想起了“废太子”这个事情,于是顺路就拐进了郑家庄村,试图了解一下这个事情。
http://s5/middle/4de138e5t76eb5f4e1804&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百度”截图之一】
http://s4/middle/4de138e5ta531baa04733&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百度”截图之二】
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生养了很多皇子和公主,但是到我现在要说的这个“废太子”生活的主要时期,除公主以外,剩余的皇子共有24位,他们是:皇长子胤褆、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十一子胤禌、十二子胤祹、十三子胤祥、十四子胤禵、十五子胤【礻禺】、十六子胤禄、十七子胤禮、十八子胤衸、十九子胤禝、二十子胤祎、廿一子胤禧、廿二子胤祜、廿三子胤祁、廿四子胤袐。(以上皇子的名字均为“礻”字旁,若有错误,属于搜狗字库无此字,以“衣”字旁替代。以下皆同)
这些皇子中又有四个(祺、禌、衸、禝)在十岁前后夭亡,剩余的20个皇子中,大约有(后)10个因年龄太小,未卷入夺太子位之争,所以大约只有10个皇子参与了夺位之争,其中以胤禛、胤禩、胤禟、胤祥、胤禵几人为最积极。
皇太子胤礽(1674
-1724)为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之子,孝诚仁皇后生他因难产去世,康熙皇帝爱屋及乌,当即册封胤礽为太子。《清史稿》记载胤礽满汉皆通、娴与骑射,而且容貌美观,仪表堂堂,这些条件也博得了康熙皇帝的喜爱。但是胤礽这个人的毛病也很多,而且看起来也很严重,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公元1708)年九月,因擅权聚党、窥伺圣上、不仁不孝、凌辱大臣而第一次被废,时年已35岁。
但是这个事情很难说,因为就加在胤礽头上的这些罪名,其他皇子也不是没有,而且甚至更甚。所以在废黜太子胤礽的同时,康熙皇帝也严词斥责了胤禩等人企图谋取太子之位的阴谋和野心。之后康熙皇帝也有所觉察,太子胤礽有被人诬陷的成分。因为当时争夺太子之位的阴谋和斗争差不多也很明显了,所有参与其中的皇子也时不时会露出狐狸尾巴来。因此仅仅一年以后,康熙皇帝即重新册封胤礽为太子。
可惜胤礽这孩子确实不争气,再加上那些各怀鬼胎的兄弟们的污蔑陷害,终于导致他在康熙五十一(公元1712)年十月第二次被废黜。这时的胤礽已近不惑之年,在两番沉浮折腾之后神经遭受强烈刺激,有点迷糊了。
康熙六十一(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驾崩,皇四子胤禛在这场斗争中胜出,是为雍正皇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废太子胤礽在囚禁中病故,终年51岁。雍正皇帝追封胤礽为“和硕理亲王”,谥曰“密”。
http://s9/middle/4de138e5ta531bcb07048&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百度”截图之四】
http://s1/middle/4de138e5t76eb601607d0&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郑家庄“革命街”】
在“百度”的很多相关辞条中都明确说“胤礽迁居祁县郑家庄”,而且这个事情是记载在《清史稿》中的。不过说实话,在第一次看到这条信息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这个事情,也没见过有关祁县历史文化的其他文字资料上记载有这个事情,因此我属于半信半疑。既然今天又提到了这个事情,而且此时我就在郑家庄村口,顺便进去打听一下也属应该。
走进村里,在大街上遇到两位老人,年龄大约70岁左右,于是我向他们问讯“清朝废太子是否在村里被关押过”一事,这二位均表示未曾听说。其中一位补充说:清代时期村里曾有一条古驿道穿越。这个事情我却从未听说过,他表示这条古驿道遗址至今仍有遗迹可寻,并给我指路。我给两位老人留言“关于废太子一事请二位记着,有机会找村里的其他老年人打听一下。”两位表示可以。
http://s12/middle/4de138e5t76eb6049dc8b&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郑家庄“古驿道”西南段】
http://s6/middle/4de138e5t76eb607ab8e5&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
【郑家庄“古驿道”东北段】
经过指点我找到了位于村中偏西的一条“斜街”,该街道为东北-
西南走向,现宽约三米。因为我找到这条街时,正好位于它的正中心一个路口上,所以我把这条街分为两段,东北一段呈“S”型,西南一段直线。由于村中重新规划建房,这条“斜街”的两头都被堵住了,而原本这条街的两端都是直通村外的。在这条古驿道的左右两侧残留着几幢古民居为当时之物。其中有一幢古民居的临街一侧墙壁,随古驿道的走势也呈斜形(下图)。
在斜街上我遇到一个年纪大约50岁以上的村民,他看见我在拍照,主动搭腔,并向我讲述着他所知道的关于这条古驿道的一些情况:
这条古驿道就是从贾令(明清时,有一条驿道穿越今天的祁县贾令镇,并在贾令设有驿站,是历史上穿越祁县的两条驿道之一)方向过来的那条“官道”,原来这条古驿道是直的,也比现在宽的多,后来人们家盖房子不规范,把街道挤成了弯曲的。大约在五几年(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北村外驿道上的门楼还在,南村外驿道上也建有一座门楼,但我那会儿就已经拆了。听老人们说,我们村里的这段驿道虽然不十分繁华,但是驿道两旁也是饭铺、旅馆、车马店都有的......
我顺势向他打听关于“废太子胤礽”的事情,他也说没听说过这事。不过他表达的意思更合乎逻辑一些:要是真有这么大的事情,老人们不可能不往下传。但是这个事情毕竟不是普通事情,皇帝一定会保密,不可能搞的全村人都知道,太子不是一般人,所以也可能是压根就没几个人知道这事,因此造成口口相传的中断。
如果假设“百度”辞条所言属实,那么废太子胤礽在郑家庄囚居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一点,只要稍微加强戒备,不走漏风声是完全可能的。我又问他是否流传着村里建有兵营,或驻扎过大量军队的事情?他说:官道上经常会有军队通过,有时难免也会临时驻扎,比如,当年慈禧太后逃亡西安途径祁县,从祁县城出发时,就有随驾的前哨军队驻扎在村里。
看来这个事情不大搞的清楚了,不过也不排除村里有别的人知道这个事情,毕竟普通村民们对这些历史并非都有兴趣,或都去关心。但是村野之间往往有“好事者”对这些稗史传说很留心,所以我也留言给这位村民,有空找村里的“好事者”打听一下。
http://s12/middle/4de138e5ta531c7c1d8eb&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古驿道旁的旧民居】
http://s10/middle/4de138e5ta531caf48d49&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
【古驿道旁的店铺遗址】
http://s11/middle/4de138e5ta531ce88b26a&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
【古驿道遗址旁遗弃的石刻】
http://s7/middle/4de138e5ta531d1183b86&690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TITLE="[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废太子与郑家庄)" />
【村西南古驿道遗址】
在郑家庄村里已经看不到多少古迹遗风了,几乎都是新房子了,老人告诉我,原来村里有三、四座庙宇,如今已是遗址无存。村庄周围全是平整的田地,麦苗茁壮,果树浓郁。只有村西南的古驿道遗址旁有几株老树和一片未垦用荒地,尚有些许古意。在古驿道遗址旁的垃圾堆上,遗弃着一件晚期石刻,从石刻的莲花瓣图形看来,应该是一件寺庙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