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心理学类书籍。
自卑与超越简介:本书是阿德勒思想体系的总纲。作者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如下观点:人类生而自卑;自卑以及自卑的补偿性推动了人类个体以及整个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爱情、工作和梦境里种种表现的根本原因;人能够超越自卑,实现另一个自我;而在超越了当前的自我后,新的自卑便会生成,因为在人类的灵魂深处潜藏着不满足。
自卑与超越目录:
一 生命的意义
二 心灵与肉体
三 自卑与自负
四 早期的记忆
五 梦
六 家庭的影响
七 学校的影响
八 青春期
九 犯罪及其预防
十 职业
十一 人与社会
十二 爱情与婚姻
自卑与超越试读: 一生命的意义
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和“意义”密不可分,即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有价值的。我们会抱着衡量的态度去探究环境以及其中的任何事物,以自身经验为依据来判断它们的价值,赋予它们意义。例如,人们理解石头这个物品时会给它一个注释:
“可作为一个因素,为人类提供帮助”。又或者在理解“木头”时会侧重木头与人类之间的关联。倘若某个人只想活在没有任何意义的领域中,那么他就要与世隔绝,他的所作所为要与任何人无关,不会影响到任何人或者事物。然而没有人能逃避意义。总体来说,物本身并没有意义,我们所认知的现实也并非现实本身,而是我们给予的含义与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理解会存在偏差甚至是错误。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意义的领域并非如我们想的那般正确。
“生命有何意义?”这个问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一般而言,很多人都不愿意深究这个问题,不想被它所困扰,进而就会给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答案。可是,自人类翻开历史的序章时,那些先人们就开始询问这个问题了,而与我们同龄的人或者年纪更大的人。也经常会问:
“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而努力?”不过,我们能够确定,这些人在提出如上问题时多半遭遇了挫折,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平平安安,没有遇到过困境,他自然也就不会有此发问。关于这个问题,所有人都会通过行动来回答。例如,当我们转变观察的角度,专注于一个人生命中的行为,他的神情、态度、姿势、习惯、动作特征、礼数、抱负等等,最后就会发现他一直在追求某种意义。正因为他认同这种生活的意义,他才有这些行为表现,认定他生命的方式、他的态度是正确的,这是他人生的道路。他通过行为在表达一个意思:“这就是我人生的意义,这个世界的规则也是如此。”没错,这就是他为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生命所寻找到的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