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城文学:先有宇宙观,后有三观 | 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2014-12-02 09:15:32)
标签:

体育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aQz4IXTsnF2MNggD6icibEJV7qWicN9wGZJgqOiccxvpUxMicKVQbueeQSOAIrnXQXh0tTXgQib4dH2kkQ/0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TITLE="金城文学:先有宇宙观,后有三观 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

冯时,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考古学报》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学和天文考古学,并广涉商周考古学、天文年代学、先秦史、古代思想史、历史文献学及科技史。出版学术著作10部,发表论文百五十余篇,主编《金文文献集成》

金城学院的学员们,更要关注哦~未曾上过冯先生课的同学们,可点击下方“查看原文”,看看冯先生《天文考古学》的课程介绍哦

话说金城听过冯先生课的同学们,不转发,如何面对冯先生这不辞劳苦的讲课~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aQz4IXTsnF2MNggD6icibEJVIdtMrbgDSMECFKByx6uymhldurqAe968LialaYtoJGK6brQOEUUjS1Q/640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TITLE="金城文学:先有宇宙观,后有三观 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

中国天文考古学(学院有售)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1

定价: 78.00元

ISBN:9787500459194

内容简介

本书以考古发掘资料、古代器物和古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考古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民族学和天文学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已降的天文考古学问题,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文学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阐释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天文学起源与文明起源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开辟了新途径,对古代政治史、宗教史、哲学史和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天文考古学》第一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此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分别于2007年、2010年先后再版。

图书目录

三版自序

再版自序

自序

第一章天文考古学概论

第一节天文考古学的理论特点

一、天文考古学的定义

二、天文考古学的研究范围

三、天文考古学的理论内核

四、天文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五、天文考古学的目的

六、中国天文考古学的任务及主要课题

第二节天文考古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上古时代的天文与人文

第一节中国天文学的传说时代

一、战国楚帛书创世章释读

1.释文

2.考证

二、原始古史观与原始创世观

第二节上古巫觋历史的背景与实证

一、巫觋通天

二、殷周时代的巫与王

第三节天文占验

一、占星术的起源

二、分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章观象授时

第一节有关恒星观测的两个基本概念的讨论

一、天球坐标

二、岁差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的天极与极星

一、北斗建时法则

二、天极与极星之原始

三、早期北斗遗迹

四、新石器时代礼器图像中猪母题的天文学阐释

五、太一与帝俊

第三节历法起源考

一、先秦时代的火星观测

二、太阳崇拜与原始历法

三、良渚文化立鸟图像探赜

四、四时与四神

五、《尧典》历法体系的考古学研究

六、殷卜辞四方风研究

1.四风与八风

2.卜辞四方风名考释

3.分至四气与四时

第四章古代天文仪器

第一节候气法钩沉

一、律管吹灰

二、新石器时代骨笛的天文学意义

第二节圭表测影

第三节秦汉日晷研究

一、辨方正位

二、日晷复原

第四节漏壶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章奇异天象

第一节殷代月食考

一、殷代武丁时期五次月食卜辞研究

1.乙酉月食2.庚申月食3.甲午月食4.壬申月食5.癸未月食

二、殷代武丁时期五次月食时间考证

第二节殷代日食考

一、殷卜辞“哉”与“日有哉”的解读

二、殷代乙巳日食的考定

第三节日珥、曰冕与太阳黑子

第四节彗星观测

第六章星象考源

第一节星与象

第二节二十八宿起源研究

一、二十八宿的基本概念

二、二十八宿的起源时间

三、二十八宿的起源地点

第三节古老的天官体系

第四节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诸遗迹的天文学研究

一、星图考证

二、盖图复原

三、殉人与“三子”

四、巫觋通天之再现

第五节四象起源考

一、东宫苍龙

1.苍龙戏珠的底蕴2.龙星原始

二、西宫白虎

三、南宫朱雀

四、北宫玄武

1.神鹿的由来2.灵龟与蛇

第六节天文星图的产生与发展

一、圆式星图

二、横式星图

三、中西合璧的天文图

第七章早期宇宙模式

第一节天圆地方

第二节红山文化三环石坛的天文学研究

一、三衡图与“周髀”

二、圜丘与方丘

第八章天数发微

第一节“太极图”真原第二节重睹“洛书”

一、史前八角纹与上古天数观

二、古式溯源

第三节殷墟易卦卜甲研究

一、卜甲内容的解读与考证

二、卦画试解

三、易卦卜甲与式盘

四、易卦卜甲与帝乙归妹

征引书目简称

三版后记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aQz4IXTsnF2MNggD6icibEJV7jfgELSuq1Xicfibdb7NVOlwM3vrTiaTE5qgyhkU5H3gEicyMsej0icMoZg/640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TITLE="金城文学:先有宇宙观,后有三观 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

天文学史话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天文学史话

出版年: 2011-10

定价: 15.00元

ISBN: 9787509726617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星占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古占星家就恪守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天垂象,见吉凶”的信条,从而使中国的天文学从其产生之初就带有一种神秘色彩。中国古代天文学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先民观象授时的科学历史,是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一把有益的钥匙。本书结合文献学和考古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对诸如天文学的起源、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四象体系的建立、星图的发展等重要问题都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解释。

图书目录

引言

一 天文的传说

二 恒星观测

1.天球坐标

2.天官与星官

3.二十八宿的起源与发展

4.从早期星经到《步天歌》

三 星图巡礼

1.早期星图

2.汉代星图

3.隋唐星图

4.五代两宋星图

5.明清星图

四 四象探秘

1.东宫苍龙

2.西宫白虎

3.南宫朱雀

4.北宫玄武

五 天象记录

1.交食

2.日珥、日冕和太阳黑子

3.彗星

4.流星和流星雨

5.变星、新星和超新星

6.极光

六 太阳运动

1.圭表测影

2.二十四节气

3.黄赤交角的测定

4.岁差的发现

七 精良的古代历法

1.甲骨文中的商代历法

2.三正与古六历

3.汉《太初历》的改革

4.祖冲之的《大明历》

5.隋唐时期的历法成就

6.从沈括新术到郭守敬的《授时历》

八 五星连珠

1.行星运动

2.会合周期

3.岁星纪年

九 朴素的宇宙学说

1.盖天说

2.浑天说

3.宣夜说

十 天文仪器

1.表

2.计时仪器

3.观测仪器

十一 灵台春秋

十二 天文学的中外交流

1.中国天文学的早期传播

2.西方天文学的引进

十三 少数民族的天文历法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aQz4IXTsnF2MNggD6icibEJVgk2OKAfiaYbqPu7yxTABjp7cHSrqSouWAHg9fWpACiaeH55kDrofyAWw/640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TITLE="金城文学:先有宇宙观,后有三观 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学院有售)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

定价: 32.00元

ISBN:9787500453949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从天文考古学的角度探讨上古宇宙观的一次尝试。古人知天敬天的历史也就是他们创造文明的历史,因此,天文学对于传统的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哲学观、科学观的形成都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祭祀制度、丧葬制度、礼仪制度以及典章名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显然,天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之源,无疑是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由途径……”

本书2009年再版,即《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修订版)》

图书目录

弁言

第一章论时空

第一节从空间到时间

第二节中央与四方

一、说“中”

二、说“方”

第三节古代时空观的演进

第四节方位、时间与八卦的关系

第五节时间的对称与延伸

第二章礼天与祭祖

第一节上帝与人祖

第二节帝廷的建构

一、帝臣与帝佐

二、四子神话的考古学研究

第三节以祖配天

第四节夏社研究

一、陶寺文化与夏文化

二、句龙与夏社

三、句龙、夏姒与夏祖

第三章封禅文化研究

第一节封禅文化之滥觞

一、新石器时代的天地崇拜

二、殷代的天地崇拜

第二节新莽封禅玉牒研究

一、玉牒之时代

二、玉牒文书体

三、玉牒之性质

四、玉牒文释读

第三节封禅礼仪之演变

第四章古代天文学与古典哲学

第一节战国竹书《太一生水》研究

一、古代宇宙生成观念的进步

二、《太一生水》思想的数术基础

三、“道”与“德”

第二节儒家道德思想渊源考

一、“文”与“德”

二、“孝”与“信”

三、燹公盈铭文所见西周道德观

第五章古代天文学与古典数学

第一节红山文化圜丘与√2的原始表达式

第二节红山文化方丘与勾股定理的证明

第三节红山文化圜丘、方丘的综合分析与圆周率

后记

征引文献简称

再版后记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aQz4IXTsnF2MNggD6icibEJVJPUhnbO6tmSwRiaxOWCtDSBvIBQR1339uERmr5AsHd7FeXmNxCnPGTg/640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TITLE="金城文学:先有宇宙观,后有三观 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

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

出版社: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01-5

定价: NT$ 1200

ISBN:9789570414608

内容简介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內容涉及範圍相當廣泛,包含了宗教、天象、宇宙生成說、巫覡、術數等,間接影響了中國哲學、數學、農業等傳統文化,甚至可以說古代天文學與先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書即在介紹古代天文學的重要範疇,並且以出土的古代文獻內容為主軸,輔以古籍的記載,試著立基於「敬天」、「應天」的中國傳統思想上分析「原始創世觀」、「宇宙觀」、「巫覡」、「觀象授時」、「易卦」等天文學課題,探討古代天文學的原始面貌。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長沙楚帛書研究

第一節 楚帛書創世章釋讀

一、釋文

二、考證

第二節 原始古史觀與原始創世觀

第二章 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研究

第一節 古代宇宙生成觀念的進步

第二節 《太一生水》思想的數術基礎

第三節 “道”與“一”

第三章 殷代的天文觀

第一節 天與帝

第二節 殷人的宇宙觀

第三節 日月的祭祀

第四章 上古巫覡歷史的背景與實證

第一節 巫覡通天

第二節 殷周時代的巫與王

第三節 天文占驗

一、占星術的起源

二、分野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第五章 觀象授時研究

第一節 崇祭北斗

第二節 先秦時代的火星觀測

第三節 殷卜辭四方風研究

一、四風與八風

二、卜辭四方風名考釋

三、分至四氣與四時

第六章 奇異天象研究

第一節 殷代月食考

第二節 殷代日食考

一、殷卜辭“戠”與“日有戠”的解讀

二、殷代乙巳日食的考定

第三節 彗星觀測

第七章 殷墟易卦卜甲研究

第一節 卜甲內容的解讀與考證

第二節 卦畫試解

第三節 易卦卜甲與式盤

第四節 易卦卜甲與帝乙歸妹

徵引書目簡稱

圖版

子彈庫楚帛書創世章分段圖版

郭店楚簡《太一生水》圖版

論文參考圖版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aQz4IXTsnF2MNggD6icibEJVaJZ5d4z6Ut9jzdzWgj66CWibafeTKlwxPrqaV4WjEf0TOgv8micIDoicQ/640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TITLE="金城文学:先有宇宙观,后有三观 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

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2

定价: 48.00元

ISBN:9787516101452

内容简介

《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既是对甲骨文所见商代天文历法问题的全面研究,同时也完成了对已有成果的系统总结。本书分八章,就甲骨文所涉及的商代天文观、天象观测和历法编算等问题,分门别类加以阐释。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章商代的天文观

第一节天与帝

第二节殷人的宇宙观

第三节日月的祭祀

第二章星象观测

第一节崇祭北斗

第二节二十八宿

一东官苍龙星宿

(一)东宫苍龙

(二)角宿和天田

(三)亢宿和南门

(四)房宿

(五)心宿

(六)尾宿和箕宿

二北宫玄武星宿

(一)南斗

(二)牛宿和女宿

(三)虚宿

三西宫白虎星宿

西宫白虎

(二)奎宿

(三)胃宿

(四)昴宿

(五)毕宿

(六)觜宿和参宿

四南官朱雀星宿

(一)井宿

(二)柳宿、星宿、张宿和翼宿

(三)轸宿

第三节新星及超新星

第四节行星

第五节彗星

第三章交食

第一节月食

一乙酉月食

二甲午月食

三壬申月食

四庚申月食

五癸未月食

六月食年代的考定

第二节日食

第四章立表测影与漏刻计时

第五章商代历法

第一节时辰

一相对时限称谓

(一)朝与暮

(二)夙与杻

二具体时辰称谓

(一)晨与寤人

(二)昧爽与睹

(三)旦与明

(四)大采与小采

(五)大食与小食

(六)中日与中录

(七)昃

(八)郭兮

(九)退昃

(十)昏

(十一)合

(十二)冗

(十三)夕夕

(十四)隐人

(十五)宵

(十六)鼓

(十七)馀论

1.小亦

2.市日

3.售

4.列

三时辰次序与十二时

四日首

五有关十二辰纪时的讨论

第二节纪时法

一过去纪时法

二现在纪时法

三将来纪时法

第三节句法

第四节月法

一大月与小月

二频大月与频小月

三月名

第五节朔策与岁实

一朔策

二岁实

第六节闰法

一年终闰与年中闰

二一年再闰

三闰旬与闰日

四无节置闰与无中置闰

第七节月首

第八节岁首

第九节季节

第十节商代的年岁称谓

一年、岁与载

二祀

第十一节节气与至日

第十二节四方风问题

第六章商代历法的重建工作

第七章商代天文历法的相关问题

第八章总结

引用书目简称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aQz4IXTsnF2MNggD6icibEJVE2Xmyu0Jsp5KQNGoicNgtu6zODWa7drtUWGses5cqrW5b8jvv9vr6ibQ/640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TITLE="金城文学:先有宇宙观,后有三观 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

古文字與古史新論

出版社: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 96/07/01

定价: NT$ 2500

ISBN:9789866764042

内容简介

本書收錄作者多年來舊文與新作共31篇,在此次的整理中以今時目光重審,並予訂正;所根據的資料包括新石器時代陶文,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和戰國文字,研究領域及中國文明與文字的起源,商周政治史,軍事史,先秦思想史和科技史等,內容龐雜,對於研究古文字者或研究商周先秦者實有所助益。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aQz4IXTsnF2MNggD6icibEJVPkMASAf0grCIECALMtQjbKVszX6txk3zmHZc0PnF4SSMibR5cQXEhicA/640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TITLE="金城文学:先有宇宙观,后有三观 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

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6

定价: 13.6

ISBN:9787540830397

内容简介

考古学与天文学的确称得上是天壤之别了,我们难道能在黄土之下找到数千年前的星斗吗?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又是什么促使古人将自己的骨骸与星宿埋葬在一起呢?为寻找这些答案,我们就不能不回到我们祖先的世界中去,那里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及灵魂升天的思想是如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而这种思想作为星占学的基础,又如何推动了天文学由神学向科学的进步。一旦这些事实变得清晰可察,我们便会承认,中国天文学的历史比我们习惯上接受的狭义的文明史要悠久得多!

图书目录

前言

天文与星占

宇宙起源的神话

巫觋通天

天文占验

观象授时

早期历法遗迹

候气法钩沉

寒来暑往日影消长

仰则观象于天

商代日月食观测

日珥、日冕和太阳黑子

弥足珍贵的彗星图

星象考源

星与象





http://mp.weixin.qq.com/mp/qrcode?scene=10000004&size=102&__biz=MzA4OTE2MTQyMw==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TITLE="金城文学:先有宇宙观,后有三观 冯时先生“天文考古”著作收藏" />

微信扫一扫
获得更多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