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回馈免费公开课 | 历史文献课&琢玉工艺课

标签:
公开课金城课程 |
分类: 课程设置 |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1128/20141128144919_49013.jpg
金城文物学院迎新年免费公开课
报名方式:1 您可直接于订阅号下方“在线报名”直接填写资料。
2 您可将姓名/电话/行业范围 留言于官方微信,我们 会尽快联系您。or致电:18817716171周老师
3 您可填加微信号: xunfei9988
参与者资格:欢迎老学员携带未曾听过金城课程的新同学前来 欢迎从未听过金城课程的社会各界人士报名
报名人数: 除本课程学生外,报名20人为上限,请各位从速。
1
《古代琢玉工艺专题研究》课程介绍:
日期:2014年12月6日—7日
时间:6日:
7日:
课题:《古代琢玉工艺专题研究》
陳啟賢簡介
1951年9月生於台灣省高雄縣。畢業於台灣海洋大學海洋學系海洋地質專業。1995年就學於香港中文大學楊建芳教授。1998年任「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會長。2000年任「眾志美術出版社」社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上海教學部上海金城文物藝術專修學院玉器專業客座教授、內蒙古赤峰學院兼職教授。
以考古學為基礎、依循歷史軌跡、從事中國古玉器文化的研究、立論與傳播。2000年開始進行玉器雕琢工藝的顯微痕跡研究。2005年利用便攜式近紅外光譜無損測定儀器,對出土古玉器進行玉器礦物成份分析、研究與資料庫的建立。
《中國玉器文化研究》二十四講
课程纲要
第一講:玉器文化概論
第一章:從文獻看玉文化內涵
第二章:氣候變遷與文化興衰
第三章:玉文化的起源與演進
第一節:從人文角度看玉文化的緣起
第二節:從考古材料看玉文化的演進
第三節:文化的碰撞與交相融合蛻變
第四章:玉文化的分佈與發展
第一節:玉文化的分佈
第二節:玉文化的發展
第五章:玉文化的嬗變與創新
第六章:環太平洋地區玉文化
第二講:玉雕礦物概論
第一章:何謂玉? 何謂古玉?
第二章:軟玉的地質產狀
第三章:玉石的分類
第一節:依產況分類
第二節:依產地分類
第三節:依顏色分類
第四章:玉石的物理特性
第五章:玉器的次生變化
第六章:玉料的研究方法
第三講:玉器工藝概論
第一章:古代琢玉文獻研討
第二章:玉雕工藝用語解說
第一節:玉雕加工程序定義
第二節:玉雕微痕特徵定義
第三章:現代玉器加工程序
第四章:古代玉器加工程序
第五章:玉雕工藝仿古實驗
第六章:玉雕工藝特徵研究
第一節:切割工藝
第二節:鑽孔工藝
第三節:陰線工藝
第四節:器表工藝
第四講:東北玉文化板塊
第一章:蒙東遼西區
第一節:小河西文化
第二節:興隆漥文化
第三節:哈克文化
第四節:趙寶溝文化
第五節:紅山文化
第六節:小河沿文化
第七節:夏家店下層文化
第八節:夏家電上層文化
第二章:遼東半島區~小珠山文化
第三章:松嫩平原區~昂昂溪遺址
第四章:三江平原區~新開流遺址
第五講:海岱玉文化板塊
第一章:大汶口文化
第二章:龍山文化
第三章:岳石文化
第六講:中原玉文化板塊
第一章:黃河上游地區
第一節:仰韶文化
第二節:馬家窯文化
第三節:齊家文化
第二章:黃河中游地區
第一節:裴李崗文化
第二節:仰韶文化
第三節:廟底溝二期文化
第一段:清涼寺墓地
第二段:下靳村墓地
第七講:江淮玉文化板塊
第一章:薛家崗文化
第二章:凌家灘文化
第八講:長江中游玉文化板塊
第一章:大溪文化
第二章:石家河文化
第三章:三星堆文化
第九講:長江下游玉文化板塊
第一章:跨湖橋文化
第二章:河姆渡文化
第三章:馬家濱文化
第四章:崧澤文化
第五章:良渚文化
第十講:南島玉文化板塊
第一章:台灣地區
第一節:繩紋紅陶文化
第二節:卑南文化
第三節:大馬璘文化
第四節:花崗山文化
第二章:越南地區
第三章:菲律賓地區
第十一講:其他玉文化板塊
第一章:新疆地區
第二章:西藏地區
第三章:滇濮地區
第四章:閩粵地區
第十二講:夏代玉器
第一章:二里頭文化
第二章:石卯遺址
第三章:新華遺址
第十三講:商代玉器
第一章:商代玉器
第二章:商代方國玉器
第十四講:西周玉器
第一章:西周早期
第二章:西周中期
第三章:西周晚期
第十五講:春秋玉器
第一章:中原玉器
第二章:吳越玉器
第三章:楚式玉器
第四章:秦式玉器
第五章:東夷玉器
第十六講:戰國玉器
第一章:早期玉器
第二章:中期玉器
第三章:晚期玉器
第四章:楚式玉器
第五章:白狄玉器
第六章:燕式玉器
第十七講:西漢玉器
第一章:早期玉器
第二章:中期玉器
第三章:晚期玉器
第四章:楚式玉器
第五章:濮式玉器
第六章:越式玉器
第十八講:東漢玉器
第十九講:三國兩晉南北朝玉器
第二十講:隋唐五代玉器
第一章:隋唐玉器
第二章:五代玉器
第二十一講:遼宋玉器
第一章:遼代玉器
第二章:宋代玉器
第二十二講:金元玉器
第一章:金代玉器
第二章:元代玉器
第二十三講:明清玉器
第一章:明代玉器
第二章:清代玉器
第二十四講:玉器賞鑑
第一章:玉材觀察;
第一節:史前玉材
第一段:台灣古玉
第二段:東北古玉
第三段:東南古玉
第四段:西北古玉
第二節:各朝玉材
第二章:遠看形制;
第三章:近看紋飾;
第四章:細看雕工;
第五章:皮殼沁色;
第六章:區間斷代。
學術論文:
《線性工具開料的初步實驗~~玉器雕琢工藝顯微探索之一》;
《管形工具鑽孔之初步實驗~~玉器雕琢工藝顯微探索之二》;
《片狀工具切割的初步實驗~~玉器雕琢工藝顯微探索之三》;
《安徽含山凌家灘玉器微痕跡的顯微觀察與研究》;
《安徽含山凌家灘文化遺址出土玉鷹製作研究》;
《安徽省懷遠縣良渚文化獸面紋玉鐲(?)淺論》;
《上海福泉山出土玉琮雕琢工藝顯微探索》;
《良渚文化塘山遺址出土玉器雕琢工藝顯微觀察報告》;
《青海民和喇家遺址出土玉器研究報告》;
《河南靈寶西坡出土玉器淺論》;
《河南花地嘴遺址玉器研究》;
《四川廣漢市三星堆遺址出土玉器~~工藝技術與顯微痕跡探索。》;
《四川廣漢市三星堆遺址出土玉器~~礦物物相檢測報告。》;
《台灣花蓮平林遺址玉器加工工藝淺論》;
《河南安陽市花園莊54號墓出土玉器略論》;
《河南鹿邑長子口玉器研究》;
《山東濟陽劉台子西周墓地出土玉器綜論》;
《山東濟陽劉台子西周墓地出土玉器工藝技術與工藝微痕研究》;
《山東濟陽劉台子西周墓地出土玉器近紅外光譜圖與礦物學研究》;
《山東前掌大遺址出土玉器綜論》;
《陜西張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玉器工藝特徵與微痕探索》;
《河南三門峽市虢國女貴族墓出土玉器工藝微痕研究》;
《河南平頂山市應國墓地玉器研究》;
《秦式玉器工藝技術研究》;
《安徽省出土玉器雕琢工藝顯微探索》;
《琢碾微痕探索在古玉研究中的功用》;
《古玉器礦物學研究與近紅外光譜運用淺論》;
《湖北鍾祥市梁莊王墓玉器研究》;
《略論紅山文化玉器製作工藝》;
《內蒙古紅山系玉器近紅外光譜分析》;
《江蘇徐州漢墓玉雕工藝顯微研究》;
《良渚玉雕工藝痕跡顯微研究》;
《良渚博物院院藏玉器近紅外吸收光譜淺析》;
《江蘇張家港市東山村遺址出土玉器工藝微痕研究》;
《論陝西神木新華遺址出土玉器工藝顯微特徵》;
《陝西省神木縣博物館藏石峁玉器淺介》等近四十篇。
主編圖錄:
《北周隋唐京畿玉器》;
《三門峽虢國女貴族墓出土玉器精粹》;
《安徽省出土玉器精粹》;
《陜西省出土東周玉器》;
《陜西省出土漢代玉器》;
《三星堆研究第三輯~玉器專輯》;
《山東濟陽劉臺子玉器研究》;
《瑤琨美玉—良渚博物院藏良渚文化玉器精粹》;
主編論叢:
《玉文化論叢1》;
《玉文化論叢2》;
《玉文化論叢3》;
《玉文化論叢4》;
2
日期:2014年12月27日—28日
时间:27日:
28日:
课题:《历史文献学之礼记》
授课老师:冯时老师
导师介绍
冯时:
1958年10月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考古学报》副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和天文考古学,旁涉商周考古学、商周史、先秦思想史、科技史及历史文献学。出版学术著作九部,发表论文百五十余篇,主编《金文文献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