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品鉴赏:華喦寫生冊

(2014-11-07 07:35:02)
标签:

写生册

幼蛙

青蛙

蜂房

杂谈

分类: 知识百科

/Public/Js/editor/php/../attached/image/20141017/20141017090415_31860.jpg

華喦寫生冊是蘭千山館寄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精彩傑作,共分貳冊裝裱,每冊各十二幅。華喦原名華德嵩,後改名喦,字秋岳。康熙廿一年(1682)生在福建上杭的布衣之家。因上杭古為新羅地,華喦日後雖長期寓居異地,仍自號為新羅山人,以示不忘桑梓。

華喦年少時曾因貧失學,廿二歲後離家赴杭尋求發展。在當地文人名士影響下,潛心研究詩文書畫,致能成為兼具文學素養的全方位藝術家。數十年間,經常往還於杭州與揚州,仰賴硯田筆耕維生,至乾隆廿一年(1756)卒於杭州前,始終創作不輟。文學著作有《離垢集》五卷傳世。華喦的畫藝,初期受惲壽平(1633-1690)、朱耷(約1626-1705)、石濤(1642-1707)、陳洪綬(1598-1652)諸家影響,爾後自出新意,成功締造了個人特質。華喦的師友徐逢吉(1655-1740)曾譽其「文質相兼而又能超出畦畛之外。」亦有論者將華喦納入「揚州畫派」之列,推崇其力謀創變的藝術風格。

寫生冊未署年款,綜合畫法、書風及用印等元素判斷,應屬華喦六十歲之後的晚期製作。各幅所繪,題材廣泛,囊括人物、鳥禽、草蟲、畜獸與水族等。相互間雖然並無關聯,但形象各箇幽默生動,表情俱足,誠可謂一圖一境,完全流露自家性情,大異於純粹追摹物象的擬真之作。本次將此貳冊以專室展陳,期能帶給觀賞者豐富多彩的審美體驗。

象駝

本幅畫一名紅衣牧者馭騎於象背上,緩步前行,身側放置的長耙,應是預備替象搔背之用。手中握著的細繩,另牽縛了一頭駱駝。象與駝在行進間,猶相互顧盼,神態顯得輕鬆而歡愉。

華喦卅四歲前後曾北遊塞外,歸後在其作品中,多次出現描繪駱駝、象、虎、馬等形象的作品。例如〈天山積雪圖〉軸和〈關山勒馬圖〉軸,就都源自塞外所見。兩畫也是以紅衣旅者為中心,一駕駱駝,另一騎馬,在冰山雪地裏跋涉前行,成功營造出北地荒寒落寞的情境。〈象駝〉則純任背景留白,重點強調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交會,相較於前舉二作,本幅益覺趣味橫生。

鬼趣

本幅純用水墨畫大、小鬼魅共計九名,背景則趁溼渲刷淡墨,營造出陰森蕭瑟的氛圍。

比華喦晚出的畫家羅聘(1733-1799),曾透過八幀〈鬼趣圖〉,暗寓諷世警俗的畫外意,引動了京師藝壇的重視。華喦畫鬼,是否與羅聘有類似動機,目前並未得見明確的證據。除了此作,華喦也經常將鍾馗與鬼同時入畫,比如院藏〈午日鍾馗〉軸,內容即是刻劃鍾馗醉後遭眾小鬼嬉鬧的情節。袁枚(1716-1797)題羅聘〈鬼趣圖〉,嘗有「畫鬼必須醜,不醜人不驚。」之語,倘援此與華喦的作品相比,華喦畫鬼醜雖醜矣,但似乎更蘊含了豐富的諧趣。

/Public/Js/editor/php/../attached/image/20141017/20141017090415_15352.jpg

蜂虎

本幅畫草原上一頭老虎,正舉起前爪拼命搔癢,顯然剛剛被停歇在枝頭的細腰蜂所叮咬,做出既痛苦又無奈的表情。

一般習見的畫中之虎,多半被塑造成雄壯威猛的山君形象,蜂與封同音,將蜂和山君同時入畫,原本可以象徵加官晉爵,一展雄心壯志;本幅竟一反常態,描繪老虎離開深山,在平地裡受到欺凌的模樣,除了展現幽默風趣的藝術性格,可能也批露了作者壯志難伸的內心投射吧?

蜂房

本幅畫秋日裡桂花飄香,枝梢上蜂巢高懸。約莫二十餘隻細腰蜜蜂,正由蜂房中陸續湧出,預備享受一場甜蜜的饗宴。畫法揉合勾勒塡色與沒骨暈染兩種技法,透過小寫意之筆,不僅精準掌握住草蟲天地裡的生動情態,更是將原本尋常的素材,推向清新超俗之境。

/Public/Js/editor/php/../attached/image/20141017/20141017090416_43641.jpg

蛙戰

本幅畫水塘一角,兩隻較大的青蛙正張口瞠目,做勢要待對決。黃色青蛙的腹部底下,還伏臥著一隻幼蛙,彷彿受到母親的庇護。另一隻同色的幼蛙,正急速游向母蛙,似乎想加入這場爭戰。而綠色青蛙的身旁,也有一隻小蛙在鼓譟助威。雖然僅是靜態的畫面,整件作品卻瀰漫著無比喧鬧、緊張的氣氛。而青蛙的膚色,賦彩簡淡而不失妍雅,線條於流暢當中,精準地掌握住形體的細節。類此取之於自然生態的清新小品,永遠可以超越時空侷限,引人愛賞。

/Public/Js/editor/php/../attached/image/20141017/20141017090416_31843.jpg

本幅中畫一龜腹殼向上,手舞足蹈,模樣至極可愛。乍看彷彿不慎被翻轉,以致四足朝天。但仔細欣賞,發現此龜的神情十分悠閒,儼然正優遊於綠波之中。畫者不畫水紋而純任背景留白,反倒留給觀者無窮的想像空間。左下角的「呵呵一笑」閒章,也格外能呼應畫幅的幽默喜感。本幅中畫一龜腹殼向上,手舞足蹈,模樣至極可愛。乍看彷彿不慎被翻轉,以致四足朝天。但仔細欣賞,發現此龜的神情十分悠閒,儼然正優遊於綠波之中。畫者不畫水紋而純任背景留白,反倒留給觀者無窮的想像空間。左下角的「呵呵一笑」閒章,也格外能呼應畫幅的幽默喜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