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欣赏

(2014-07-08 11:03:31)
标签:

写生珍禽图卷

宋徽宗书画

古字画欣赏

美图

分类: 知识百科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0708/20140708104044_37551.jpg

学界对宋徽宗绘画的研究由来已久,无一例外地都会提及《写生珍禽图》。民国大藏家张珩曾过眼这件作品,在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书画著录《《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绘画(四)》中,他在对宋徽宗另一件水墨花鸟画作品《四禽图》作鉴定时是以《写生珍禽图卷》为参照标准。书中的《宋徽宗四禽图卷》评注:“此卷乃徽宗亲笔,画法与《写生珍禽图》同”。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0708/20140708104437_46700.jpg

蕣花笑日

著名画家于非闇宗法宋徽宗,曾精心临摹过此件作品,他在卷后的题识中写道:“右宋宣和写生珍禽卷,白纸十二接,每接缝上押双龙方玺,前有政宣二玺,末纸特短,有大印已被割去,无款,无明以上印记,前后有梁蕉林,安麓邨收藏,乾隆九玺灿然,每图各有御题,《墨缘汇观》、《石渠宝笈》著录,画法生动,鸟之喙爪,竹之枝叶,非宋以后人所能仿佛,当为徽宋得意之品,不须疑也。壬午(1942)五月以佳楮对临此卷,自谓不特形似也,得者其宝之。”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0708/20140708104642_93623.jpg

原上和鸣

朱省斋在1958年于香港编撰出版的《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中,著录了《写生珍禽图卷》:“(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此卷笔墨与格局,与友人旧藏之《四禽图卷》,殆相仿佛,不仅确系真迹,且出自道君亲笔。断无疑也。”在其后所编撰的《中国书画》(第一集,香港中国书画出版社)一书中,再次著录,刊登了《写生珍禽图卷》的全图。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0708/20140708104746_87746.jpg

碧玉双栖

谢稚柳通过对《写生珍禽图卷》技法与风格的研究,比照古代著录,确定为宋徽宗晚年亲笔。他所编《宋徽宗赵佶全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图绘宝鉴》记:赵佶‘尤擅墨花石,作墨竹紧细不分浓淡,一色焦墨,丛密处微露白道,自成一家,不蹈袭古人轨辙。’现在传世赵佶的墨笔花鸟,除《枇杷山鸟》而外,尚有《四禽图卷》、《写生珍禽图卷》。《四禽图》为四段,《写生珍禽图》有十二段。其中有竹的《四禽图》有一段,《写生珍禽图》有四段,都是撇出的形体,全用焦墨,不分浓淡,竹叶的交加处,都空一白道,使两叶错杂不相混。正是如《图绘宝鉴》所说的‘密处微露白道’。《南宋馆阁录续录》记:写生墨画十七幅,宣和乙巳仲春赐周淮,十六字。可能《四禽图卷》,抑《写生珍禽图卷》,正是赐周淮十七幅中所散失。两者笔墨一致,情调一致,显然是同一时期所作。宣和乙巳(1125年)为宣和七年,时赵佶四十四岁,明年丙午,即为钦宗靖康元年。是《四禽图卷》、《写生珍禽图卷》或并为赵佶被掳前二年之笔,亦显示其风调与其中期之作有所不同。又同书第5页:《四禽图》、《写生珍禽图》即从它的风貌而言,已是他后期之作了。”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0708/20140708105043_77417.jpg

淇园风暖

徐邦达也是通过绘画风格的研究从而确定《写生珍禽图卷》的作者为宋徽宗。他撰写的《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故宫博物院院刊》,文物出版社出版,1979年第一期)一文对此作了专门的考证:“一些粗简画如墨笔写生的《珍禽图》(即《花鸟写生卷》)、《四禽图》,以及淡设色的《柳鸦图》、《竹禽图》等等,应该是亲笔作品。”又“《写生珍禽图》卷及《四禽图》卷,其用笔比《竹禽图》等苍逸流动些,但还有相通的地方.很有可能是他较晚期的亲笔作品。又二卷中所画墨竹正如《图绘宝鉴》卷三《赵佶传》中所说的:‘紧细不分,浓淡一色,焦墨丛密处微露白道,自成一家,不蹈袭古人轨辙。”因“十二禽”没有“绍兴”押缝印,至少是一套中的东西,如对卷等等。

傅熹年对宋徽宗传世作品做过精心的研究,在《宋赵佶<瑞鹤图>和它所表现的北宋汴梁宫城正门宣德门》一文中,他从风格的角度进行判定,认为《写生珍禽图》应为赵佶亲笔:“现存赵佶作品其亲笔署者可分工拙两类。工者如《江雪归棹图》、《祥龙石图》、《五色鹦鹉图》、《御鹰图》等,技法娴熟,但画风颇不统一,似非出自一人之手。拙者如《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写生珍禽图》、《四禽图》等,构图松散,技法亦不够熟练。详审这两类不同的画幅,很明显,其稚拙者中可能有亲笔,而工致者是画院画家的代笔……其实就现存两类作品比较,这问题是不难澄清的。”

以上各家对《写生珍禽图》的品述与论证是建立在与其他赵佶传世作品比较分析,并结合文献相互应对,精心考证之后得出的。尤其是谢稚柳、徐邦达、傅熹年对这件作品的研究及与宋徽宗其他传世花鸟画的关系探讨,皆是建立在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知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之上,从而确立了《写生珍禽图》在宋徽宗绘画艺术及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