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轮美奂清宫灯

标签:
灯宫灯古代宫灯文化 |
分类: 知识百科 |
中国传统宫灯有着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精湛繁复的制作工艺,千百年来上至帝皇宫殿的摆设,下至民间社火习俗,都离不开灯饰。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兴都洛阳、统一天下后,为庆贺功业,在皇宫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宫灯”之名,由此而生。隋大业元年正月十五,隋场帝在洛阳陈设百戏,遍布宫灯.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后,适逢元宵节。家家宝灯高挂,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成为重要的民间习俗之一。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0703/20140703102054_15167.jpg
宫灯在南朝已有记载,它既是照明工具,又是建筑装饰艺术品,指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各种图案的彩绘灯,是深具实用和装饰双重功能的艺术品。虽然历朝历代王宫中都有宫灯,如汉代最著名的长信宫灯,但现在藏市中的“宫灯”概念,一般是指达到辉煌时期的明清宫灯。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0703/20140703102133_95658.jpg
之所以说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灯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最突出的表现是材料和种类极为丰富多彩。明清宫灯材质除金属、陶瓷、玉石、象牙、木质外,还出现了玻璃和珐琅等新材料。宫灯大部分以红木、紫檀、花梨、楠木等贵重木材作为立柱,也有骨刻、铜铸、烧蓝、雕漆等作为立柱的。纱灯用竹子劈削成篾条,糊扎成椭圆形,然后裱上纱绢而成。在形状上除圆形的外,还有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的。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大下小。宫灯的骨架,由近百块大小不同并刻有花纹的木片粘合而成。灯顶雕龙凤等图案,灯的各面绘有精致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文玩以及戏剧故事等图画,每角上都悬挂各种色彩的缕穗,灯底坠红黄流苏。一盏小小的宫灯,却集合了明清时代多种顶级的工艺特色以及数种珍贵稀缺的材料,如翡翠、白玉、珊瑚、象牙等,是中国明清传统工艺的集中体现。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0703/20140703102203_82390.jpg
传统宫灯多燃蜡照明,为防风,用水胶刷过的纱布当罩,上面绘制各式各样的图案,各含不同寓意和功用。宫灯呈现的大都是吉祥如意及四季花鸟类的题材纹饰。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0703/20140703102237_98067.jpg
从用途来看,宫灯可分室内灯室外灯两大类。室内灯有客厅礼堂用的吊灯、桌上使用的桌灯、座椅两旁的戳灯、墙壁悬挂的壁灯、宫殿内悬挂的彩灯、供结婚使用的喜字灯和供祝寿使用的寿字灯等。室外灯有庭院使用的牛角明灯、用于道路照明的“戳灯”和“插灯”,专门用于祭祀的庙灯,还有手可持移动的“提灯”等。宫灯豪华典雅,在古灯史工艺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此外,清代宫灯由于珍贵也成为皇帝奖赏王公大臣的赐物。《清朝野史大观》有载:“定制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灯盏数对。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40703/20140703102317_6866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