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期玉器文化特征和工艺研究

(2014-03-28 09:25:17)
标签:

瓷器鉴定培训

青铜器鉴定培训

文物鉴定培训

文物教育第一品牌

玉器鉴定培训瓷器鉴定

分类: 金城通讯员博文

早期玉器文化特征和工艺研究

32223日,上海金城文物学院请到了著名的玉器鉴定专家陈启贤教授为我们讲授早期玉器的工艺研究。陈先生不仅从工艺制作的角度精密的分析了夏商周玉器的一些典型的特点,同时也为我们分析了一些专门的玉器的种类出现的一些制作工艺上的特征。陈先生讲授了夏代的牙璋的一些特点,演变的特征,现存实物的工艺研究,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令人深思的启发性问题,引起了学员极大的兴趣。陈先生的讲授内容基本上覆盖了上古玉器的大部分类别。除了讲授一些个人的研究之外,也给学员带来了很多半公开的图片,让学员大饱了眼福。

除了讲授早期玉器的工艺研究之外,陈先生也给我们讲解了很多鉴定古玉的基本的常识和一些贴心技巧。他分门别类的从不同器物在不同时期的器型纹样的演变,来进行分析、辨伪、断代。例如玉兽面大多数是出现在商代的。有大耳朵的玉兽面基本上可以定位为红山文化遗存的标准。春秋之前的玉兽面上面的鼻子是往上卷的,春秋之后的玉兽面的鼻子是往下卷的。西周中期之后,鹿腿出现趾骨,鹿角变的更加复杂了。商代和西周早期的动物都找不到趾骨。鹿的形态也从静态的逐渐转为动态的。蝉,这种动物在商代十分的流行,玉器中出现的蝉纹多是在商代。云纹、蝉纹都是商代流行的纹饰。而纹饰中的书卷型和盾形牌在西周都是没有的,只有到了西周晚期的时候才出现。还有很多辨识鉴定方面的小技巧,比如发型,比如着装等等。这些都是文物鉴定方面必不可少的,同时很多都是研究的最新的成果,知识点十分的繁多和细碎,但是无疑是十分有用的,这对于我们提高对高仿和假货充斥的艺术品市场的甄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