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当一件瓷器价值几个亿时,我们的财富再分配

标签:
转载 |
价值30亿的宝石蓝龙纹梅瓶
元代宝石蓝龙纹梅瓶的来源,从76年的18元到80年代的3000元到今天的30亿,世界上没有任何金融专家能够计算它的价值,只有市场上的黑手,可以操纵它,也许明天一件瓷器就会出现百亿的神话。
困扰我们的问题是:你有的,我也有,你的可以值几亿元,我的只值几千元,你有你的圈子,我没有,我们藏品之间的价值可以相差上十万倍,但是我的人格比你强百倍。因为我把它留在中国了,你没有。我们的差别是:我是一个收藏家,你只是个投机商而已。最终的结果我们双赢,我不但收获了精神的愉悦,也做到了精神上的亿万富豪。这也是全民收藏瓷器的乐趣,只要我们的心态放正了,国家的文博体制发展了,中华艺术品的价值体系重新建立了,我们同样可以做到财富的主人。
其实,瓷器自它诞生起,就有它的价值,它服务的社会地位的不同,它的制造价值也就不同,就像官窑和民窑,使用器和观赏器。官窑器的制作,除了使用器外,还有许多观赏器,就是为了满足皇家的喜好和愉悦,可以不惜工本的投入,它的人力、物力、它的研究和创新,已使它本身价值,价值不菲了,如果投入160两黄金成功做出10件观赏器(按16两= 0.5公斤计算),就合计当今的币值190万,每件成本就是19万元。这是实值。现代做一个出来也差不多。
一件瓷器几千万,几亿,那是泡沫,上千倍的泡沫太多了。泡沫多了,就要破灭。没有泡沫,经济就没有活力了。就像啤酒没有泡沫,啤酒还好喝吗?但是泡沫太多了,喝下的都是气了。实和虚要有合适的比例才完美。同样适用于瓷器收藏。
一千年来的瓷器制作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宝贝和精美的艺术品,无法统计,它的价值又如何统计哪。
我们设想一个博物馆拥有10万件官窑瓷器,它的瓷器成本价值就有190亿元人民币,如果我们国家普查后,有1000万件官窑瓷器(设想数,也许更多),合计1.9万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人民币总量100万亿中1/50。比较合理。如果有10倍的泡沫已经让人开始犯罪了,有了100倍的泡沫,就没有什么敢可以不做的了。
欧美早期建立的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基金体系和财团的收藏体系,使艺术品转换成为资本,变得容易和畅通,它们系统化金融方案,艺术品资本流通变得良性循环,也使得中华艺术品变得更加保值和珍贵。我们同样受益,只不过游戏规则他们制定,我们跟着出牌而己。
当我们手中的艺术品成为国际艺术品价值体系的要素时,我们的话语权的分量也在提高,虽然国内掌握艺术品定价话语权的利益团体,不愿意看到民间巨量的财富存在时,但已经无法压制勃勃待发的民间财富的兴起,和参与国家文物宝藏的热情。文物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不是哪一个团体能够垄断和控制的,它是全民族的,它是全世界的。
它给我们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享受和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是我们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动力和支柱。
转几件价值最高的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