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2021-01-22 09:48:26)
分类: 游记

诗醉田园一代风
  ——远足苏州上方山

 

  苏州上方山森林公园紧挨着石湖景区的西边,属于石湖景区的一部分,是一个即神秘又有很多传说故事的地方,国家4A级景区。我与妻游览之后,认为它有三个值得游人光顾之处:古迹、野趣、登高。古迹适合探古访今寻根究底,野趣使人开心忘忧乐不思蜀,登高眺望是乐山乐水心旷神怡之举,总之,不论老中青,你总能在上方山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古迹有治平寺、石湖草堂、楞伽塔、石佛寺和乾隆御道等。
  治平寺与宝积寺、楞伽寺合称楞伽寺下、中、上三院,下院建于南北朝,上、中院均建于隋朝。但上院楞伽寺和中院宝积寺已毁,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在楞伽寺原址上新建了上方寺,宝积寺原址上改建了宝积泉,终究不是原装货而使学究们兴趣缺缺。中院治平寺在动荡中存留下来,虽然有些破败,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得以保存和维修。
  苏州民间将重阳节游治平寺列为“三大奇事”之一。哪三大奇事?1.六月荷花二十四。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生日,这一天称作观莲节;2.中秋无月虎丘山。中秋节在虎丘山要举行昆曲大会,是以演剧与唱曲竞赛为娱乐的民间节日;3.重阳有雨治平寺。这一天在寺中牵羊赌彩为摊钱之戏,饮黄花酒,吃骆驼蹄(用面粉裹肉做的食物)。我不明白的是:“中秋无月”是说中秋节那天没有月亮就在虎丘山举行昆曲大会,有月亮就不演出了吗?“重阳有雨”是说重阳节那天有雨的话就在治平寺举行活动,无雨就不举行了?呵呵,如果都弄明白了,就称不上奇事了。
  治平寺隔壁是梅圃,我们满怀希望来此赏梅,梅枝上却只见花蕾,不见花朵,看来赏梅至少还需二十天。不过梅圃的门联写得很好:

 

  香浓玉雪三生梦
  诗醉田园一代风

 

  楞伽塔座落在上方山第一峰楞伽峰,峰高92米,塔高23米,始建于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最后一次重修是明崇祯十三年。塔身为砖结构,七级八面。楞伽塔是石湖景区标志性建筑,山下老远就可看到,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塔与虎丘塔为姐妹塔,被誉为苏州第二塔。我们想节约一点体力,就在大门处乘坐游览车上山,单程票价每人20元,有点贵。
  塔的底层出入门仅南门开放,但门口设有供台,人不得入。供奉的是“护国太夫人”。查,护国太夫人指的是苏六娘,明朝人。她16岁那年,拜别家人说:“夜神人召见,明晨寅刻将辞世矣。”至期而逝,祥云缭绕,天乐遥闻。乡人为之塑像,尊称为“苏夫人姑”。后有乱兵侵村,村民抬塑像出战,乱兵见而溃败,故朝庭封为“护国卫生夫人”。
  乾隆御道自梅圃大门外起始,蜿蜒至郊台峰,坡度平缓,适于心脏不良者行走,全长约1000米,宽约1.2米,路面用石块拼嵌,比较硌脚(不过乾隆坐轿是体验不到的),每隔10米就嵌有古朴的吉祥图案,如麒麟、蝙蝠、双钱、宝瓶等。道两旁是挺拔茂密的树林,幽静深邃。据说此道为乾隆首次光顾上方山时,当地官府役使万人三天赶筑而成,算是很仓促的了,但到今天还保持完好,令人不得不伸大姆指啊。对比我们现在的道路和桥梁,10年就已老旧,20年就是高危,实在无法相提并论。
  郊台峰是上方山的第二峰,曾经是吴越古战场,春秋时期吴王郊祀祭天的郊台就建在此。现在虽说郊台早已不见踪影,但只要稍稍了解一下那段历史,你就仿佛看到了吴国贵族在此游猎祀祝,仿佛听到了吴越争霸在此吹响的号角。曾经的郊台处建了一座约4米高的金光大佛——弥勒佛,面向石湖坐着,挺着大肚子,双耳垂肩,左手托元宝,右手握金杯,笑呵呵的,不怕风吹雨打,无惧烈日寒冬,精神可嘉啊。乾隆御道直达大佛底座的背面。如果从大佛正面上山,则要登200多级台阶,中间经过一座“苏州中日和平园”的牌坊才能到达。我估计到2096年以后,金光大佛即成古迹(百年以上才算古迹),那时前来拜佛的人恐怕会络绎不绝。
  沿乾隆御道往回走600米左右,路右边有一个小小的平台,路左边有一条很小很崎岖的石板路,沿着这条小路七弯八拐前行1000米,就到了望湖楼。再往前走就下山了,出口处有石佛寺和范成大祠,出口对面就是石湖的行春桥。
  石佛寺又名潮音寺,有800多年的历史,它的独特之处有二:1.在一口山潭之上4米凿崖壁成洞,又利用洞后壁上的岩石镂空雕刻2.4米高的观音立像,再在洞外砌门墙为寺,香客或游人与寺门和观音像隔山潭相望,进寺须从右边的“小天台”拾级而上,经侧边小门入寺;2.农历八月十七日石湖大潮,夜深人静时,在寺中可听到石湖的潮汛之声。第一个独特之处恐怕在全国也不多见。山洞的进深约2米,洞口高约5米,宽约3米,洞口石柱上有乾隆撰写的对联:愿力广施甘露味,闻思远应海潮音。
  上方山的野趣就是弥猴群,我想,无论男女老少,这几乎都可通杀。我过去只在动物园观赏过猴子,在野外与猴子零距离接触,这是第一次。
  我们在楞伽峰下山途中,遇到了一只老年弥猴,蹲在栏柱上瞪着眼睛望着我们,毫不怕生。妻一时兴起,拿出最后一颗糖放在另一个栏柱上,弥猴看了一眼,很敏捷地跳了过来抓起糖,又很敏捷地剥掉糖纸扔掉,把糖粒塞进口中。我们快到山下大路时,那只猴居然从山上尾随过来,一声不吭地在旁边伴行,大概还想吃糖,可我们也没有了,猴子跟着我们直到大路边才止步。接着我们就看到了竖在路旁的警示牌(我们乘车上山没见着这警示牌),其中有一句:“千万不要挑逗猴子,它们随时可能翻脸”,倒使得我们有点后怕。
  后来我们又在郊台峰的乾隆御道尽头处,遭遇到几十只野生弥猴。我推测楞伽峰的老猴与这一群猴子不是一个部落的。当然,那老猴也可能是原猴王,在王位争霸中被新猴王驱赶出去的。
  其实,只要没有幅度较大的肢体动作或者高分贝的语音,游人只是拍照的话,猴们是不会过多关注的,也不会无事生非地进攻游人。它们自得其乐,蹲在地上互相搔痒抓虱,体现出互助友爱的精神,或者在树上蹦跳追逐,显示出良好的体能和高超的攀爬技术。特别是十几只一尺多高的小猴子萌得可爱,它们睁着圆圆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游客,回过头就赖在母猴怀里撒娇或者敏捷地在树枝间打秋千。可惜在场的游人中没有海力布式的人物,大家都听不懂猴们“吱吱”地叫,是在诉说什么。
  记得梅圃内堂的楹联是:

 

  梅韵堪醉山有名篇
  溪声不拦鸟邀友朋

 

  好一个“鸟邀友朋”,太生动传神了!我一时心血来潮,尝试着改为:

 

  梅韵堪醉猴献萌态
  溪声不拦鸟邀友朋

 

  如何?虽非绝对,却也有点趣味。看到我这篇游记的文学人士也来试一试?
  上方山公园眺望石湖风景的地方有三处:楞伽塔、望湖楼和金光大佛。前两处观赏的效果极佳,后一处的效果较逊,主要是视野受限。
  在楞伽塔下平台观赏,可将石湖中、西部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石湖波光粼粼,几架玲珑石桥飘逸如带,小路弯弯、人流熙熙、游船点点,近看苍松翠柏,远观山色青黛,稍加寻觅,还可在林立的高楼中找见“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东方之门。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此景此情,令人惬意十分。
  望湖楼门一把锁,破碎了我们在楼上凭窗望石湖的美梦,遗憾了。在此之前,我甚至回忆起了在岳阳楼上凭窗望洞庭湖的情景,也想在这里来这么一出。不过这里确实也是欣赏东、中部石湖的佳处。我们在楼前小坪眺望,碎金点点的湖面、迤逦的越堤、蓬莱仙岛似的天镜阁、飘逸的行春桥和越城桥,都历历在目。望湖楼还有一绝:楼上楼下的楹联以及匾额的墨宝均出自明朝大家之手。沈周书题匾额“湖山佳处”;二楼楹联乃是董其昌的手笔:

 

  竹送清溪月
  松搖古谷风

 

  那个“竹”字不好认哦。楼下的楹联由唐寅书写:

 

  独上高楼是山色湖光胜处
  谁家画舫正清歌美酒酣时。

 

  上方山公园还有宝积泉、范成大祠、紫藤长廊、珍稀植物园和各种花卉园、、盆景园大草坪、梅香竹影、休闲岛等等景点,在此无法一一尽述,只能待君亲往体验了。

 

01上方山森林公园大门,淡季人很少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02治平寺大雄宝殿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03梅圃大门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04“宝积泉”三个字下面即为池,看了一下,水比较脏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05乾隆御道碑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06警示牌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07金光大佛,左手托元宝,右手握金杯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08小弥猴萌得可爱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09楞伽塔,清秀挺拔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10望湖楼,注意二楼上联的“竹”字不好认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11望湖楼拍摄石湖中的天镜阁,犹如蓬莱仙境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12望湖楼拍摄的行春桥和越城桥,飘逸潇洒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13石佛寺,游人与寺正门隔潭相望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14范成大祠,有乡民在塑像前参拜,口称:“保佑我儿语文成绩好”
诗醉田园一代风——远足苏州上方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