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的仁爱有差别?

(2018-06-26 17:34:40)

孔子的仁爱有差别?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也终于明白了儒家学说是如何一步步被带歪的,被曲解的。

持有孔子的爱是有差别的人不在少数,同时,这些人在宣扬孔子的爱有差别的同时,也宣扬上帝的爱是无差别的,上帝都是对子民一视同仁的。诡异的很呐。

且看看这些人是如何颠倒黑白的,我不知道是不是一些教授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些研究儒家学说的人真的可悲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被解释成先爱自己的老人再爱别人的等。用一些教授的话来说,这叫推爱。推己以爱人。天!真是赤裸裸的强奸,明目张胆的胡说,一本正经的解说。我就纳闷了,蕴含着深刻精致道理的先哲哲理怎么到了一些人的嘴里就变味了,是故意曲解还是学术素养不够深使然。

这句话本意是告诉人们人生来最先接触,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当然要老吾老了。一个人不可能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认识就去盲目的爱一个陌生人吧。抛开父母生养之情,一个人都是从自己最接近的人开始熟悉进而交流或者爱的。这叫由近及远,绝非是爱有差别之说,胡扯什么先爱自己的亲戚才能爱别人。硬生生的把爱自己的亲戚歪曲成爱别人的先决条件。

仁者爱人这话没错,但爱人之爱绝非是像我们现在所言的无条件喜欢。这句话的重点在仁者。仁者是什么样的人,像天一样,仁义礼智信集于一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谓爱人,就是利他。使得他人成为一个完人。大写的人,具有天地之正气的人。一个脱离了动物潜意识的人。或者说脱离动物本能的人。也就是使得一个人能时刻行的正走的端。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仁者成了一把标尺,脱离这个标尺的就要纠正,这才是仁者爱人的要义。说白了还是那句话就是化人成人立人达人。这和西方上帝爱子民的爱不是一个意思。拿西方的标准来解释儒家得学说要么无知,要么恶意。

再看看这句话,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这句话有些人怎么解释的呢,谨而信没有歧义,泛爱众就搞成博爱众人了。而亲仁则被解释成亲近仁者。天!这句话的逻辑关系都没搞清。谨而信是说的自己,也就是克己复礼。泛爱众也就是说的推己及人。亲仁的意思则是和仁相亲,而不是亲近仁者。亲仁就是本于仁,根于仁。说白了,这句话就是忠恕之道的另一个说法,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另一个说法,当然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个版本。无论是克己复礼,还是己欲立而立人或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几个说法虽然侧重点稍有不同,但都是说的忠恕之道。也就是先修身再平天下。忠恕之道的根本就在于仁。对天而言是道,对人而言就是仁。和爱几乎没有关系。即使仁者爱人,这里的爱人不过是恕,不过是立人的立,达人的达的另一个说法而已。由此可见,这里的爱更多是顺从天道从而传播天道的一个责任担当。把天道教之于每个人就是爱。可见,仁者爱人的爱和上帝对子民的爱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仁者爱人也有爱心在里面,但是无差别的,只是方法不同。

因此,我想说,任何一个想要读明白经典的人,最怕的就是断章取义。如果不能把一个经典熟读于心,前后参证,那么,无论是哪所大学的教授都没有资格讲经典。即使你引用参考了众多的书籍。也无济于事。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最显著的一个方面就是一以贯之的思想。把握住这一点,任何经典都不可能被歪曲,除非别有用心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端午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