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堆云洞记

(2015-10-20 22:53:10)
标签:

旅游


   杨栋
  出夏县城西,二十多公里,地形渐渐有了特色,一座庞大的道观雄踞在一土岗之上,愈上愈高,楼阁相连,高低错落,一如建在山城之上的建筑楼群,有了立体,有了层次。同行的星让兄对我说:“当地人叫这里是‘小布达拉宫’。”“你看那雄伟,巍峨的样子,还不像个布达拉宫?那就是个布达拉宫。”
  走进观前抬头仰望,楼阁衬着蓝天,显得幽旷,道观前面只有一门可进,状如旧时城门门洞幽深,如道观之咽喉,雄壮地峙立在深涧之上,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进之势了。门上大匾号曰:“堆云洞”。
  当地人讲:因为这里地势高,土岗之上松林苍翠,植被良好,每每雨后便山吐青云,涧生岚雾,云雾常聚于山岗之上,道观隐于雾霭之中,神秘莫测,仿佛仙境,故而古人将其叫了“堆云洞”。门边有对联曰:“静隐深山消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这是修道研真之人的自我写照了。
  道观原建于明代,结构严谨周密,亭台楼阁皆层叠有致,观内有粮仓,有水井,有厨房,有练武场。遇到战乱,一闭上洞门,洞内人一年半载可衣食无忧。堆云洞就是一座小城堡,一个小世界了。仅洞内建筑就有北极台、笔锋、三皇阁、三圣殿、真武殿、白衣大士祠、道院、廊庑、经房、三王祠等。奇异的是三王祠所祭祀乃是牛王、马王、药王,将牛马当神供奉,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想这座道观中所以建起牛王祠、马王祠,也体现了古人以农为本的观念。牛马为农家至宝,人类益友,真正供奉它们的寺观自古鲜见。观内对联多歌颂牛马之作:
  “桃林沾圣泽,
  麦陇看春耕。”
  此联大意是春天时山上桃林因皇上的泽惠而竟艳,而春醒的田陇早有农人在带露而耕,这意境像是一幅“桃花杏雨春耕图”了。其写马的对联曰:
  “泽及宛中多赤兔;
  恩流厩上盛黄鹂。”
  其意为这里的养马场全是战将吕布骑乘的那种赤兔良马,这里的马厩中皆各种名贵的红栗毛马。这里是骏马的摇篮,骐骥的圣地。还有一副写牛的对联:
  “荫庇乌健勤稼穑;
  灵钟骍角亨山川。”
  上联是写牛王在保佑着黑色健牛为民耕耘,下联写牛王象赤色的健牛有了灵性在山川中享受百姓的尊奉。牛也好,马也好,它们全为人类力尽“卧残阳”,也该享受一下人的祭祀之礼了。道观内的通道很曲折,曲径通幽,攀登时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了,转眼过一道洞门,就又是一个院落,一处庵堂,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这样的建筑,体现了古人的匠心,古人的建筑智慧。古人的生活美学,清代人曾为这里描绘过“堆云洞八景”,题诗歌咏,并绘图“堆云洞图”。八景分别是双涧合流、石穴隐云、路盘层蹬、庭俯乔木、东楼朝雨、西殿晚霞、笔峰留月、高台孤耸,想象于春夏秋冬之季,风雨阴晴之时,在洞中体味自然之变化,风景之变幻,必是“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山川留胜迹,吾辈复登临,站在堆云洞最高处,真仿佛身去高原,走进那“世界屋脊”之上的布达拉宫了,宗教全喜欢把神庙建在高处,它也就是想让世俗的人心生敬畏,仰之弥高的吧。想象人生如没有了敬畏,这世界会变成一塌糊涂的。
  堆云洞其实不是洞,入得洞门,人就一直在向高处攀登,站在山岗顶上,视野就极为辽阔,我看到高岗下的附近千沟万壑,也已全部种植了各种风景树,将来这里树木茂密起来,堆云洞就更是一座人间的神仙洞府,河东的小布达拉宫了。特填一阕减字木兰花以纪此游,以记此情:
  高台孤耸,
  花树葱茏瑶池洞;
  堆云古洞,
  楼台尽在彩霞中;
  
  双涧合流,
  河东风物无限好;
  笔峰留月,
  欲引太白下凡尘。
  告别仙涧,渐行渐远,堆云洞真的云封雾锁,隐没在黄昏的雾霭中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回家的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