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更能熬,谁才有最终大收获

(2021-10-19 22:53:38)
标签:

巴菲特

白马股

财经

长线

价值投资

分类: 巴菲特
或许美国广播公司的效益无法在短暂的几年内就立竿见影,但我们很有耐心,一点也不着急。
毕竟就算是才华与努力兼俱,还是需要时间来发酵的。就算你能让9个女人同时怀孕,也不可能让这些小孩一个月里生出来。
                                                             ————巴菲特

巴菲特的耐心是以年计的,常常是优秀公司躺在手术台上时买入,即使一年、几年股价不涨或产生不了效益也有耐心,毕竟他是准备种树般持股十年以上的。
即使巴菲特和他看好的企业管理人“才华和努力兼具”,公司效益和股价还是需要时间发酵的、孕育的、生长的。
十月怀胎,半年种麦,十年种树,都是有各自时间周期规律的,急不得。

种麦子,种麦子,种麦子,是基础方式,连种麦子的半年耐心都没有,那就更别提巴菲特的十数年一动不动种树持股了。

硬熬确实太难,想象着在种麦子,心态会好很多。李佛摩尔也觉得看准持股后“坐着一动不动”是股市最难的,可见持股是需要极大的克制或淡然忘掉才可以,我们比不上巴菲特那么能熬,至少要熬过李佛摩尔吧。
股市这种种麦子种树模式,没有什么刀光剑影,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熬”的过程中,相比之下谁更能熬,谁才有最终大收获。

熬,熬,熬,股市里就是每天在熬,模式决定了熬是常态,谈熬也是常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