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现在的我拥有一笔小资金依然会采用现在的投资方法
(2021-09-25 12:55:40)
标签:
巴菲特白马股财经长线价值投资 |
分类: 巴菲特 |
巴菲特:现在的我拥有一笔小资金依然会采用现在的投资方法
Q:Mr. Buffett, in the years from 1956 through ’69, you
achieved the best results of your career
quantitatively.
Your approach then was different than now. You looked for lots
of undervalued stocks with less attention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or favorable economics and sold them rather quickly.
As your capital base grew, you switched your approach to
buying undervalued excellent companies with favorable long-term
economics.
My question is, if you were investing a small sum today, which
approach would you use?
问:巴菲特先生从1956年到1969年,你们在投资回报率上取得了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成绩。
你当时的做法与现在不同。你寻找了大量被低估的股票,而不太关注竞争优势或有利的经济形势,然后很快卖掉了它们。
随着你的资本基础的增长,你转向购买那些被低估的优秀公司,这些公司具有良好的长期经济效益。
我的问题是,如果你今天投资一小笔钱,你会用哪种方法?
A: Well, I would use the approach that I think I’m using now
of trying to search out businesses that — where I think they’re
selling at the lowest price relative to the discounted cash they
would produce in the future.
巴菲特:我想我会用我现在所使用的方法,去寻找那些我认为相对于其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的贴现额而言,以最低价格出售的企业。
。。。。。
价值投资金镝:巴菲特早期使用的投资策略是以低廉的价格购买普通的企业,后期的策略是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伟大的企业。两种方法虽有不同,但亦有非常高的相似度,那就是——便宜。
早期策略是:虽然企业的未来不见得有多好,但在“现在的价格”明显低于“现在的价值”时出手是有利可图的,因为“便宜”。
后期策略是:伟大的企业拥有美好的未来,在“现在的价格”等于或略低于“现在的价值”时出手,未来随着企业的发展,以现价买入依然是有利可图的,因为“现在的价格”<<“未来的价值”,所以依然是“便宜”的。
早期策略的弊端有二:
一是“好菜只能吃一口”——寻找到一家价格低廉的普通企业,待其价格回归价值后就必须卖出,然后不得不再次去寻找新的投资标的,这种投资方法效率不高。
二是“时间是普通企业的敌人”——假设价格较价值低估20%(价格8元价值10元),如果价格回归价值的时间是1年,那么年化收益率就是25%,如果2年才回归,年化收益率将降至12.25%,如果3年、4年或N年才回归呢?
后期策略更优:
一是“好菜能够一直吃”。(当然不是完全不闻不问,而是需要持续追踪企业的基本面,但追踪的效率远远高于重新开发一个新的投资标的。)
二是“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这个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