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优质股 |
上午和老范在新办公室公司谈汇朗业务进展,聊到股票,这哥们买股票基本都几个跌停卖出,然后卖出后几个涨停,换个股票又是这样操作一番,连续几个回合几十万没了,在哀叹和郁闷中度过一年,聊了很久好像对亏损的根源从来没有总结过,我也是想不明白人明知不对为什么不愿意改。
按道理老范是很懂业务的,天天对接各种各样的生意模式,从智慧农业到农资到轮胎到家电到数码,都是行业顶尖大咖,加上他们公司老板绝对牛逼人物,家电连锁做到全国前三,鼎盛时期卖给百思买套现走人,然后房产投资大赚几十亿,然后自己重新做了三家公司,一家上市市值百亿,其他两家计划明年陆续上市,最好的那个估值到了七百多亿了,我们合资公司的估值模型还是跟他学的,这个公司的战略从农村电商到互联网金融到产业互联网,我和他们合作四年他们战略调整三次,100亿投资现在估值到700亿,十年七倍
在这样一个无中生有创造新模式的公司工作,应该能看明白各种各样的生意模式,为什么还要买那些概念公司呢?老范讲了他的想法:第一想赚快钱,从支付宝贷款十几万,想大赚一笔, 第二小赚就想跑大跌就想抛 ,第三听消息买股票,和老巴讲的:不懂不买,不熟不买,不借钱不做空,买入熟悉的公司长期持有,正好反着的。
我问他为什么自己美的出来的,为什么不买美的,他的解释今年家电和3c代理商普遍不好过,3c更惨一点。加盟国美的平台公司,资金链断裂好几个,导致公司借款几千万收不回来,这种感觉自己做代理生意体验过很多遍,单店销售额从几千万很快到几个亿,然后又很快下滑,赚点钱都压货上了,刚刚开始也抱怨品牌方,为什么不能持续支持代理商,是不是文化问题,但是品牌有问题吗?完全没有,只不过渠道扁平化加电商直销削弱了代理商价值!品牌话语权更强了。
很多时候错觉影响我们的决策,制定标准的人永远掌握着被制定者命运,我们只是别人设计好的生意中的一环,大部分生意都是阶段性价值和被阶段性利用,但是我们很容易认为这是全部,特别是结果好的时候误认为是个人能力,兴致勃勃的要扩展要复制,结果一败涂地,我亲身体验过不止一次,认为持续勤奋一定可以解决结果,人刻意训练一定可以达成目标,到了精疲力尽或者不可理解的时候,才知道反思自己,但是有些影响是不可逆的。
想明白一件事真的需要大量思考,真正想明白了还真不难,但是过程非常辛苦,投资一年多带来的收获不是几倍收益的问题,是对经营管理和看待人和事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喝酒只喝好酒,看书只看经典,管理只看优点,产品只看差异化和顾客价值,找人不看价格看价值,交流只看开心或营养成分,买股票85%确定性,剩下的买开心验证判定力顺便赚酒钱,没事看孩子玩也不去做无谓社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