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段永平的56条投资心得语录:感悟投资之道(1)

(2019-04-14 13:08:51)
标签:

巴菲特

财经

长线

股票

杂谈

分类: 股票

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他是OPPO和vivo的幕后大佬。本文记录了他的56个投资思想,带你一窥这位神秘的富豪是怎么做投资的。



1.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或者说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要远远重要过能力圈有多大。


这也是人们能看到很多很 “ 聪明 ” 的人投资表现长期不好的原因。当然,这些 “ 聪明 ”人会把别人的成功或自己的不成功归结于运气或 “accidents”,而且他们总是能够很 “ 聪明 ”地找到办法让自己认为确实如此。功夫熊猫 1 里说“there are no accidents”其实是蛮有道理的。


2.别人同不同意你的观点不会让你的观点变得更正确或更不正确。观点的正确取决于事实,最后的事实。


3.投资和别人怎么看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只要你能看的稍微长远一点就行了。


4.接飞刀容易中招的原因是:人们在接飞刀的时候往往想的是这个股票过去到过什么价,而不是想的这个公司值多少钱。


个人认为在买股票的任何时候,总是应该假设自己刚刚从外星来到地球,然后平常心地看这个股票该不该在这个价钱买,包括接飞刀的时候。


5.说了好多遍了哦:right kind of business, right people, right price.


只要有了这三点,长期而言投资结果必然不错。至于怎么看这三点就没人可以简单教了,大概必须自己学的。尤其是前两点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人在说股票的时候,说了好多和这三点无关的东西。


6.在真的理解的生意里一个人会选多少回报的?


很多人错在选了自己不了解的别人说回报高的,结果是 85% 的人亏钱。如果问这 85% 的 “投资者” 选 8% 每年收益还是选择 10% 还是 20% 的,那就有点像某记者问人 “你幸福吗?”


在真的自己理解的生意里,没道理选回报低的,但前提是真正理解!每个人都能理解的生意其实就是把钱存银行了。


投资是只有很少人能理解的,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别碰为好。


7.已经 “理解 ”的生意就没有“估”值的问题了吧?应该是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所以对每个人不一样。比如一个人有 100 万,同时的选择是放银行、买国库券、或投入到自己了解的生意中,你觉得这个人该怎么估值他了解的生意呢,如果他真的了解的话?


8.其实小额投资者有机会应该去找些看得懂的中小型公司,比较有机会回报高些。跟着大盘股很难有大收获的。


9.如果苹果开始为了生意而不是用户体验时,就该考虑离开了。


10.我只是对索罗斯没兴趣而已,谈不上评论。我对我不擅长的东西都没兴趣,就像很多人对我没兴趣一样。要做到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没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们总是以为自己比实际上要聪明一些。


11.如果买股票买的不是公司的话,那买的是什么?只要抽象到只有一个股东的时候就明白了。


12.问:好的价值观是好公司的必要条件对不?段答:可以这么说。但是,偶尔会看到有些价值观有些问题的公司会因为某些对路的产品厉害一段时间,同时也会看到有很好的价值观的公司出现战略错误而招致灭顶之灾。投资难就难在没有任何公式可循,没有充分的条件可以确定可买的公司。


13.其实有很多公司是几乎可以看到 10 年以后的日子会不好过的,这就叫生意模式。


投资中如果能总是避开 10 年后肯定不好的公司,基本上很难表现太差。能够 2-4 年找到一个可以买的公司你就发达了,难道你不满意?


14.毛估估的意思是当你认为至少值 20 块的时候我可以用 12 块买(当然 13、14 其实也可以)。


最重要的是:假设这家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市值这个价钱你买不?关于会被人收购的想法和“buy high,sell higher”的想法无异,早晚要吃苦头的。也许很多人已经吃过苦头了,只是不思悔改而已。


15.不能为“有没有可能”这种事去投资,但投机是可以的。


投机在我看来有点像在赌场玩,不能下重注,所以也不可能赢大钱。投资的概念就是可以下重手,没有很高的把握(比如 90% 左右)就不应该出手。


16.由于生意模式还没看懂,就没办法定价,所以还没打算买。个人认为买股票和这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是没关系的,所谓 IPO 价格的一半就是便宜的说法没什么道理。


17.人们很喜欢用一年的回报率来衡量,但大资金的年回报率是没机会特别高的,比如巴菲特的 BRK,但小资金却往往有机会有高比例的回报,比如周围的朋友中总会经常总会有某个人当年回报据说有 40%、50% 甚至更高的(就像一起去赌场的朋友中,第一天出来时总有个别人是兴高采烈的一样)千万别以为这些人已经比巴菲特厉害了。


偶尔会听到有人说某只股票至少会涨 10 倍,所以计划放 10% 进去等等。如果他真相信这只股票会涨 10 倍,什么理由他让只放 10% 呢?


18.窄义的做空指的是裸做空,就是借股票先卖,希望掉下来后买回来还。


“不做空、不用 margin、不做不懂的东西”里的“不做空”指的是窄意的做空。


我说做空的时候指的都是窄意的做空,就是裸做空。


巴菲特说过欢迎有人来做空 BRK。


一般来讲,真正的好公司都是欢迎别人来做空的(至少是不怕)。


怕人来做空的公司到底在怕什么呢?


当然,借钱的生意有点怕,比如银行,在某些情况下会因此造成恐慌从而导致挤兑,最后甚至导致破产的。


对我想买的股票而言,最希望的就是有人在大把做空了,不然很难有好价钱;同时,当我想卖股票时,一般大概也都是卖给空头了,因为空头是扛不住的,只有空头在买股票时是不计较价值的,当他们需要逃的时候,他们没有机会考虑什么价钱逃比较好。


要知道空头在 cover 时为什么不计较价值(价钱),可以参考一下“保时捷增持逼死空头,大众汽车成做空者坟墓”。


记得早年有个非常着名的股市恐慌也是因为空头回补一家铁路公司的股票而去卖其他股票造成的(忘了叫啥了)。


19.企业文化一般是由创始人建立的,一般非常难改变(雅虎以前企业文化和杨致远有很大关系。)当然,时间长有可能改变,比如惠普;还有就是 CEO 强的也有可能改变企业文化,比如现在雅虎的 CEO 就在试图做这件事。以前看到的 CEO 上任(不光是雅虎),一般都是在经营策略上拿出个方案,这种办法往往行不通,因为这种方案往往是少数人憋出来的,不是大家的愿景。靓女 Mayer 上来想改的是企业文化,我觉得这是最慢但唯一有机会救雅虎的办法。


20.企业文化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但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了才会有绩效。(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


21.虽然道理上来讲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但我自己从来还没认真想过什么折现率是 " 合理 " 的。在能看得清未来的公司范围内(实在是少的可怜哈),我总是希望选未来相对(投入)回报好的。我认为无论如何不该选跑不过国债利率的(随便设个数字 5%),但能跑过黄金的(大约 10% 上下)就非常理想了。


22.具体不知道这笔投资未来会赚多少钱。只是在买入的时候,估值的有个要求的回报率或者叫做折现率去比较其他的机会成本。特别说明一下,我这里所说的预期回报指的是一般常见的年回报率相关的说法。


23.讲点自己对回报预期的看法;首先说明,本人从来不预设回报预期,因为对本人而言投资回报本来就和自己的预期无关。


我对投资的认识是过程比结果重要,或者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过程对了,结果自然会好;第二,长期而言,跑过银行存款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就是啥忙了;第三,从保值的角度看,长期而言投资回报至少要做到能保住购买力不变才叫不亏,也许用黄金来衡量会有点意思。


24. 这段是老巴的:一只能数到十的马是只了不起的马,却不是了不起的数学家,同样的一家能够合理运用资金的纺织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纺织公司,但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企业。-- 巴菲特


25.说苹果: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看懂这个生意,然后决定一个可以接受的价钱,然后 buy to keep。比如苹果,我个人观点,这个生意是可以到每股 80-100 的每股年盈利,然后还可以至少维持或继续增长相当长的时间(比如 5 到 10 或更长),然后的结论就是 300 块很便宜,400 块很便宜,其实 500 块也很便宜。现在 600 块便宜不?好像依然便宜。但是,如果没办法得出苹果未来的盈利能力,什么价买起来都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