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月30日 成语故事活动的小结

(2012-12-30 10:23:30)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年级的学校生活

http://s2/mw690/b0c6d174gd208b9979aa1&690成语故事活动的小结" TITLE="12月30日 成语故事活动的小结" />

                        (圣诞节那天校门口随拍)

 

“想说,敢说,能说”这个是我对小朋友说话练习的一个自拟标准。

首先是想说:那就是指愿意参加说话的活动,这是一种态度。接着是敢说,光有态度还不行,还要勇敢地站在大家面前,口齿清楚,态度大方地进行表达。第三是能说。这个要求高一点,是指能围绕一定的内容中心,说得清楚明白。
说话训练或者说是口语交际,这个应该是语文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把话说明白,说规范,这个和今后的看图写话、命题作文乃至将来的与人沟通等等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平时上语文课的时候,我要求一节课下来,每一个小朋友都必须做到至少有一次发言,不管是做“教生字的小老师”,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还是想象说话,都必须起立,态度大方,响亮地、完整地说。除开小火车外,个人回答问题时必须按一定的句式要求说具体,说完整,不可以只是蹦出个词汇或是用“嗯,啊”之类的语气词代替答案。一段时间的训练下来,小朋友上课发言有进步,特别是做生字小老师、朗读课文或是朗读指定内容等比较有规范,主动参与率也非常高。回答问题这个方面,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存在的问题是,个别小朋友胆子小,总怕自己说错,不敢举手,等别的小朋友说出来了,自己在下面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其实大可不必,老师决不会因为说错而批评。在想象说话部分(几乎每篇课文都有这样的练习)更是如此,本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更不强求大家一致的想法,我是更希望大家能放开思路,勇敢地说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话。一般来说,当小朋友说出一个想法,老师会在课堂中帮助他们把句子说完整,说规范。但课堂上时间有限,来不及对这样的句式进行反复巩固,所以,家长在检查孩子回家作业的时候,帮助他们进行说话练习的巩固,同时进行好词好句的积累。
除了课堂练习说话之外,我们班级自己开展的语文拓展活动也是训练说话的机会,这学期我们先后两次开展类似活动。第一次是“说说我的快乐假期”,第二次是“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在之前博文中有介绍,目前活动已经结束,我还是根据“想说、敢说、能说”这个标准做个简单总结。
1、想说:参与率有点遗憾,有4个小朋友始终跟我说没准备好,所以参与率未达到100%。(也就是说,想说的只有31人)
2、敢说:虽然31人上了台,但真正做到“敢”的应该不到31,有个别小朋友虽然站上了讲台,但声音实在太小,以至于大家无法听清他的话。其实,这个“敢说”要求已经放低了,毕竟说话的内容是事先准备好的,并不是即兴发言,所以,准备不充分和对自己不够自信是导致“不敢”的主要原因。
3、能说:这里不得不说男女生在生理发育方面的不同,造成相对而言,女生更能说,她们善于在这类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参与讲故事活动的女生几乎个个都不错,其中高钰雯、吴喆瑶、王籽灵、蒋娉婷、胡悦辰、夏鸣悦、周倍萱这几个同学讲得特别好。她们都是脱稿来讲的,在整个过程中,声音响亮,语言流畅,有的还配上了肢体动作,十分生动。当然,男孩子中也有佼佼者。例如:许致恒同学讲述故事很有感情,把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用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表现出来,配上PPT,很有感染力。詹宇啸同学虽然说了一个跟别的小朋

友相同的故事,但他整个故事说得很完整,基本不打搁楞,不急不躁,表现出了对自己的自信。周弈成同学读了个故事,其中不少字是比较生僻的,但他声音响亮,读得很流畅。武楚桥同学也做了PPT,但他没有照本宣科,不是读故事,而是真正地在讲故事,甚至还懂得跟台下小朋友互动,真不错!张舒涵、顾听、朱冠宇、方奕轩、钱烨玮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4、故事的延续:翻版故事是这一活动的延续,有的小朋友几乎翻版了每一个故事,得到了每一次的奖章。其实,在翻版一次的过程中,是对“听”的一次检验,也是“说”的一次机会,更是“积累”的一个环节。为了提供条件,我总是及时更新故事,让小朋友可以参考来说,在我看来,哪怕抽时间读读也是好的。当然,我知道,有些小朋友没时间做这件事情,没关系,寒假里或是哪天空了,再到博客中看看学学也是可以的。想要学习,随时都不晚啊!

成语故事的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感谢支持活动的家长,你们的辛勤付出必然能收获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样的说话活动将在下学期继续开展,期待每一个小朋友的热情参与,更希望看到你们个个想说、敢说还能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