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16-08-16 16:41:07)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课题研究 |
《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学校的发展提倡“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核心在于校本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民族的古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丽奇葩,最能陶冶人的情操,是最好的校本资源,把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合,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识字量,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畏挫折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有利于推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主课题: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子课题:
(1)小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了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经典诗词蕴涵的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对学生的熏陶;
(3)引导学生品尝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的研究;
(4)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
(5)经典诵读与中华美德的传承。
三、本课题省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1、本课题省内、外研究现状:
经典诵读虽然是在近几年提出,但有关经典诵读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者却不少,亦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倾向于一般理论性研究,所形成的理论只是零碎的,不具系统性。针对在农村小学中开展经典诵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是不多的,而把“经典诵读”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合研究的寥寥无几。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课题基础上针对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实验研究,从中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课题研究预期突破:
(1)、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举止得体,语言文明,尊敬师长,尊老爱幼,杜绝打架斗殴现象;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彼此谦让,互帮互学,乐于读书,热爱学习,学困生明显减少,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6)、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学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四、申报者完成本课题的主观条件(曾经取得的基础教育研究主要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顺应时代创新教育的需要,有省、市、县教研室的引导,有陶港镇中心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有一些专家对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了和谐的研究氛围和坚实的实践平台。
(1)、网湖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年龄分布均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业务素质强,乐于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2)、参与实验的教师热情高涨,能够承担实验研究任务,积极参加科研理论和学习的培训,研究能力逐渐提升。
(3)、学校全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创建有利平台,改进课题研究设施,确保实验所需经费。
五、本课题研究计划(含研究步骤、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成立研究小组,制定活动方案,进行学生调查研究,营造书香氛围,开展《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诵读活动。
第二阶段(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将(新课标)规定小学生必须背诵的80首古诗词作为诵读内容开展诵读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诵读比赛,对学生进行奖励。
第三阶段(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分学段向学生推进适量的经典优秀诗文,让学生诵读,每学期结束时举行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并评选出优异者进行嘉奖。
第四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收集资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书面报告,准备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