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玉“访妙玉乞梅”内幕惊人

(2015-08-06 19:54:16)

    不断有人问宝玉“访妙玉乞红梅”有何特别意味,这还真问到了关节处。“真事隐”再三显示,大凡《红楼梦》中这类难题,如果不放到江宁曹家苏州李家与康熙雍正及普陀山观音菩萨的大格局中去考察,就永远是解不开死结谜团,任凭多少高人达士说七道八也无济于事。

      翻书浏览可发现,在愁云苦雨弥漫的整个故事中,有那么几回特别的明媚灿烂,喜气洋洋,第四十九、五十两回就是如此,而宝玉乞梅恰是这两回中最夺目的中心事件。这就要引起警觉了,曹雪芹在这样的地方一定会“荒唐言”一把的。

      晒晒四十九、五十回的情节,有这样一些意味深长的地方:

      一是大观园一下子新加入岫烟、李纹、李绮、宝琴四个美貌才女,书中锦绣繁华欢天喜地气氛达到顶点;

      二是一夜大雪,下了一尺多厚,造就了一个冰雪晶莹一尘不染的玻璃世界;

      三是寡居稻香村而诗才平平的李纨不知何来诗兴,出主意要凑个诗社,主题就来自这场大雪,且有了一首五言即景排律;

      四是宝玉首先被栊翠庵红梅吸引,后李纨也被栊翠庵红梅迷住;后宝玉作诗不佳,恰由李纨罚他去向妙玉“乞梅”,由此又有了四首“红梅诗”,而宝玉的红梅诗亦有李纨坚持才有,尤其不同寻常。

      五是宝玉不声不响二次去栊翠庵乞梅,妙玉赠给大观园主人级的女孩子每人一支红梅。

      提炼到最后可发现,李纨、宝玉和妙玉成为“乞梅”一事的主角。要理解这一事件,就需要在真事隐层面上了解这三人是谁的替身。

      各位读《红楼梦  普陀山》和《五个帝王的红楼身影》两本书后可知晓,在真事隐中,李纨是苏州织造李煦一家的替身。李纨之“纨”,李纹之“纹”,李绮之“绮”,都是丝绸,是江南织造的主业。曹雪芹如此为李家三女性拟名,显然有诱导读者联想苏州李家的企图。无独有偶,为了强化李煦替身的象征意义,作者还让李纨住在“稻香村”。稍有历史知识就会知道,苏州就是康熙心中的“稻香村”。康熙甚至直接培育水稻良种,交由李煦等江南官员种植。故宫相关资料中,李煦与康熙之间关于水稻的奏折及朱批可以为证。如此“纨”加“稻”合一,李纨联系着李煦是可以意会的。此外,宝玉是康熙替身,妙玉是警幻仙姑象征,深一层是普陀山观音菩萨替身,本文作者已经在多个渠道分析过,此处不多说,只补充一句,宝玉红梅诗中“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一联,已经明指妙玉是观音,读者千万不能以常规思维鉴之。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宝玉乞梅事件中,曹雪芹为何要将康熙、李煦和观音联系在一起呢?这要先从警幻仙姑所在的放春山说起。书中可以读到,放春山是个百花盛开的地方。从“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得知,放春山的花卉都象征着女孩子们生命本质和特色,这种象征意义又可以集中到某一种特定的花上来。如此可以推出,栊翠庵内十数种胭脂般的红梅自然就是女孩子特质的象征了。林黛玉一句“借得梅花一缕魂”正是本文这一说法的注脚。

     康熙与普陀山的关系那就更直接了。从普陀山的历史和兴旺看,没有康熙,就没有今日的普陀山。可以断定,曹雪芹正是根据康熙在普陀山所做的一切及他对观音菩萨的殷切期待,确认康熙之魂、即康熙最后的归宿就在普陀山。这些当然也反映在《红楼梦》的构思之中。比如曹雪芹安排神瑛侍者经警幻仙姑投胎人世,以及宝玉“红梅诗”中“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隔紫云来”一联,就是暗示康熙生来逝去都在普陀山。

     明白了以上的玄机妙理后,“宝玉乞梅”就露出真意来了。

     历史上,李煦因欠朝廷债务之事被雍正作为罪恶冷酷处理致死,这在李家曹家看来都是天大的冤屈。作为舅祖李煦的后裔,曹雪芹也只能按照李煦应有的遗愿,到康熙那里去为李煦讨公道。这就是为什么李纨要宝玉去妙玉那儿乞梅的根本意义。因此宝玉讨来的那支二尺来高、旁支横出五六尺长“孤削如笔,香欺兰蕙”的梅花,正是李煦高贵清白傲然人格的自证,也是对雍正的控诉和谴责。宝玉二次去妙玉那里乞梅,妙玉给每个女孩一支红梅,与那些女孩子当日所穿的一色大红披风互相映照,又借着那晶莹洁白的大雪世界的映衬,就是要借观音的名义强调李家曹家整个家族都是清白高贵的。当然,四十九回、五十回中的蕴意极为丰富,本文说出的还不足十分之一,需要读者深入细细领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