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房子》阅读设计

(2012-09-30 08:15:57)
标签:

童心阅读

草房子

阅读设计

分类: 童心语文

http://s11/middle/b0a3f987gcae03a2ef8aa&690

◆  引导读——激发兴趣

看草房子:

你想象中的草房子是怎样的?(破破烂烂的,风一吹就倒了……)

我们来看看油麻地的草房子,看看那里的草房子和我们印象中的草房子有什么不同。

观察,说说封面画的草房子是怎样的。(金黄的屋顶,结实的房子……)

书上是这样写草房子的——

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很宽敞。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

……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子。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更显出一派华贵。(书P5-6)

老师、家长有表情地朗读上面这个片段,让孩子说说听了这个片段后的想法。

(草房子很美;要是我们学校有这样的房子就好了;我心中产生一种向往……)

今天我们就一块儿走进这些散发着温馨气息的草房子中,读一读里面的故事,认识里面的一群孩子和大人。

激发对《草房子》里的人物的兴趣。

关于秃鹤

☆  《草房子》里有一个叫秃鹤的孩子,猜猜看,封面中哪个男孩子可能会叫秃鹤?为什么?

☆  像大家猜的一样,这个孩子因为是秃头,其他孩子便都叫他为秃鹤,其实他叫“陆鹤”。

☆  秃鹤长得怎样?书中是这样写的:

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书P2)

☆  秃鹤长成这样的秃,他会怎么样?(苦恼、生气、自卑……)

秃鹤也不愿意长成这个模样,由于秃成这样,其他孩子都会去摸他的光头借以取乐。上三年级时,秃鹤的头谁也不给碰了。谁碰,他就跟谁急眼,就跟谁玩命。这颗秃头呀,带给他太多的烦恼,太多的尴尬,太多的伤心,也给他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  但是,到了最后,“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秃鹤成了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读小说就会知道。

关于桑桑

☆  书中的主人公叫桑桑,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让我们来读读关于桑桑的两个片段。

桑桑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身。转眼间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

……桑桑这回是出尽了风头。

(书P9-10)

☆  从上面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古怪、总有新奇的念头……)

☆  桑桑是个有许多怪念头,又很调皮的孩子,他还很爱出风头。我们来看一看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中的两个片段。

(播放影片片段“桑桑出场”“桑桑打架”。注意只能放一点点,点到为止,勾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够了。千万不要把影片一口气放完,那样,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在孩子脑中定格了,再来阅读就形成思维固化,就不能享受边读边想象的乐趣了。)。

看完影片片段后交流感受:你觉得桑桑怎样?(好玩、有趣、勇敢……)

☆  可是,桑桑在六年级时却长成了这个模样:

桑桑清瘦得出奇:两条腿细得麻秆一般,胸脯上是一根根分明的肋骨,眼窝深深,眼睛大得怕人。

他为什么会这样?最后他能战胜病魔,走向重生,还是被死神夺走生命?请读一读故事。

关于秦大奶奶

☆  我们大致了解了在油麻地小学读书的两个孩子,在油麻地小学的一角,有一间小小的草房,小草房里住着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叫秦大奶奶。在我们的印象中,住在校园内的老奶奶一般会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慈祥,爱孩子……)

☆  可是油麻地的人都说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可恶的老婆子”,后来她去世了,油麻地的人怎么为她送葬呢?小说是这样写的:

桑桑读完五年级的那个暑假……她掉到了水中被淹死……给秦大奶奶送葬的队伍之壮观,是油麻地有史以来所没有的,大概也是油麻地以后的历史里不可能有的。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与孩子们,一个挨一个地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田野上迤逦了一里多地。(书P126-128)

☆  此时,你又特别想知道什么?读小说,不仅要了解故事情节,还要走进秦大奶奶的内心世界,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走进了秦大奶奶的内心,你也许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受。

带着初步印象,走进《草房子》。

书中还有许多写得活灵活现的人物,比如桑桑的父亲桑乔,比如纸月,比如蒋老师,比如杜小康、细马、温幼菊老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仅仅读他们的故事,还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能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喜同悲,真正与他们一起紧张、担忧、气愤、高兴,那么,你就会觉得读《草房子》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  自由读——放飞心灵

孩子自由阅读小说。

如果班级读书氛围好,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如果读书氛围不浓,不妨用两三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课内读。每节课留最后几分钟让学生交流,老师对学生的交流作更多的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阅读的成功感,等学生对这本小说“欲罢不能”了,再让学生课外阅读。

如果是亲子阅读,孩子爱读书,让孩子自己阅读就行了;如果孩子还不喜欢阅读,家长要多花工夫,在孩子读了某片段之后与之交流,多肯定,多鼓励,让孩子觉得读书是快乐的。甚至与孩子一起一段一段读,读一段说一段,尊重孩子的阅读感受,肯定孩子的理解。让孩子得到读书的成功感,是读书指导的第一要义。最后,等孩子兴趣上来了,再放手让孩子独立阅读。

读完整本小说之后,“奖励”孩子看电影《草房子》。

看电影时不要过分强调纪律,让孩子适当地边看边说。看到电影中的某个片段,孩子触动了,他们想说,就让他们说,只要不太影响别人就行。如果是在家里看影片,就好办多了,可以让孩子来放影碟,可以暂停,可以回放,总之,看个尽兴才罢。

写好读书记录单,准备读书交流。

 

有这样金泽闪闪的草房子

——《草房子》阅读记录单

一、理出一条线索,串起一串珍珠。

http://s1/bmiddle/b0a3f987gcae040d08950&690

二、认识一群朋友,感受鲜活形象。

 

人物

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

像我身边的谁

桑桑

 

 

秃鹤

 

 

纸月

 

 

秦大奶奶

 

 

老师

 

 

杜小康

 

 

细马

 

 

桑乔

 

 

温幼菊老师

 

 

 

 

 

三、读好精彩片段,品出个中滋味。

书中的这些片段写得非常精彩,读了之后,我有话要说:

片段:

 

我的想法:       

 

片段:

 

我的想法:

 

片段:

 

我的想法:

 

四、观看一部影片,抒发真实情感。

 

项目

电影

感动之处

书中让我流泪的地方是:

影片中让我流泪的地方是:

 

 

 

其他感受

书中让我        的地方是:

 

影片中让        我的地方是:

 

 

 

喜欢影片还是书?

为什么?

 

◆◆◆  交流读——深化认识

交流对人物的看法。

桑桑:

调皮的桑桑,喜欢创新的桑桑,敢想敢作的桑桑,油麻地独一无二的桑桑,他聪明、顽皮、富有爱心、坚强……

(不必强求孩子对人物性格特点说得面面俱到。)

秃鹤:

战胜自我的勇者,用独有的方式赢得尊重……

(欣赏孩子的表达,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独有的感受,比如孩子说秃鹤很可笑,比如孩子说自己也想去摸一摸那个如被水冲洗了无数年的鹅卵石一般光滑的脑袋,都是很有情趣的阅读表达,老师、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式的表达。)

纸月:

秀气、漂亮、有灵气……

(不妨来个“对号入座”,比一比身边的哪个女孩子最像她,让孩子把书读活,读到班里,读到身边,读到自己的生活中。)

秦大奶奶:

固执、怪异、善良……

(可以适当地引导,引导孩子理解她的固执和怪异产生的原因,与秦大奶奶一起体会失去自己最珍爱的土地的感受,从而理解到她性格看似矛盾,实际是有机统一的。比如谈一谈秦大奶奶为什么如此固执?她真的恨这个学校的一切吗?包括学校的孩子。)

杜小康:

坚强、敢作敢当、积极、乐观、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

续写下面一段话,通过想象杜小康在养鸭时的想法和他看着红门被人扛走的想法,深入到杜小康的内心世界去。

想象:杜小康在芦苇荡里养鸭时,他看着成群的鸭子一天天长大,脑海里充满了美好的幻想:                                                                          

                                                                                                                                                   

                                                                          

                                                                         

                                                                         

                                                                         

                                                                          

                                                                         

但是,这美好的幻想没有变成现实,他看着红门被人扛走,心想:

                                                                                                                                                    

                                                                         

                                                                         

                                                                          

                                                                         

细马:

勤劳、善良、有主见、敢于承担责任……

(可以重点引导谈细马的某个品质,如敢于承担生活的重担,可用对比的方法让孩子体会:当细马的同学都在教室里读书的时候,细马在干什么?当桑桑只知道玩鸽子的时候,细马已经知道什么?当细马看到邱二妈年迈了,连个栖身的房子都没有的时候,他又会想些什么?……)

交流书中蕴含的韵味,领会似水文字的魅力。

有感情地朗读书中精彩描写片段,读后谈谈自己的感觉。

老师、家长准备好几个片段,在适当的时机展示出来,读给孩子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与孩子交流。

如关于艾地的描写;

如关于芦苇荡里的笛声的描写;

如关于桑桑离开油麻地小学看见巨大的旋转着的白色花环的描写。

老师、家长把自己阅读时的内心的触动、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说出来,让孩子从老师、家长的读书体会中感觉到,读一本近乎完美的书是一种享受。

孩子朗读自己认为是精彩的片段,谈自己读后脑子里似乎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  联系生活读——激活记忆

联系生活读

启发谈话:

你学校的校长如桑乔一样爱惜荣誉吗?去看一看校长为了争得荣誉,怎样叮嘱同学们要努力?

你的老师像温幼菊那样关心学生吗?你的老师有没有哪一次做了像蒋一轮老师那样的事情?去关注你的老师吧。

你学校有桑桑、秃鹤、纸月这样的人吗?了解他们,留心他们的事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