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聊通州的饹馇饸

(2016-10-17 18:57:48)
分类: 人文百科

聊聊通州的饹馇饸

摘自老生常谈的博客

饹馇饸也写做咯炸儿合咯吱儿盒,是吾乡通州的特产,虽不甚雅,也通俗响亮,通州土语称之往往吞音,干脆称之为饹饸 ,出了通州地界几乎没有人能听懂

饹馇儿是拟声词,大约是形容油炸过的这种食物入口酥脆,嚼起来咯吱作响吧。

饹馇儿京城和京东诸县都吃,其实就是煎饼,做法和山东的做法大同小异,可以直接食用,配上甜面酱或炸酱,佐以小葱或葱白,无论卷酱肉酥鱼肘花儿,还是卷韭黄掐菜黄瓜条儿味道都不错,有人干脆用它卷炸得的饹馇饸,颇有点儿“原汤化原食”的意思,也很有味儿。

 饹馇儿也可以做菜,一般用焦溜的做法,京城很多清真的老字号都有供应,我觉得以宽街的白魁老号焦熘饹馇最为地道。做法大约是用绿豆等原料摊成饹馇儿,改刀成块儿,过油炸酥,然后加汁溜炒,明油放香菜出勺,味道不错,因为火候得,所以口感独特,我曾多次仿制,没有一次成功,看来人家灶上一定有特别的手法,或是有什么不传的秘诀

有人还附会出一个与慈禧太后有关的故事,在京东广为流传。据说慈禧晚年饮食极为讲究因为年老而食欲不佳,御厨每每因食物不得味而获罪。所以厨师不得不绞尽脑汁,不断推出新的菜品,于是便有京东的厨师以家乡的咯吱进之,慈禧食之味美,撤膳时于是特意交代传膳太监----“搁这儿吧!那位厨师机灵,连忙跪倒谢太后赐名,于是这本来无名的乡间土菜,就成了皇太后赐名的名馔------“搁这儿”,后来搁这儿慢慢变成了咯吱儿后来有演变为饹馇儿这当然是附会,但却体现出百姓对这种食物的喜爱。

饹馇饸与饹馇儿不同,它是地道的通州特产,它产生于运河源头通州一带别无分号

京杭大运河通航后,许多京东百姓便以漕运,成了船工纤夫这些船工路过山东时往往从山东带回著名的山东煎饼作为干粮,煎饼价格低廉,味道又好,自然很受欢迎。但船至通州,走过了几百里的水路,空气湿又没有冰箱冷柜,煎饼变皮变软,味道自然差了,往往变得难以下咽。船工大约日子都不富裕,又都是过日子的人,不愿糟蹋粮食,于是有人便不忍丢弃的煎饼卷成卷切成段下油经过这么一番再加工,本来难以入口的老煎饼竟变得又脆,而且更耐储藏,放而不变质,这就成了饹馇饸。这种食品很快成为运河船工的美食,也在京杭大运河起点的通州一带民间传开

http://s2/mw690/003exOMTzy75H3pa3q981&690

旧时每逢春节,摊饹馇儿,炸饹馇饸在通州是大事。饹馇饸的制作挺麻烦,还是个技术活儿,往往得全家动员,个个上阵,抱柴的抱柴,烧火的烧火,连刚会走路的孩子也在厨房乱转,忙是帮不上什么,一边添乱,一边忙着吃点儿什么,刚摊得的饹馇儿白嘴儿都好吃,新出锅的饹馇饸更香……同时还要炸些排叉儿豆泡儿荤素丸子,起码得吃到正月十五,能接上元宵节晚上煮的元宵。全家人忙得热火朝天,其乐融融……

饹馇饸本来就是粗粮细作的典范,所以制作原料非常广泛,小麦小米黄米、红豆绿豆,甚至高粱玉米均可制作用绿豆制作的饹馇饸,口感最佳,味道也最为正宗,也有人认为纯用绿豆不够酥脆,一定要加些别的原料,玉米面最便宜,所以以加入玉米面的最为常见,有些市场上销售的大路货,可能只用玉米面儿而没有任何绿豆的成分。

饹馇饸的制作也挺讲究,已经成为通州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方法大致如下:可以将原料碾磨成粉,然后调水成也可以泡好粮食,直接上磨磨成浆,炉火上(最好是烧草柴麦秸的大灶)用木制的马勺摊成薄如蝉翼形如满月的饹馇儿(这是整个过程中最见功力的,旧时往往由最有经验的婶子大娘完成,稍有不慎,太厚太薄,成品的味道都不够正宗);趁其尚未完全凝固定型之时均匀洒上少许香菜末或芝麻(讲究的放的是白芝麻仁儿),也有人喜欢放点儿花椒盐,卷成卷切成一指宽的段,热油定型,滚油炸,即成饹馇饸。成品颜色金黄,入口酥脆,只闻咯吱声,满口奇香。

饹馇饸即可做零食,又可做点心,每每也是席间的一道下酒的好菜,碎了的饹馇饸还可做汤、做馅(往往和韭菜或是西葫芦倭瓜同时出场),都挺好吃

饹馇饸很容易保存,旧日乡间,往往将咯吱盒儿放在大肚有盖的大个儿的瓷罐中(瓷罐防潮,所以能保持酥脆),瓷罐放在靠墙的钱柜上,以孩子不能够到为佳。以前的大家庭孩子都不少,日子也清苦,能让奶奶的瓷罐中拿出几个饹馇饸,不是件容易事儿……

外还有夹馅的软饹馇饸做法更讲究,馅儿可荤可素,依形状不同,有鹅脖蟹盖等数种,味道很好,可惜近年已经不易吃到了,很多年轻的通州人可能都没听说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