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肝不好的人早起可能有5种表现,养肝记住3句话

(2022-07-05 15:33:03)
标签:

肝病

健康

王云峰

养生

中医

分类: 养生
肝脏对我们人体很重要,但是也是比较容易受伤的,人们在平时喝酒、抽烟、熬夜、暴饮暴食等均会对我们的肝脏健康造成伤害。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肝癌人数约占了全球的55%,每年有近40万人死于肝癌,这很好的说明了肝脏健康的严峻性。

那么,平时我们该如何了解自己的肝脏健康情况呢?其实可以通过早上的一些表现来进行判断,好提前预防调养,保障健康。


肝不好的人,早起可能有5种表现


1、眼睛干涩,眼屎多

肝脏与眼睛是有关联的,因为肝脏会经过经络通道,将养分运输给眼睛和其它部位,也就是说如果肝脏出现问题,那么眼睛也是比较容易出现异常现象的,最常见的就是早上起来眼睛干涩,眼屎多,这种往往是肝上火所导致的。


如果早上起来经常眼睛干涩,眼屎多,那么就要注意保养下自己的肝脏,晚上少吃辣椒和上火的食物,然后注意休息和用眼卫生,这样就能够有所缓解,保护自己的眼睛和肝脏健康。


2、口干、口臭

早上起来会有轻微口干和口臭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现象,只要漱口喝口水就没有了。但如果是经常口干、口臭,即便是漱口喝水之后还存在,那么就要引起警惕了,这有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了。


因为当肝脏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么血液当中尿素物质的含氨量会增加很多,这样不仅会使得口容易发干,并且口腔也容易发臭,尤其是氨味。


这时候就要注意检查自己的肝脏,注意调养保养好,免得加重对肝脏的伤害。


3、牙龈出血

早上起来后基本都要洗漱的,而我们在漱口的时候如果经常牙龈出血,换了牙刷也不能够很好的解决,那么就要留意下了,这有可能是肝脏功能下降所导致的。


我们肝脏如果受损使得功能下降之后,那么会使得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从而使得凝血机制受到影响,通俗一点就是容易出血却不容易止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刷牙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了。


因此,如果长期牙龈出血,血液不易止住,那么就要检查自己的肝脏,在平时多注意保养自己的肝脏,让肝脏功能恢复就能够缓解了。


4、尿液黄

早上起来,身体经过一个晚上的新陈代谢,会积累了一定的尿液,是要排出去的。这时候要多留意自己的尿液情况,因为晨尿能够很好的反映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正常的尿液颜色是淡黄色的,晨尿的颜色会加深一点。而如果是肝脏出现问题的人,那么尿液的颜色会更深,会出现茶一样的颜色,而且有点偏红。这是因为肝脏功能下降之后,会使得体内的胆红素增多,这样尿液的颜色会有所加深,并且尿液会比较难闻。


因此,如果尿液黄如茶,气味也很难闻,那么还是注意检查下肝脏,在平时改掉伤害肝脏的坏习惯,这样才有利于肝脏的恢复和健康。


5、身体乏力

早上起来,应该是体力和精神都恢复到一个很不错的状态。而如果是早上起来后身体还是乏力,感觉很疲惫,且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熬夜劳累等其他情况,那么就要留意了,可能是肝脏受损了。


因为肝脏和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一旦肝脏出现问题,那么体内的很多代谢会难以顺利的完成,那么身体自然会出现运转异常的现象,那么人就变得乏力。因此,如果长期早上起来身体乏力,感觉疲惫,那么就要注意检查和调养,尽快让肝脏恢复过来,自然就能够解决这种状况。

养肝记住“3句话”


早睡早起不熬夜

肝脏在11点左右是排毒时间,也是自我修复时间,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并且长时间熬夜的话,那么对肝脏会造成较大的损伤,尤其是通宵后,更是对整个身体的造成较大伤害。


因此,建议大家早睡早起不熬夜,只要有良好的作息,那么我们的肝脏就能够得到休息,自然就能够良好运转,保证肝脏健康。



饮食健康不喝酒

平时的饮食对肝脏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平时吃得比较辛辣刺激,或者吃得厚重油腻,又或者吃很多海鲜,这些均会增加我们肝脏的负担,然后就是暴饮暴食也会增加身体和肝脏的负担。而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喝酒,喝酒是最为伤肝的,会加重肝脏功能的退化。


因此,我们在平时要饮食清淡些,不要暴饮暴食,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喝酒,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和肝脏的健康。


经常运动不懒惰

运动对身体是全方位的锻炼,对身体的提升也是全方位的。通过适当的运动,能够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也会增加器官的活性,自然对肝脏健康也有利。经常运动的人,肝功能是比较好的,血液也充足,气色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