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故事里有你的梦想》之吕型伟

(2013-10-20 19:06:32)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感悟

  人生是一个个梦的组合体,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利。走进《故事里有你的梦想》,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告诉我们:“我的一生是从小时候观察、研究蚂蚁开始的。以后,我从事教育工作,就开始观察、研究人的特性、人的培养与人的发展问题了。”因为这个梦想,吕老为此奋斗了一生。

 吕型伟老师的三句话:“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说出了教育的真谛,也是一个教育家所应具有的品质。

 吕型伟教育思想点滴录

一、质量观

       有外国朋友问我:中国的教育怎么了?我说,中国的教育只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抓升学率。升学率对基础教育是一件压死人的事。

       看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关键看成才率,就是看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对社会的贡献如何,是否成才,而不是看这个孩子目前考了多少分。

二、人才观

       人才的含义:先成人,后成才。

       做人的标准:做一个文明人(和野蛮人区分开来)、做一个现代人(与古代人区分开来)、做一个中国人(与外国人区分开来)、做一个地球人(走向国际)。

       每个人都是凭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在发展自己。每一个学生我们都不能放弃,每个学生只要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

       宽松出人才,表扬出人才,榜样出人才。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三、德育观

       人都是可以教育过来的。如果教育不好,只是说明教育的火候还不到或者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德育面临的新挑战是网络时代带来的挑战。网络是个好东西,但它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

       现在的教育是补短教育,结果长处失落了,短处又没有补好。我们要将补短教育变成扬长教育

       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干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不可能样样都好。

       一个人做教师,如果不当班主任,那么他只是做了半个教师。

四、人文观

      中国民族精神的主题是什么?是还是?我认为主体是。中国民族传统精神十分丰富,爱国、反抗、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等是一种精神,但这是在受到外国列强侵略的情况下爆发出来的,是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进步的。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只有在国家强大的时候。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儒家思想是和为上。《三字经》首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达尔文曾经说过人要征服自然,这句话要从教科书中画去,因为人是不能征服自然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五、课堂观

       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我主张搞好第二课堂,而且与第一课堂并重。但从现实来看,还是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并重,这是对将来而言的,尤其是信息社会到来以后,第二课堂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六、特色观

   基础教育是普通教育,是打基础的。搞太多的特色我很不赞成。据统计,全国一共有658种特色学校品牌,真是不可思议,对此我不赞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