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豆豆和周周》,做一个有智慧的幼儿教师
(2013-07-14 09:29:39)分类: 教育教学小记 |
什么是专业?丽莲·凯茨认为:专业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对恪守执业标准或行事准则的承诺,这些行为准则规范专业人员在常见的困境中如何行事。我认为一个有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不仅仅包括良好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合理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恰当计划与实施能力,还包括教师掌握专业知识,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怎样解决幼儿之间的纠纷。
成长秘密中《豆豆和周周》的故事录像中,马老师用她专业的知识素养,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解决孩子纠纷的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们再看《豆豆和周周》,看如何用智慧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纠纷。
豆豆和周周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却吵架了,马老师把这两个孩子喊到了身前,问两个孩子为什么吵架,这时豆豆拍了一下自己的左肩膀说:“她这样打我了!”紧接着周周说了句:“不对!”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自己的右肩膀。老师摸了摸豆豆的小脸:“哦,豆豆,是拍到你肩膀了吗?”两个原本坐在一起的小家伙拉着自己的椅子转向两边互不理睬,都在生闷气。周周还在嘀咕:“我就是不愿意把话说出来。”豆豆紧接着回了一句:“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太傻了都忘了。”周周激动地回了一句:“不是这个原因,不跟你玩了!”两个人互不理睬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讲话。
故事讲到这,我不禁想问:如果豆豆和周周是我们班的孩子,我们会怎么处理呢?在幼儿园里,像豆豆和周周这样发生纠纷的例子很多,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这个时候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或许我们碰到这种情况会习惯性的说:“两人抱抱,互相说句对不起,还是好朋友.”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决方式,那我们的解决方式对吗?是最好的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欠缺在那里呢?那我们且看马老师是怎么解决的?
面对两个互相生闷气,都不愿说话的小家伙。马老师亲切的说到:“现在不解决的话我们就一直这样保持沉默,马老师等你们,等到你们两个人想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在解决。”大家注意马老师这时候的语气,很温和,很耐心,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师,而是以一个倾听者,一个朋友的身份,去倾听孩子的心声,非常尊重孩子,没有说要求你必须得告诉我你们怎么了?还是充分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到老师对于她们是关心的,想倾听他们,走进她们的这样一种态度。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孩子们的反应,孩子们并没有沉默很久,很快我们就看出豆豆想说话了,这时马老师智慧性地向周周一问:“ 周周,豆豆她愿意解决问题!”紧接着周周转过身子说:“我是不小心的,我是不小心拽到她袖子的!”豆豆激动地大喊了一句:“我大发雷霆!”紧接着周周连着说了两遍自己是不小心拽到豆豆的袖子的。可以看出周周的歉意的,然而豆豆却连说了两个大发雷霆,还一遍比一遍激动,最后直接转向一边哭了起来。到底是怎么了呢?在老师耐心的关怀下,豆豆终于说出了实情:“我老是受到别人的欺负,我今天终于要大发雷霆了,把他们给教训一顿。”这时候马老师怎么做的呢?她说:“你试过了吗?”这时豆豆愣住了,想这还可以试吗?接着马老师通过 “移情教育法”让豆豆“试一试,大发雷霆”, 然后创设了一个角色表演,让豆豆向天海喊一声,把“小仙女”周周扔到人间去!还找了一个人间哥哥接着周周,角色情景创设的很美好。马上让孩子破涕为笑。
故事讲完了,从马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幼儿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再看马老师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自我反思,在面对孩子的纠纷时,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小策略。
面对孩子发生纠纷时,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之间的纠纷是常有的事情,所有的纠纷都让老师参与解决,会增强孩子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事实上,由于孩子间的纠纷没有多少利害关系,孩子自己可以解决,为此我们大胆放手并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那如果碰到孩子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需要老师介入的。我们需要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情况,对事情进行诊断,给孩子一个倾诉发泄的机会。在这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要平心静气,给孩子以信任感。其次,要分析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从丝微处见真相,尊重每个孩子说话表达态度的权利,对孩子有了比较深刻的分析之后再寻找处理的办法。
最后就是要用充满智慧的方法解决孩子纠纷。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解决孩子纠纷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但哪种是最科学的?哪种是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这需要我们思考,这就需要我们要寻找一种有智慧的方法。什么叫有智慧的方法?故事中马老师用的移情教育,创设角色表演法,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方法。在解决孩子矛盾的同时还充分保护尊重了每个孩子,因为最后每个孩子都是在笑声中完成这个“惩罚”的。相信这就是一种绿色惩罚吧。而如何想到这种智慧的方法,成长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那需要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带着一颗爱孩子的心,走进孩子。
让我们带着一颗爱孩子的心,走进孩子,为成为一名有智慧的专业幼儿教师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