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集体备课:《雨点儿》

(2014-12-31 10:28:19)
标签:

教育

分类: 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主备人:薛笑梦       参与人员:叶丽娟 李笑容 林爱媚

 记录人:薛笑梦   课型精读课文    时间2014年12月

http://s8/bmiddle/003ejblRgy6OOa3Welp07&690

 

教材分析:《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本课内容浅显,情节性强,文中第五小节给我们留下了研究空间,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加以探究。识字、写字、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巴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 课件,生字卡片,《小雨沙沙》歌曲。

 

评价方案: 

1.通过自主识字环节落实目标识字。 

2.通过品读领悟落实目标

3.通过指导写字落实目标写字。 

4.通过品读领悟和拓展延伸完成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儿化音)

释题:雨字上面一横就是一片乌云,里面的四点就是可爱的小雨滴,我们把一个一个可爱的小雨滴就叫雨点儿。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1)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雨点儿离开了云彩妈妈的怀抱,在天空飘呀飘,落到地上,这就叫飘落。(出示飘落,齐读三遍)    

    你还看见过什么东西是飘落下来的?这些东西是靠什么飘落下来的?所以飘是风字旁。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3.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师: 仔细瞧一瞧“问、回、答”他们什么地方一样?怎样记住他们?

  4.读“方”。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声。

 

四、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地方”的“方”字。

 

五、巩固延伸

    1.出示下列词语学生练读

雨点儿   数不清     云彩   飘落   天空    问   回答     地方

    2.把词语送回课文里,练习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老师这里有很多的小雨点儿,想不想要他们呀?如果你读对了后面的词语,小雨点儿就归你了。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

    2.指名朗读。

 

三、品读领悟

    1.现在请同学们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么多的雨点儿是从哪儿来的呢?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请你读一读。

    2.出示相关句子。

    (1)“数不清”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呢?

    (2)“飘落”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读出这种飘落的感觉,很轻的感觉,谁试着读一读

    3.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   读一读,说一说。

    4.分角色朗读。

5.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都来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么那些地方都放生了什么变化呢?谁来说一说。

6.出示课件,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你能不能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7.你们喜欢雨点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的心情齐读课文。

 

、巩固延伸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板书设计:

 

                      雨点儿

 

           大雨点(图片)      小雨点(图片)

 

            没花没草        有花有草

 

            长出花、草     花更红 草更绿

 

 

教学反思: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让学生感悟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本次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亮点:

首先,把识字融入到句子教学中。我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学习第一句: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句话中有很多的词语:数不清、云彩、飘落等,我把这些词语的学习放在句子教学中穿插进行,巧妙地连接,这样既不会断了文章情感学习的线,也使词语教学不显得枯燥乏味,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注重朗读的体验和朗读的指导开课伊始,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设计还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再者,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学习语言的环境。孩子们学习语文应该是一种美丽的畅想。在追求自主感悟、个性体验,人文熏陶的新课标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情境和空间。让他们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张扬个性,陶冶性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查找相关资料图片,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和空间,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比如:让学生看动画——草绿花红与枯枝败叶的强烈对比,一目了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雨点儿给花和草带来的变化,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渠道理解了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新的认知建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使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又如:为帮助学生理解“飘落”一词,我在出示图片之前,首先采用了现场演示的方法,直观而具体,为后面词语的运用做好铺垫。

但是,本次教学也有很多问题:比如时间掌握不准确,教师引导语言缺乏针对性,表扬的语言缺乏针对性和激励性,教师教学过程中总体说话啰嗦了些。由此可反映出,我自己以后应该更注重自我提高。一次教学实践一份教学反思带来的将是一份成长,虽然课上得不尽如人意,但却让自己收获多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