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培训专项会议记录

(2013-12-27 14:47:20)
分类: 管理制度与创新

会议主题

加强校本培训活动的专项会议

会议时间

2013919

地点

校长会议室

主持

雷凌隆

 

 

 

 

 

 

为了全面深化有效教学,创新教科研模式、扎实校本教研培训有效提升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服务并推进教科研工作为中心,以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建设、学科教研组建设为立足点有效开展各级各类活动,我们制定计划。

一、目标:

    1.抓好教科研常规工作,完善教科研管理体制,构建学校教科研网络,提升课题品牌及课题研究的深度。以特色研究为主导 以专项课题为重点 ,大力推进学校主导课题《小学语文中高段12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的研究工作。

    2.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例研讨。“同课异构”“三教三评”是我校课题研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式。课例研讨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教课室将积极开展一人一节好课、观摩课、示范课、实验课、汇报课等形式多样的学科研讨活动。改变以往课例研讨“一听一评”这种单一的模式,以磨课为助推器,采用“三教三评”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一,同课异教研讨。选择同一篇课文,由不同的教师自行设计,分别执教,然后再相互听课观摩,研讨切磋,取长补短,让参与者既能明晰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优点,以便扬长而为,又能清楚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弊端。

 其二,同人同课复教研讨。一个教师选取同一篇课文,进行多次的教学设计、上课、研讨、反思,不断修改和完善,不断精雕细琢,最后,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展示。课后,听课教师还要针对这堂课进行评课,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在如此“磨课”的过程中,执教者就会在课程观念、教学理念、教材处理、教学艺术等方面逐步地改进提高,从而快速实现自我的专业成长。

3.开展师徒结对,形成教师研究团队。学校年轻老师和老教师组合成“两人组”“四人组”,人人参与。组合的小组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小处着眼,关注身边的小现象,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升为课题,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活动,实现了课题与问题的对接,较好地促进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4.引领教师走上学习之路。专业发展从读书起步。组织好校本培训和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这项工作既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关系到教师评职晋级的切身利益,具有挑战性,需要尽心尽力、细致认真,对多数农村教师而言,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匮乏是其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而,教科室将引领教师走上学习之路,不断给教师充电。我们将选择一些经典、实用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文章推荐给教师;我们将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等形式,开展读书沙龙、读书笔记交流等活动激发教师学习的热情,营造学习氛围,建构学习型校园。

5.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科研论文的写作。教科室将安排有写作特长的教师将科研论文写作的经验向教师推广,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论文比赛和论文投稿,使我校教研论文发表、获奖的质量、数量有新的突破。 

    、具体工作安排

  ★各组教研活动大体安排及要求如下:

  1.研讨、制定各教研组《工作计划》(活动次数为1次)

  传达学校第一次教研组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制定教研组年度工作计划,做到计划明确细致、措施能确保计划顺利实施,能预期每一次活动的良好效果。《教研组工作计划》于开学第二周内上交。

  2.教材及教法研究(活动次数为3次)

  要求认真研究教材体系,着重围绕5-6年级的文本解读,认真研究教材;每一学科组要结合本学科特点研究出适应本学科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方法。

3.课程理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活动次数为2次),做好笔记,并上交读书心得体会。

  4.说课、听课与评课(活动次数为5次以上)

  说课是教研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说课”活动加强教材研究,锻炼年青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建议每个教研组安排23次组内说课活动。

  上研究课与评课的基本要求是:教研活动时间全组第一节课听研究课,第二节全组评课。老教师要指导年青教师如何评课,每次评课要求一人做主评人,建议让年轻教师多锻炼,待主评人评课后,全组再作补充,形成综合评价意见。 

  5.校本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研究(1次)。

  建议做好三项工作:(1)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学习;(2)完善本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3)编写出校本教材。

  6.机动时间1次。

  ★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

  1.做好原有课题的管理、督促和指导工作。重点督促新立项课题的开题工作及校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重点做好“小学语文中高段12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这一学校主导课题的组织研究工作。

2.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和指导是我们工作的重心。我们将集聚学校的精英深入研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用校本课程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保障措施:

    1. 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夏晓菲     

副组长:雷凌隆

    成员:吴秋娟(负责具体实施、安排、考核)

          陈桂程  周细松及各学科教研组长

    2. 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各学科要管理到位,保证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

    3. 校本培训工作在“学校领导、教导处、教研组长”指导下开展。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各教研组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学科实际,制定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学科典型,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4. 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要帮助各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并指导组织实施。通过培养校本培训的骨干力量,发挥他们在校本培训中的骨干、带头和辐射作用。

    5. 要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评估检查和督导力度,校本培训实行单独考核。学校要把此项工作列入教师教学工作专项考核。开展“三魁镇小学校校本培训先进教研组、个人评选活动”。期末在所有学科、教研组、教师中,评选出先进教研组、先进个人。对评选出的先进教研组、先进个人,期末予以表彰、奖励。

    6. 对校本培训工作要做到人人重视,尤其是分管领导要做到层层管理,确保实效性。学校为校本培训专设培训经费,确保校本培训年度经费的落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