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扁鹊治病
(2013-06-24 23:38:22)| 分类: 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陈桂程 | 
| 活动时间 | 2013年4月30日 | 活动地点 | 学校党员活动室 | 
| 活动主题 |   | 主 讲人 | 陈桂程 |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教师 | 申请学时 | 1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六、邱老师评课,组内老师交流听后感。         |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整节课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习得语言!。 | ||
| 过程确认 |     | ||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病历”填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认写“蔡、肠、胃”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合理想象编写对话,内化寓言情节,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过程,体会人物的想法。
3.体会寓言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等道理。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一张“病历卡”。
【教学过程】
一、“寻访”名医,认识扁鹊
1.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人,他——(出示词组)
救死扶伤 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 对症下药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满
2.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名医)
(指导书写)板书:扁鹊。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重现扁鹊医者生涯中的一个案例。
补齐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课文,明白顺序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你能联系课题,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3.观察发现文章顺序。
六个自然段的课文,让我们联系课题就说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观察这六个自然段的开头,你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吗?
三、朗读感悟,了解“患者”
很多故事都是用“有一天”开始的。
出示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蔡桓公?
2.指导朗读人物对话。
小结:看来,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体现人物的心理,推进故事的发展。
3.补白3、4自然段。
如果说扁鹊和蔡桓公的第一次见面是第一幕的话,那么第二幕和第三幕又是怎么样的场景呢?
请你们根据故事的发展,选择一个场景,展开想象填写。
(2) 
4.表格小结:看来,蔡桓公的病情是这样发展的——从皮肤小病,发展到皮肉之间,再发展到肠胃之间。(课件填写表格)
 
| 
时  | 病情发展 | 
  | 
| 有一天 | 皮肤小病 | 
  | 
| 过了十来天 | 皮肉之间 | 
  | 
| 十来天后 | 肠胃之间 | 
  | 
| 又过了十来天 | 
  | 
  | 
| 五六天之后\不久 | 
  | |
 
四、默读学习,重现“病历”
1.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表格概括。
蔡桓公的病情还会怎样发展,请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用四个字进行简练、准确的概括。
2.交流。
3.你们的概括来自于哪里?出示扁鹊的话。
(1)指名读。
(2)齐读。
(3)出示古文 。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加动作读。
(4)齐读扁鹊的话。
4.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齐读。
五、观察“病历”,交流寓意。
 
2.观察“病历”,你有什么发现?(可以横看,可以竖看)
3.交流寓意,板书。
蔡桓公死后,假若他的墓碑上可以写上几个词语或几句话,以警示后人,你觉得应该写些什么?
板书:防微杜渐。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