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句子的基本成分与修饰成分
(2013-01-13 14:12:01)
标签:
杂谈 |
大多数读者在阅读英语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有些英语句子,里面的每一个单词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整个句子要表达什么含义。以下面这个句子为例。
She will make him a good wife.
这个句子里全是我们最常见的单词,但是有些读者却不能正确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究其原因,主要是读者没有深入理解英语句子的基本逻辑结构。本期笔者就来为大家讲解英语句子的成分。
从本质上来讲,理解一个英语句子的关键是分清句子成分。一般来说,英语中有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足语(注:在讲到英语句子成分时,我们通常还会提到表语,但事实上,表语属于补足语的一种)。这六种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足语属于句子的基本成分;定语和状语属于句子的修饰成分,其中定语用于修饰名词,而状语用于修饰动词。下面笔者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六种句子成分。
句子的基本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足语作为句子的基本成分,其功能和特点各有不同。
1.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必备成分
主语和谓语是一个完整句子的必备成分(essential elements)。主语就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也就是句子要谈论的话题。但是句子只有主语还不够,还需要谓语部分。例如,我们要谈论美国已故的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时,只说出主语“Elizabeth Taylor”是不行的,因为听者关心的是“泰勒怎么样”,这就要求我们说出句子的谓语部分,比如我们可以说“泰勒去世了”(Elizabeth Taylor died/passed away)。此时,句子才算完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谓语就是围绕谈论的话题(即主语)来展开讨论和详述的部分,即说明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部分。谓语部分的谓语动词是不可或缺的。
综上所述,只有主语和谓语同时存在,一个句子的结构和语义才基本完整。
2. 宾语和补足语是受谓语动词支配的成分
宾语和补足语是受谓语动词支配的成分,依据谓语动词的性质而定。一个句子是否需要宾语和补足语,要根据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来确定。如果一个句子的谓语动词已经确定,那它后面的句子成分也就可以确定。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宾语和补足语的用法与区分。
宾语
宾语是否存在是由谓语动词的性质决定的。在英语中,动词分为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两类。不及物动词本身语义完整,其后不必接动作的作用对象或承受对象。因而,如果句子的谓语动词是不及物动词,其后就不需要接宾语。而及物动词本身语义不完整,其后需要接作用对象或承受对象才能构成完整的意义。因而,当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为及物动词时,其后需要接宾语。以kill (杀死)为例,如果我们只说“He killed”,句子的意思是不完整的,因为kill是一个及物动词,作谓语时后面必须接作用对象,所以我们应该给它加一个宾语,比如:“He killed a rich person.”
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是谓语动作的直接作用对象,比如上面提到的句子“He killed a rich person”中,a rich person就是killed的直接宾语。与直接宾语相对应的是间接宾语。间接宾语不是谓语动作的直接作用对象,而是这个动作的受益对象。间接宾语与直接宾语合起来统称为双宾语。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的存在都是由谓语动词决定的。下面我们来比较一组例句。
1. a. I will buy your house.
b. I will buy you a house.
解析:在这组例句中,谓语动词buy (买)是一个及物动词,后面需要接宾语,其语义才完整。在a句中,buy后面接的宾语是your house,your house显然是buy的直接作用对象,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我将要买你的房子”。而在b句中,buy后面接了两个宾语:you和a house。虽然you紧跟在buy的后面,但它不是buy的直接作用对象,buy的直接作用对象是a house,you是buy的受益对象(“为你”买房子)。这也就是说,b句中的you是间接宾语,a house是直接宾语。
补足语
补足语是用于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身份、性质和特征等的成分,分为主语补足语和宾语补足语。宾语与宾语补足语组合在一起统称为复合宾语。下面笔者就通过例句来对之进行一一分析。
2. He died a rich person.
解析:看到这个句子,读者一定觉得纳闷: die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接宾语,怎么这里却把a rich person放在die后面作宾语了呢?事实上,这里的a rich person不是宾语,因为它不是die的作用对象。这里的a rich person与主语he构成逻辑语义关系,属于主语补足语,用于补充说明主语he的身份特征。我们可以将这句话改写成:“He was a rich person when he died.”因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死的时候是一个有钱人”。
若将句2与上面列举的句子“He killed a rich person”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He killed a rich person”中的主语he与宾语a rich person指的是两个不同的人,而句2中的he与主语补足语a rich person指的是同一个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直接宾语与主语补足语的区别:主语与直接宾语通常分指两个不同的人或物,即具有“二分性”;而主语与主语补足语通常说的是同一个人或物,即具有“同一性”。
下面我们举一个宾语补足语的例子。
3. I will make you a good English speaker.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将让你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里的a good English speaker便是宾语补足语,其说明的是宾语you的特征。
双宾语与复合宾语的区分
在很多情况下,双宾语和复合宾语的构成相似:直接宾语和宾语补足语都位于第一个宾语之后。那如何区分两者呢?笔者推荐一个区分的方法:将第一个宾语看成主格形式,然后在其后添加系动词(am/is/are),若能构成一个语义合乎逻辑的句子,那么谓语动词后面就是复合宾语;若不能,则是双宾语。以下面一组例句为例。
4. a. I will make you a cake.
b. I will make you a good English speaker.
解析:在这组例句中,a句和b句谓语动词make后面的宾语形式类似,都是“代词+名词词组”的形式,那它们究竟是双宾语还是复合宾语呢?我们可以利用上文提到的区分方法进行鉴别。对于a句,如果我们在you与a cake之间加入系动词are,就变成了“You are a cake”这样一句话,这显然不合逻辑,因而a句中的you和a cake构成的是双宾语。对于b句,如果我们在you与a good English speaker之间加入系动词are,就形成了“You are a good English speaker”这样一句话,这显然是合乎逻辑的,因而b句中的you和a good English speaker是复合宾语。
例4中两个句子的谓语动词都是make,但其在两个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均不同,进而使得make后面的宾语构成不同。由此可知,我们不能仅凭谓语动词来判断它后面的宾语是双宾语还是复合宾语,而要根据谓语动词在句子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来作出判断。
She will make him a good wife.
这个句子里全是我们最常见的单词,但是有些读者却不能正确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究其原因,主要是读者没有深入理解英语句子的基本逻辑结构。本期笔者就来为大家讲解英语句子的成分。
从本质上来讲,理解一个英语句子的关键是分清句子成分。一般来说,英语中有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足语(注:在讲到英语句子成分时,我们通常还会提到表语,但事实上,表语属于补足语的一种)。这六种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足语属于句子的基本成分;定语和状语属于句子的修饰成分,其中定语用于修饰名词,而状语用于修饰动词。下面笔者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六种句子成分。
句子的基本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足语作为句子的基本成分,其功能和特点各有不同。
1.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必备成分
主语和谓语是一个完整句子的必备成分(essential elements)。主语就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也就是句子要谈论的话题。但是句子只有主语还不够,还需要谓语部分。例如,我们要谈论美国已故的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时,只说出主语“Elizabeth Taylor”是不行的,因为听者关心的是“泰勒怎么样”,这就要求我们说出句子的谓语部分,比如我们可以说“泰勒去世了”(Elizabeth Taylor died/passed away)。此时,句子才算完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谓语就是围绕谈论的话题(即主语)来展开讨论和详述的部分,即说明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部分。谓语部分的谓语动词是不可或缺的。
综上所述,只有主语和谓语同时存在,一个句子的结构和语义才基本完整。
2. 宾语和补足语是受谓语动词支配的成分
宾语和补足语是受谓语动词支配的成分,依据谓语动词的性质而定。一个句子是否需要宾语和补足语,要根据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来确定。如果一个句子的谓语动词已经确定,那它后面的句子成分也就可以确定。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宾语和补足语的用法与区分。
宾语
宾语是否存在是由谓语动词的性质决定的。在英语中,动词分为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两类。不及物动词本身语义完整,其后不必接动作的作用对象或承受对象。因而,如果句子的谓语动词是不及物动词,其后就不需要接宾语。而及物动词本身语义不完整,其后需要接作用对象或承受对象才能构成完整的意义。因而,当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为及物动词时,其后需要接宾语。以kill (杀死)为例,如果我们只说“He killed”,句子的意思是不完整的,因为kill是一个及物动词,作谓语时后面必须接作用对象,所以我们应该给它加一个宾语,比如:“He killed a rich person.”
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是谓语动作的直接作用对象,比如上面提到的句子“He killed a rich person”中,a rich person就是killed的直接宾语。与直接宾语相对应的是间接宾语。间接宾语不是谓语动作的直接作用对象,而是这个动作的受益对象。间接宾语与直接宾语合起来统称为双宾语。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的存在都是由谓语动词决定的。下面我们来比较一组例句。
1. a. I will buy your house.
b. I will buy you a house.
解析:在这组例句中,谓语动词buy (买)是一个及物动词,后面需要接宾语,其语义才完整。在a句中,buy后面接的宾语是your house,your house显然是buy的直接作用对象,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我将要买你的房子”。而在b句中,buy后面接了两个宾语:you和a house。虽然you紧跟在buy的后面,但它不是buy的直接作用对象,buy的直接作用对象是a house,you是buy的受益对象(“为你”买房子)。这也就是说,b句中的you是间接宾语,a house是直接宾语。
补足语
补足语是用于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身份、性质和特征等的成分,分为主语补足语和宾语补足语。宾语与宾语补足语组合在一起统称为复合宾语。下面笔者就通过例句来对之进行一一分析。
2. He died a rich person.
解析:看到这个句子,读者一定觉得纳闷: die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接宾语,怎么这里却把a rich person放在die后面作宾语了呢?事实上,这里的a rich person不是宾语,因为它不是die的作用对象。这里的a rich person与主语he构成逻辑语义关系,属于主语补足语,用于补充说明主语he的身份特征。我们可以将这句话改写成:“He was a rich person when he died.”因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死的时候是一个有钱人”。
若将句2与上面列举的句子“He killed a rich person”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He killed a rich person”中的主语he与宾语a rich person指的是两个不同的人,而句2中的he与主语补足语a rich person指的是同一个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直接宾语与主语补足语的区别:主语与直接宾语通常分指两个不同的人或物,即具有“二分性”;而主语与主语补足语通常说的是同一个人或物,即具有“同一性”。
下面我们举一个宾语补足语的例子。
3. I will make you a good English speaker.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将让你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里的a good English speaker便是宾语补足语,其说明的是宾语you的特征。
双宾语与复合宾语的区分
在很多情况下,双宾语和复合宾语的构成相似:直接宾语和宾语补足语都位于第一个宾语之后。那如何区分两者呢?笔者推荐一个区分的方法:将第一个宾语看成主格形式,然后在其后添加系动词(am/is/are),若能构成一个语义合乎逻辑的句子,那么谓语动词后面就是复合宾语;若不能,则是双宾语。以下面一组例句为例。
4. a. I will make you a cake.
b. I will make you a good English speaker.
解析:在这组例句中,a句和b句谓语动词make后面的宾语形式类似,都是“代词+名词词组”的形式,那它们究竟是双宾语还是复合宾语呢?我们可以利用上文提到的区分方法进行鉴别。对于a句,如果我们在you与a cake之间加入系动词are,就变成了“You are a cake”这样一句话,这显然不合逻辑,因而a句中的you和a cake构成的是双宾语。对于b句,如果我们在you与a good English speaker之间加入系动词are,就形成了“You are a good English speaker”这样一句话,这显然是合乎逻辑的,因而b句中的you和a good English speaker是复合宾语。
例4中两个句子的谓语动词都是make,但其在两个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均不同,进而使得make后面的宾语构成不同。由此可知,我们不能仅凭谓语动词来判断它后面的宾语是双宾语还是复合宾语,而要根据谓语动词在句子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来作出判断。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谓语动词为make的例句。
5. a. She will make him a good husband.
b. She will make him a good wife.
解析:乍一看,这组例句中的两个句子在形式上非常相似,只有一词之差。但是这两个句子的句子结构并不相同,意思差别也很大。对于a句,我们按照上面提到的区分方法,将谓语动词make后的宾语him看成主格he,然后在he后加入is,形成了这样一个句子:“He is a good husband.”该句合乎逻辑,由此可知,a句中的him和a good husband构成复合宾语。对于b句,我们按照上述方法添加系动词后,形成的句子为:“He is a good wife.”这句话显然有悖常理,由此可判断b句中的him和a good wife构成双宾语结构,a good wife是一个直接宾语。那为什么句子形式相似,句型结构却相差如此大呢?原因在于谓语动词make在a、b两句中的意义不同。a句中的make是大家熟悉的使役动词,英文解释是“to cause to be or become”,表示“使……成为”;b句中的make并非使役动词,英文解释是“to develop into”,表示“成为,变为”,因而b句的含义是“她会成为他的好妻子”。
最后,上文提到表语(即位于系动词后面的成分)属于补足语的一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表语是用于补充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和性质等,这与主语补足语的作用是一致的,因而可以将表语归为主语补足语中的一类。
句子的修饰成分
英语句子除了包含上面讨论过的四种基本成分外,还有两大修饰成分——定语和状语。定语用于修饰名词,而状语用于修饰动词。对于二者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笑话中获得一些直观认识。
6. Hairdresser: I’ve had a lot of strange customers in my time.
Customer: Have you ever shaved a man with a wooden leg?
Hairdresser: No. I always use a razor.
解析:这段对话的幽默之处在于对话双方对介词短语with a wooden leg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有不同的解释。对话中的顾客是将with a wooden leg作为定语来使用,用于修饰名词man,因而,顾客想表达的意思为:“你为装有一只木头假腿的男子刮过脸吗?”但从理发师的回答可知,理发师将with a wooden leg理解成了状语,修饰动词shaved,因而将顾客的话理解为:“你用过一支木头假腿给男子刮脸吗?”由此造成理发师答非所问,令人发笑。
顾客所说的话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是因为介词短语with a wooden leg中的with具有不同的语义和用法。With既可以表示“具有”的含义,又可以表示“使用……工具(或方式)”的含义。当with表示“具有”时,其构成的介词短语通常用作后置定语;而当with表示“使用……工具(或方式)”,其构成的介词短语通常充当的是状语成分。比如,我们可以将理发师最后的回答改写为:“I always shave a man with a razor.”此时,with表示的就是“使用……工具(或方式)”,其构成的介词短语with a razor显然是作状语修饰shave的。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要准确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我们不仅要根据语法结构分析句子成分,还要结合我们的常识、生活经历以及上下文语境来判断。
Direct Object
Bobby’s class was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 and the teacher, Miss Judd, called on Bobby to recite a sentence with a direct object (此处是“直接宾语”的意思,同时其也可以理解为“直接目的”的意思).
Bobby stood and thought, and then said, “Miss Judd, everybody thinks you are beautiful.”
“Well, thank you, Bobby,” the teacher said, blushing. “But what is the direct object?”
“A good report card (成绩单) next month,” he replied.
5. a. She will make him a good husband.
b. She will make him a good wife.
解析:乍一看,这组例句中的两个句子在形式上非常相似,只有一词之差。但是这两个句子的句子结构并不相同,意思差别也很大。对于a句,我们按照上面提到的区分方法,将谓语动词make后的宾语him看成主格he,然后在he后加入is,形成了这样一个句子:“He is a good husband.”该句合乎逻辑,由此可知,a句中的him和a good husband构成复合宾语。对于b句,我们按照上述方法添加系动词后,形成的句子为:“He is a good wife.”这句话显然有悖常理,由此可判断b句中的him和a good wife构成双宾语结构,a good wife是一个直接宾语。那为什么句子形式相似,句型结构却相差如此大呢?原因在于谓语动词make在a、b两句中的意义不同。a句中的make是大家熟悉的使役动词,英文解释是“to cause to be or become”,表示“使……成为”;b句中的make并非使役动词,英文解释是“to develop into”,表示“成为,变为”,因而b句的含义是“她会成为他的好妻子”。
最后,上文提到表语(即位于系动词后面的成分)属于补足语的一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表语是用于补充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和性质等,这与主语补足语的作用是一致的,因而可以将表语归为主语补足语中的一类。
句子的修饰成分
英语句子除了包含上面讨论过的四种基本成分外,还有两大修饰成分——定语和状语。定语用于修饰名词,而状语用于修饰动词。对于二者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笑话中获得一些直观认识。
6. Hairdresser: I’ve had a lot of strange customers in my time.
Customer: Have you ever shaved a man with a wooden leg?
Hairdresser: No. I always use a razor.
解析:这段对话的幽默之处在于对话双方对介词短语with a wooden leg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有不同的解释。对话中的顾客是将with a wooden leg作为定语来使用,用于修饰名词man,因而,顾客想表达的意思为:“你为装有一只木头假腿的男子刮过脸吗?”但从理发师的回答可知,理发师将with a wooden leg理解成了状语,修饰动词shaved,因而将顾客的话理解为:“你用过一支木头假腿给男子刮脸吗?”由此造成理发师答非所问,令人发笑。
顾客所说的话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是因为介词短语with a wooden leg中的with具有不同的语义和用法。With既可以表示“具有”的含义,又可以表示“使用……工具(或方式)”的含义。当with表示“具有”时,其构成的介词短语通常用作后置定语;而当with表示“使用……工具(或方式)”,其构成的介词短语通常充当的是状语成分。比如,我们可以将理发师最后的回答改写为:“I always shave a man with a razor.”此时,with表示的就是“使用……工具(或方式)”,其构成的介词短语with a razor显然是作状语修饰shave的。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要准确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我们不仅要根据语法结构分析句子成分,还要结合我们的常识、生活经历以及上下文语境来判断。
Direct Object
Bobby’s class was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 and the teacher, Miss Judd, called on Bobby to recite a sentence with a direct object (此处是“直接宾语”的意思,同时其也可以理解为“直接目的”的意思).
Bobby stood and thought, and then said, “Miss Judd, everybody thinks you are beautiful.”
“Well, thank you, Bobby,” the teacher said, blushing. “But what is the direct object?”
“A good report card (成绩单) next month,” he replied.
前一篇:动词:英语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