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赠卫八处士》诗句所联想到的

(2023-03-14 20:50:51)


                                                       由《赠卫八处士》诗句所联想到的

       唐代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第一次使我知道韭菜居然有堪比珍贵的价值。多年挚友不期而遇,惊讶、欣喜之余,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自然要美酒佳肴款待一番,至于喝的什么酒,桌上摆了哪些菜,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但杜甫将春韭和小米单独拿出来说明主人儿女的热情好客,并以此证明自己跟主人——卫八处士——不一般的关系,足见春天韭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不过,在加进此诗创作的大环境因素之后,我对春韭的真实价值又有些不确定。当时战乱余波未消,又值荒年,百姓生活艰辛,温饱普遍为朝不保夕的状态,以至糟糕到连杜甫这样的小官吏都要常常饿肚子,所以见到鲜嫩的韭菜和香喷喷的小米饭,惊喜之余视为人间至味,并上升到象征挚友的层面,自然在所难免。抛开食不果腹的因素,春韭在古人心目中到底有着怎样的地位呢?疑惑推着我去“百度”查阅了关于韭菜的前世今生,结果发现,韭菜尤其是春韭在古人心里的分量还是很重的,有诗为证:绿葵紫芥香尤美,春韭秋菘味有余。“春韭秋菘”作为成语,指代的是时新菜蔬,以韭菜为时新菜蔬的代表,不正说明春韭的稀有与贵重吗。不仅如此,最早敏锐意识到满清政治体制的弊端,看清官员“多磕头,少说话”以求自保和假公济私将顶戴花翎视为捞钱工具的嘴脸,愤然写下“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不仅具备认清国家前景的慧眼,而且对美食也有同样的认定水准,他在邀友人前来饮酒的请帖上,为了表达对朋友的尊重和对此次宴饮的重视程度,有意将“过敝斋剪韭小集”做为重点列在上面,可见春韭即使到了清朝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非常地有幸,我种过韭菜,所以知道韭菜的生长过程以及不同季节味道的差异,这方面,比起“象牙塔”里出口成章兼夹英格力士的精英,或许能有一点点的优势,当然,这样的所谓优势是他们所不屑的,分不清韭菜和麦苗,依旧没有影响他们的祖师爷成为圣人,这个群体的人自古以来就好像不食人家烟火,不过在他们超凡脱俗的表演里,还是隐约透漏出一些装逼的本色。
       韭菜其实跟野草差不多,只要根须还在,割掉一茬,又会生长出新的一茬,不过随着夏季的到来,生长愈加旺盛的韭菜,口感反而越来越差,所以民间有“六月韭菜不如草”的说法。现在,由于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尤其是蔬菜大棚的普及,几乎毫无技术含量的种植和近乎百分之百的产出率,使得春韭也逐渐失去了古已有之的光环,至于夏季被人视为青草一般的韭菜,那就更无价值可言了。可能是从韭菜的地位断崖式下跌到一文不值的过程里悟到了什么,社会底层的人们不仅普遍接受了类比韭菜的身份,还常常用韭菜自嘲,并且演绎出许多关于韭菜的比喻,如:根据韭菜的“贱”、割掉一茬又生一茬的特性,人们将资本对社会底层的巧取豪夺形象的喻为“割韭菜”,以至流风所至,到处都有“割韭菜”的哀叹。
        不管韭菜种植简单到什么程度,产量如何高,即使是今天,尤其是春天的韭菜还是非常鲜美的,鸡蛋炒韭菜、豆芽炒韭菜、香干炒韭菜,都是我所喜爱的。此外,即使在他人眼中低贱如草,我却对韭菜独有的特性由衷的敬佩,我敬佩它的坚忍——在世俗鄙视的目光下默默生存;敬佩它的不屈——割掉一茬,又长一茬,生生不息。想到这里,我忍不住要赞美韭菜了。
       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原因,春韭也曾风光过,现在因不再稀有,其地位逐渐被其他外来物种的菜蔬取代,以至卑贱如野草,然而,当《野百合也有春天》在我们心里唱响的时候,请记住,韭菜也是有尊严的,它也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