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参加一个公益活动,全程免费,老师点评到位,答疑解惑,收获颇多。回来的路上,我在想,有时很多好东西其实都是免费的,就看你识不识货、珍不珍惜了。
去年经常参与一个亲子阅读的俱乐部活动,有机会去听了两次他们针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培训老师是设计绘本和游戏活动的首席指导师,很有才华,曾经写过一本非常不错的关于儿童心理方面的书,在台湾大陆都举办过多次讲座,还被很多幼儿园聘为顾问。我从来没有见过像她那么会讲故事的人,她不开口时,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陋,可是一说起故事来,就把你整个吸引进去了,好像回到小时候听妈妈讲故事的时代,迫不及待的等着她讲下去,她的口就像是神秘有趣的故事源泉。而且她绝对不是光说不练的那种,我看过她和小朋友互动,在精心设计好的策略下展现的非常的自然,各种类型的小朋友都能被她逗得乐不可支,和她交流的非常顺畅。就是这么个牛人,在她的课上,我了解到营销的一种方法。他们的俱乐部每个月会举办一次免费的绘本之旅活动,精选出一本绘本,先讲其中的故事,然后是与绘本的内容有关系的各种延伸活动,这些活动很多都非常有创意,既让小朋友更深入的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又让小朋友锻炼了合作、观察、思考和动手等等方面的能力,这种课程的设计真的不亚于一堂MBA课程的设计呢!她除了讲解课程设计的思路外,自始至终强调对于这种免费课程设计的态度,那就是精益求精,力求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大家,而不是因为它是免费的就随随便便。她说这也是营销的一种手法,最好的常常就是免费的,这样潜在的顾客才能被你吸引过来,之后可能就会买你的服务。
除却这种商业营销所用之外,其实很多好的方法建议真的也是非常简单而且免费的,比方说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早睡早起,每天锻炼,饮食规律,心情愉快等等,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可是很少有人按照这个去做,特别是年轻的人,比如早睡早起,很多人如果听说你每晚十点钟之前睡觉都觉得你很Out。每天晚睡真的是因为日理万机吗?非也!就像于娟在她的文章中所说,回想十年来,自从没有了本科宿舍的熄灯管束(其实那个时候我也经常晚睡),我基本上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
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网聊、BBS灌水、蹦迪、吃饭、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号称思考)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
人们不珍惜免费的建议,关于这一点我感触也很深。我以前一直很容易感冒,还记得考CFA一级时,特地考前请了一周假准备复习,结果就感冒了一周,什么也没精力看,最后还是发着低烧去参加考试的。什么重要的场合都留下了我感冒的印迹,包括高考和去海边度婚假。这一点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我一直期盼着有一种神奇的方式可以让我免于频繁感冒之苦,没想到我最后真的找到了,那是在中里巴人写的《求医不如求己》中的取嚏法,我运用此法,基本上几年来都没有得过感冒,开始时我欣喜若狂,不断得把这种方法推荐给别人,结果发现很少有人相信并采纳这种方法,甚至招来某些人的嘲笑,觉得这么简单的方法居然还能治好感冒顽症?感冒时宁可吃药甚至去医院吊盐水。以致后来我也就懒得说了。
又想起那时上软件质量管理课老师讲过的扁鹊和他的两个哥哥的故事,扁鹊名扬天下,可是他却认为他的医术是他们三兄弟中医术最差的,他的大哥医术最强,在病还没有起来时就做好防护保养的工作,结果他的医术只有他们家里人知道;而二哥呢,在小病时就能手到病除所以他的名声也就止于乡里;只有扁鹊,等到人都已经大病了,再做些补救的工作,虽不至于重新恢复健康但也能苟延残喘,却获得了起死回生的名医的称号,天下闻名。看来不了解免费的常常是最好的并非今人独有,而是自古有之。这也许正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