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还是留?这是一个问题

(2013-06-12 20:59:32)
标签:

文化

成长

职业规划

分类: 成长

    最近和好多人都谈到移民的问题,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正在策划中或者已经完成,我有时想,中国人也许真是移民情结最重的一个民族,而且不像犹太人那是没有办法。这除了和很多人不满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有关外,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中国人的成功意识和冒险精神其实是很强的,我们相信努力和奋斗,我们希望经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我们喜欢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小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有武侠梦,就是不管你出身再怎样卑微,身体再怎么弱小,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明师,在他的点拨下一下打通任督二脉,掌握武林绝学,从此叱咤江湖,笑傲天下!即使有太多的过来人告诉你移民或留学的生活很辛苦,很压抑,有可能什么也不是,但是还是不断的前赴后继的有人怀抱着梦想奔赴异国他乡,希望在那里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一个新来的人都相信,别人的失败那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够优秀,而我是独特的,我是不一样的,我必定能够开创出属于我自己的未来!

    这段时间也接触了不少职业规划方面的东东,发现大家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爱折腾,什么出国读了化学博士又回来做影视,学金融改做传媒,学计算机转金融,生了个孩子又开始搞儿童教育,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转行故事,但总结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种,一种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点,日复一日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终于有一日幡然醒悟,觉得人生不能仅仅为别人眼中的成功而活,而是要按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好好的过自己的生活;另一种则是本身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干的也不错,但是被社会的价值体系所影响,想要更多的钱、更大的名,不甘心在自己的所谓的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而希望能够一朝成名,赚大钱赚快钱;或是从来没有真正努力过,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希望能找到快速成名致富的路径。对于前一种转行的努力,我觉得值得赞赏鼓励,对于后一种,就值得斟酌了。

    以前学面向对象方法时,其中有一种特性我觉得特别有意思,那就是继承和重用-每个子类都继承父类的方法,子类可以重用现有父类的所有功能,并在无需重新编写原来的类的情况下对这些功能进行扩展。我常常想,如果把这样一种思路也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那我们是不是会减少很多无谓的折腾呢?选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就坚持不断地做下去,积累自己的知识,始终如一的沿着一个方向努力,不被外界的声音和诱惑所干扰,而不是在一遇到一些挫折时就想放弃、要离开。

    每个人,在离开现在的岗位,自己的国家之前,也许都要好好的问问自己,我真的去了一个新岗位,我真的到了一个新国家,我是不是一定能得到我所想要的?张爱玲有句话,“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虱子”,每个人看别人的生活,都觉得很完美,对比自己的生活,觉得好无趣,殊不知每个人光鲜亮丽的背后,也许却藏着悲凉沧桑,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去别的国家也是如此,心中那根深蒂固的中国人的根,我们没法磨灭!你真的做好准备能够应对好那种文化上的冲突?且不说你那中国人的胃是否能适应西餐的清淡简约。昨天和美籍华人Grace聊了聊,她给我举了两个小例子说明一些文化上的不同,她生病了,她婆婆正好打电话来,知道了这件事,只是淡淡地说,哦,那你要注意身体呀,我最近也很忙,不来看你了。而她如果只是从她丈夫那里知道她婆婆生病了,甚至连电话也不会打一个。而他们相互之间一点也不会有嫌隙,都处得很好。他们几个朋友一起去参加Party,其中一个人突然很不舒服,觉得眩晕,大家就把她一个人留在车里,别的人继续去Party上热热闹闹的玩,大家谁也不会觉得不安心,而车内的人也不觉得被抛弃了。而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可能就很难做到如此泰然处之了,我们不擅长表现自己,不善言谈,特别是用非母语,难道你真的甘心永远做二等公民?

    走,还是留?这是一个问题,值得你好好思考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会感恩
后一篇:微信VS.微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