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12点50分,我们老年大学书画学会37名会员与老师,前往古田县邹洋村采风。邹洋村,首批福建省级传统村落之一,距大甲镇区约1.5公里,距古田县城区约89公里。全村484户,人口1597人,至今有880多年历史。
近年来,为了推进美丽、生态的旅游乡村建设,大甲镇党委、政府以“慢步邹陵,静画心灵”为主题,打造了山水邹洋、文脉邹洋、农家邹洋,让每一位游客享受文化“盛宴”,感受山林风光,品读悠悠历史。
邹洋村内古迹丰富,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一宫、二祠、三古屋、四排栋”为代表40多栋(座)元明清建筑。阮氏宗祠、毓麟宫等一排排朴实无华的古民居、一块块光滑圆润的青石板,诉说着古老村落曾经的繁华。
邹洋阮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嘉定年(1209-1224),由入闽阮氏第二十一世阮福所建。以后规模不断扩大,由正厅、东房、西房组成。建筑宏伟壮观,阮氏宗祠是邹陵阮族发祥地的祖屋,为古田大祠堂之一,被列入福建著名宗祠名录,对宋代建筑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阮氏宗祠作为邹洋古民居代表,宗祠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复建的宗祠规模不断扩大,现今占地2424平方米,为村内最雄伟、最宽敞的古建筑。祠堂内部庄严肃穆,祠外燕尾轻盈灵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形如狮子五观,又似燕子形状。
宗祠就像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古书,让每一个走进它的人,驻足凝思,在惊叹古人睿智的同时,似乎也参透一些人生哲理。祠堂内悬挂着的荣誉匾额,展出的70余幅乡贤的书画作品,彰显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让后人看到了800多年来的辉煌。
整个宗祠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突出"教化"功能,宣扬儒家思想,整栋宗祠没有宣扬"福禄寿喜财";第二,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立体感强,高大巍峨,宏伟壮观。第三、重功能,不重雕刻,无华丽的雕梁画栋,泥塑、木雕、砖雕、石雕等基本没有。
邹洋村的毓麟宫,是古田临水分宫之一。原称水尾宫,始建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其年代久远,2012年被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5月,被市、县民宗局确认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联系点”。历经660多年的毓麟宫,是古老民族神缘文化标志。
据统计,自恢复高考后,阮立亭支系后裔大、中专以上学历者达一百多人,其中阮少宁获得博士学位,阮珊珊获得硕士学位,副高以上职称20多人。其家族在崇儒重教、弘扬祖德、祖训方面,是乡里的典范,为后来邹洋阮氏继承家风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