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五

标签:
转载 |
分类: 清供雅玩 |
第四节 盆景欣赏的内容 |
|
人们对盆景的审美往往各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南派、北派之分后,但都没有具体的品评标准。究其原委,追溯史料,联系现实,发现由于取材不同,塑造方法不同而形成派系。多数人认为“艺术雕塑,尊重植物的基本形态,合乎自然”就是美。 即“观察万木,夺其神韵,写出性灵”,使盆景具有优美的形态和鲜明的性格。盆景作品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审视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 有人以下列歌诀来表现树桩盆景的美。通过对自然界美的树详细观察,分析其外部表现和内在神韵,得出其美的秘密在于六个方面,前五个方面是形的表现,后一个方面是神的表现 ,这六个方面可用来作为品评和欣赏的尺码。歌诀如下: “姿势入神巧天工,龙钟老态郁苍苍,冰肌铁骨瘦飘逸,盈尺大如山谷中,人人珍惜高难度,盆里谁知韵无穷”。 歌诀包含了树桩盆景美的“势”、“老”、“瘦”、“大”、“难”、“韵”六个内容。 对于盆景的美,山水盆景与树桩盆景有区别也有共同的地方。我们以树桩盆景上述六个方面内容分别做一些介绍。 |
(一)盆景的“势” 树桩盆景的“势”是指盆景全株基本形态的表现,包括从基部到树干、枝梢的整个轮廓。鉴赏时,首先看到的是姿势 ,没有姿势,即失去盆景的意义,因此应有巧妙的加工。具体可以归纳为“四德”、“六忌”。 1.“四德” (1)有紧密的结构 |
||
|
||
(2)有均衡、有重心 |
||
(3)有变化、有动静 |
||||
|
||||
(4)有气、有力 |
||||
2.“六忌” (1)忌“逆与倾” 违背植物生长规律,脱离实际者为逆;不均衡、重心不稳欲倒者为倾。盆景的造型不能违背自然的生长形态,而且必须注意重心的位置。 |
||||
|
||||
(2)忌“板与拙” |
||||
|
||||
(3)忌“贫与散” |
||||
|
(4)忌“乱与杂” |
||
|
||
(5)忌“软与媚” |
||
|
||
(6)忌“野气、俗气” |
||
|
(二)盆景的“老” 盆景被人称为“古树”,可见盆景是以“古老”为美的。“老”一般都理解为树龄高,有的盆景树龄并不高,但由于培育塑造得法,因而显得老态龙钟,亦是艺术的佳作。 “老”是盆景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有好的姿势,还要有老的状态。盆景的“老”可从下列几方面去衡量: (1)根部的形态 |
||
|
||
(2)树干的形态 |
||
(3)枝条的形态 侧枝、细枝都多曲折,呈逐年整剪或枯死重生之状。 |
||
|
(4)枝叶的形态 枝叶不能太茂密,如果太茂密即成青壮年的形态。 |
||
|
||
(5)榕树的特征 榕树高处气生根下垂或干上也生气生根,并与树干浑化成一体。 |
||
|
||
(三)盆景的“瘦” “瘦”与“老”是分不开的,“铁骨冰肌瘦飘逸”。老树一般都是瘦的(榕树除外),所以瘦能够表现老,而且有飘逸之风。但瘦要刚强,有不屈不挠之气。 瘦的标志是:叶厚色浓,该绿即绿,该红即红,而不是面黄肌瘦,弱不禁风。树皮坚结、枝干枯燥,半似生、半似死,却又有神,枝不密、叶不茂,如枯木逢春。 |
||
(四)盆景的“大” 盆景要“大”,不是高大数丈,而是虽小亦像大,即“盈尺大如山谷中”之意。它要象天然的古老大树,有山林的气魄。 盆景植物不论高矮,甚至是蔓生木本,都要塑造到象数丈大乔木的样子。一般立式的呈雄伟挺拔;或高耸入云,树高荫大可乘凉;屈曲盘横者则其势如龙如虎,而不是如蛇如虫。 |
(五)盆景的“难” 盆景的“难”体现在制作上的难度,难度高首先要有一定的姿势,不可孤立,否则必流于怪诞。盆景的难度除了表现在塑造技巧方面,有时也表现在盆景的树龄上。 |
|
(六)盆景的“韵” 神韵寓于形之中,形态既好,即神韵外溢。盆景秀丽者即娉婷婀娜,文质淡朴者即潇洒飘逸,粗壮挺拔者即气势奇伟。各种体式的盆景有各自不同的神韵,直立式有高耸入云之势,曲立式如龙飞凤舞,悬崖式有急流奔泻之惊险或流觞曲水之幽情,卧干式有蛟龙戏水之曲调,这些就是其神韵所现。 盆景的神韵可通过命题更好地体现出来。 |
|
|
盆景的美与丑,有两种不同的欣赏法:一种是真正能够得其佳趣;另一种是仅以奇形怪状或一时流行的作品为有趣。 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不一样,其处理的手法、难度也不一样;不同流派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因此对盆景的欣赏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地看。盆景的命题是画龙点眼的作用,命题更能突出盆景的意境,但同一盆景不同的命题,其意境也不一样。欣赏盆景既看轮廓,又看细部,既看形态,又塑造方法,还要看其塑造的难度。盆景被誉为“无声的诗”,对盆景既要欣赏其形,还要探计其意境。好的盆景,从题材深入欣赏其深邃奥妙的艺术技巧、幽趣诗境、雅致神韵。首先看其对植株处理是否得当,坐落方位是否正确,培育塑造是否得法,疏密安排是否恰当,变化是否有独到之处,创新精神;另外,欣赏其造型品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