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史上最难,津保铁路何以一梦百年
(2015-12-27 08:05:28)
史上最难,津保铁路何以一梦百年
津保铁路通车在即,津保两地人在欢欣鼓舞之际,总有市民致电本报,一条铁路,何以呼唤百年才能通车?在这组全景式回顾和展望的系列报道中,对于这个绕不开的坎儿,记者也进行了走访,并查阅相关资料。或许距离历史的真相还有差距,但尽量为您呈现,津保铁路梦,何以睡百年。
□记者
12月22日,晚报记者体验了一把津保铁路的快捷与方便,感觉百年梦终将实现。但恰如很多问题是相对的一样,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我们需要一梦百年?
对此,耄耋之年的李松欣(原保霸铁路总工程师)食指抬起来又放下,在重复了好几遍这个动作后说了一句:“这个原因,很复杂……”
史上最难
网友戏称难度超过“青藏线和南疆线”
2007年9月17日,新华网上的一篇文章这样评论:“史上最难产的铁路,绝对不是海拔超过四千,穿越永久冻土,工程艰巨,投资庞大的青藏线;也不是长达数千公里,跨越九个省市,穿越四条大河,建成后却因为客源稀少而被称为‘扶贫铁路’的京九线;更不是风沙肆虐,环境恶劣,沿途人烟罕至,翻越无数山川,一直修筑到国境线的南疆线。而是一条长度不过七十公里,投资不过十亿,具有无可比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天)津保(定)铁路保霸段(天津-霸州段已建成通车)。”
这些话或许有些夸大,甚至数据也并不准确,然而,不少市民特别关注的一点是:清末民初自不必提,但这条铁路从1998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立项,到2012年底建设加速,保霸铁路项目几乎沉寂了10多年时间。由立项前的“紧锣密鼓”到立项后的“偃旗息鼓”,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多重阻力
政策支持有先有后,贷款也曾被阻挠
李松欣告诉记者,1996年的一次保霸铁路座谈会上,国家铁道部计划司负责人史善新说:“当年国家在商定京九铁路霸州站的京广铁路联络线时,曾计划建保定到霸州铁路,河北省为了开发黄骅港,及早建设由朔州至黄骅港的铁路,而不同意先建保霸铁路。”
除了政策考虑之外,财力支持同样“不给力”。
对此,国家计委能源交通司铁航处处长张建平在给保定的电话中说:“保霸铁路是进国家大盘子中最短的一条铁路,也是距北京最近最重要的一条铁路。是国家计委主任办公会上,由曾培炎主任主持、一次会议就通过的唯一一条国家无息贷款的铁路。偏偏贷款不要,不知河北省做何考虑?这么好的项目至今还在推、还在拖、还在等,就不应该了!”
张建平说这句话的原因,源自当时河北省计委给保定的一个电话,李松欣至今还记得内容:“国家开发行三次催河北提款,但省里一位领导三次阻拦,不让去提。”
难怪,两院院士吴良镛曾就此调侃:“运作多年了,路还没通,真可以写部小说了!”
这些,只是保霸铁路所遇阻力的一个缩影。
利益之争
破除“一亩三分地”,京津冀抱团才能协同发展
在百度河北吧内,津保铁路开通后,谁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曾有无数争议,天津、保定、石家庄,甚至北京、河北省都是选项。然而,在当年“一亩三分地”大环境下,地方利益之争让这个多选,变得扑朔迷离。
李松欣告诉记者,在一次研讨会上,有专家说:“保霸”仅对天津保定有利,而“朔黄”则对河北全省有利,要牺牲“保霸”保“朔黄”
在这样的声音下,难免有评论称:“津保铁路最现实的尴尬是,保定动力虽大但财力不足,河北有财力但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天津尽管有动力,但是受体制约束只能出力不便牵头。”
而津保铁路迟迟未能开通,似乎也是一种佐证。
2005年11月22日,铁道部与天津市签署《关于天津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约定铁道部、天津市及相关省共同筹资建设津秦客运专线和保霸铁路,并明确将保霸铁路纳入铁道部“十一五”规划,但是该铁路仍无实质性进展。
2006年,铁道部设计三院在与保定市计委研讨津保城际铁路工程时,河北省来电话通知保定市计委说:“这条铁路只许运客、不许运货。”李松欣称,当时在场的铁三院专家“非常诧异”。
2008年11月8日,铁道部、天津市、河北省举行《加快天津至保定铁路建设会议纪要》签字仪式,明确津保铁路一次性新建,预计2009年上半年开工,2013年通车,然而这次协商之后仍未如期开工建设。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2年3月20日,津保铁路建设才走上加速的轨道。
这让记者想起河北省战略研究专家宋树恩的话:“京津冀只有三方协作才有出路,孤立只能三败俱伤,这是我们吃了这么多年的亏总结出来的。”对于这句话,历经坎坷的津保铁路项目仿若模板式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