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第一:开始看黑白绘本。
第二:读长篇小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次读长篇小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感觉孩子能带着问题去听故事。这里记录几个几点:
1.拿到这本书,糖糖对这个封面上的骑鹅的小人,好一顿的研究。开始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当我读到尼尔斯是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的时候,糖糖很吃惊的说:妈妈,你说尼尔斯已经十四岁了。我说:对呀。糖糖说:不可能吧,十四岁怎么能骑在鹅的脖子上。她不说我还没有留意是骑在脖子上。说着还翻的封面给我看。我一看,对呀,是骑在脖子上。那是为什么呢,我们继续读了下去。后面读到尼尔斯变成小精灵了。糖糖才恍然大悟的说:原来是变成小精灵了呀,哈哈。
2. 读第3节大拇指营救大雁,糖糖问题又来了,她说:这么小的大拇指是怎么营救大雁的呢? 我接着说:是呀,是怎么营救的呢?大雁又遇到什么危险的呢?这里我们停留白了一会,先糖糖糖琢磨一下,当然是没有答案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读了这章,读到尼尔斯看大雁被狐狸给抓走,尼尔斯还以为是狗,然后大声喊:你这不要脸的狗,快放下大雁。读到这一句糖糖笑的好开心。就在这开心的气氛中,糖糖知道了尼尔斯是怎么救出大雁的。后面还成功预测到大雁救出尼尔斯的方法。小丫头一下子就爱上了这本故事书了。
3.读第九章冤家路窄糖糖读这一段很提出了这个一个问题:紫貂去捉大雁的时候,怎么会掉进水里。她让我反复读大雁栖息地描述的这一段。认真弄清楚这个栖息地的地理位置,悬崖峭壁在什么地方,沙滩在什么地方,河水在什么地方,紫貂袭击大雁的路线,以及是如何掉进河里的。这一段读的过程,可以看出糖糖是在具象化的过程。
第三:成了小小三国迷。
说到听《三国演义》最早开始的时间是去年暑假,那时候回老家,我在电脑里放了一碟。想着反正带不了太多的书先试试听吧。结果是回去的二十几天的时间了,糖糖每天都要听一遍。还一下就喜欢上了《三国演义》。
回厦门以后,我觉得听的时间还稍微的早点,没怎么让她继续听,偶尔她有点播的时候才放出来一碟听听。今年上半年糖糖听《三国演义》的热情高涨。每天放学回家,我做饭的时间,她自己听碟。每一碟都反复听,现在全套CD已经听完2遍了。还经常会提出点问题来考考我。比如:你知道曹操被火烧连营以后还剩下几个人吗?你知道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吗?你知道刘备的副军事是谁?等等这样的问题。每次我都说:我不知道呀,你快点告诉我吧。小家伙都表现出来很自豪的表情。三国CD 是听完了,现在又开始要看小人书,只是我自己这个状态,没有办法先预习小人书了,被我押后了。没事的时候自己抱着一堆的小人书,猜猜是CD里的那个故事。猜对了以后好开心。看来不能懒惰呀,自己要开始预习了,只是这个小人书要比CD内容负复杂的多呀。讲起了不容易呢。
上图是糖糖自己化的曹操营帐。自娱自乐,画了好多张了。每次都画的很开心。
http://s9/mw690/003eeEffgy6TEKWrmOc0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