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思路 (公开课)
(2012-10-01 08:10:21)
标签:
语文公开课教案 |
分类: 公开课教案 |
导入;简介作者
一、
二、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三、
四、
五、
1、词的第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2、第二句中的“三国周郎赤壁”点明了什么?为何要用“人道是”三个字?
3、上阕写景以哪三句写得最好?哪些词用得好?
4、联系上下阕,说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5、下阕中哪几句是写周瑜的?刻画了周瑜怎样的形象?
6、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轻有为、战功显赫?
7、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感叹人生、无可奈何、及时行乐的消极成分,与上文豪壮情调不合,你是如何看待的?(思想教育)
六、
教师板书:
写景:大江东去-------------江山如画 咏史: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公瑾(周瑜)雄姿英发 抒情:人生如梦 |
七、
八、
|
赤壁怀古 |
雨霖铃 |
||
情 景 |
大江、乱石 惊涛、雪浪 |
壮 美 |
寒蝉、烟波、暮霭 杨柳、晓风、残月 |
凄 美 |
情 事 |
指挥若定 谈笑却敌 |
豪 迈 |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
缠 绵 |
情 感 |
壮志难酬 之恨 |
悲 愤 |
清秋离别 之苦 |
凄 凉 |
十、作业:
1、译全词;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的到底是
周瑜还是诸葛亮?请你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研究性小论文。
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一定要跳出这个框子。教学中,就要注重全方位地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那样,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旦学生突破了教材的封闭状态,置身于一种“开放、多元、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才真正属于学生,学生也才会积极地参与学习。